中药汤方治疗习惯性便秘临床治验
2010-08-15陈建梅黑龙江省宁安市中医院157400
陈建梅 黑龙江省宁安市中医院(157400)
中药汤方治疗习惯性便秘临床治验
陈建梅 黑龙江省宁安市中医院(157400)
习惯性便秘;中医药疗法;医案
自组中药汤方的主要功能为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主要治疗肝脾失和、脘腹拘急作痛以及血虚引起的拘挛疼痛等。笔者多年来采用此方加减治疗因气血亏虚而致的习惯性便秘患者共30例,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30例,均按中医学辨证为气血虚弱型之习惯性便秘。其共同症状为:长期大便干结难解,蹲厕时间较长,多需努挣方能排便,短则隔日排便一次,长则逾周解便一次,并有面色萎黄、晦暗,唇舌干,纳差食少,舌质淡苔薄白,脉缓细无力,或伴头晕、耳鸣、失眠、心悸、肛裂、排便痛及大便带血等症状。其中,男性7例,女性23例;年龄24~33岁2例,34~43岁4例,44~53岁8例,45~69岁13例,70岁以上3例,年龄最小者24岁,最大者82岁;7例男性中,60岁以上5例(占71%),23例女性中,40岁以上16例(占70%);病程在1年以内者3例,2~5年7例,5~10年11例,10年以上9例。
1.2 治疗方法 方中用白芍、甘草二味主药,以1周为1个疗程。第1个疗程为白芍60g,甘草30g,病情重者可适当增加用量;第二个疗程白芍改为30g,甘草60g;第三个疗程起白芍、甘草均为30g。每日l剂,分3次服。随症加减,伴出血者加茅根、仙鹤草;伴腹痛者,加元胡;伴心悸、失眠者,加柏子仁、益智仁、茯神;伴眩晕者,加天麻、钩藤、菊花等;伴心烦者,加阿胶、黄连等。同时嘱咐患者饮食宜清淡,多食水果及含纤维丰富的蔬菜,养成定时排便习惯,调摄情志,劳逸结合。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30例中,显效(服药3剂后,大便变软且成形,排便渐有规律,食纳增加,全身症状明显改善)19例(占63%);有效(服药2个疗程内,大便渐软,排便渐有规律,有时仍须努挣)11例(占37%);无效(服药3个疗程以上,各症状均无改善),0例,总有效率100%。
2.2 典型病例 王某某,女性,57岁。2004年2月4日初诊。患者自述大便长期干结解便困难6年余,4~5天方解便1次,每须努挣,并因排便时疼痛出血到我院求治,诊断为陈旧性肛裂、Ⅱ期内痔、习惯性便秘。观其面容少华,头发稀疏干枯欠润泽,自诉睡眠欠佳、纳差、全身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中医辨证为气血虚弱型。入院后行扩肛术及内痔注射、结扎术。术后3天未能排便,遂拟白芍120g,甘草30g,水煎服,每日3次。服药3剂后大便变软、能自解,但仍需努挣。服药1个疗程后,能每日按时解软便一次,无需努挣,食纳增加。第二个疗程,白芍改为60g,甘草30g,辅以当归、党参、茯神各15g,服药7剂,不仅每日按时解通畅软便,且全身各症状均已明显改善,舌淡苔薄白,脉细有力。治愈出院,随访半年无复发。
3 讨论
笔者认为,气血虚弱型习惯性便秘除长期饮食无规律、饮食结构不合理及排便时间不定时等常见因素之外,还与年龄及体质有密切的关系。从我们统计的情况看,此类便秘多发于中老年人及久病体虚患者。因中老年人久病体质多有下降,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脏腑功能减退和气血津液的亏虚,尤以气血虚弱最为明显。因脏腑功能的下降,反映在脾胃则为脾之运化及胃之受纳功能下降,而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气血生化无源,故导致气血虚弱,反之,气血虚弱,各脏腑缺乏气血之温煦、濡养,也会加重脏腑功能的减退,因而脾之运化胃之受纳功能均会下降,久则导致大便形成减少,胃肠蠕动无力,出现排便困难[1];加之气血津液生成减少,津枯液涸,无以载水行舟而致大便干燥,燥粪结于肠中又会进一步耗液伤阴,此时若强行排便,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肛裂,由于肛裂时异常疼痛,很容易造成患者排便时的畏惧心理,如此互为因果,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久则导致习惯性便秘的产生。形成习惯性便秘后,会更进一步影响患者的食欲及睡眠,加重少气懒言、头昏乏力、食少纳差、失眠多梦等症状,更有甚者,还会出现烦躁不安、头晕耳鸣等精神情志症状。
治疗方面,根据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应从补气养血立法,兼顾增液、润燥、缓急、凉血[2]。本方中,白芍味酸,性凉入肝经,具柔肝养血、缓急止痛之功。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少量的白芍(30g左右)具有解除平滑肌痉挛而达到缓急止痛的目的;而大剂量(60g以上)则有收缩平滑肌而促进胃肠蠕动的功能,从而达到排便的目的。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调和甘缓的作用,二药相伍,共同达到酸甘化阴,柔肝缓急,养血益气,润燥通便的作用。且药性平和,效力专一,服用方便,经济实用,易被患者接受。尤适合中老年人及久病虚弱之患者。
[1] Mauro Bortolotti. 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与胃动力障碍的关系[J].胃肠病学的临床展望(中文版):1996(7):20.
[2] 孙玉甫.名方与临床[M].广州:广州出版社,1986:35.
10.3969/j.issn.1672-2779.2010.10.057
1672-2779(2010)-10-0067-01
2010-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