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物流开创物流业新时代

2010-08-15西南科技大学龚春

中国商论 2010年23期
关键词:能源消耗物流业供应链

西南科技大学 龚春

低碳物流开创物流业新时代

西南科技大学 龚春

应对气候变暖而提出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全球能源和经济大变革的突出标志,同时,也是主要大国发展经济、应对危机的重要手段。物流在低碳经济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本文就低碳物流产生的背景以及目前低碳物流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低碳物流的实现方式,以期引起物流企业重视、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实现物流业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 低碳物流

1 低碳物流产生的背景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地球生态失衡,世界气候格局发生变化,有些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出现的频率与强度增加,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已经构成严重威胁。低碳经济是在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严峻挑战的情况下提出的,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低碳物流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物流在低碳经济中具有特殊的地位。这一方面是因为物流本身是能源消耗大户,也是碳排放大户,国际气候组织报告数据显示,在2002年全世界的二氧化碳排放中,交通运输占14%;在2005年全世界的能源消耗中,交通运输占26%。另一方面是因为发展物流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措施,如整合资源、优化流程、信息化、标准化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实现,低碳经济需要现代物流的支撑。

现对于低碳物流没有一个系统全面的定义,经济界人士认为低碳物流是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背景,以科学发展观、低碳经济、物流管理等理论为基础,以节能减排、低碳发展为基本要求,抑制物流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利用先进低碳物流技术规划并实施低碳物流活动。

2 目前物流业在碳排放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在运输方式选择上,货运量与能源消耗成反比

物流业最重要环节就是交通运输环节,交通运输业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大户,运输业使用的燃料所释放的气体是目前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报告称:过去1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增加了13%,而源自交通工具的碳排放量增长率达25%。另一项调查结果则显示,各种运输方式的二氧化碳排放比例分别为小轿车52%、货运汽车31%、航运6%、铁路3%、航空3%、其他5%。而在运输方式中,公路和航空运输耗油量大,而铁路是耗油量最少的运输方式。测算表明,在等量运输下,铁路、公路和航空的能耗比为1.9:3:18.6。日前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社会货运量总量为274.43亿吨,其中公路货运量为209.69亿吨,而铁路货运量和水运货运量仅分别为33.17亿吨和31.4亿吨。货运量与能源消耗成反比,用高等能源换取低等能源的现象广泛存在于煤炭、农作物等基础资源的物流过程中,在使社会物流成本陡然增加的同时,也使碳排放量居高不下。

2.2 供应链设计不合理

目前大多数企业未采用综合化和精细化管理,在供应链设计和协调上不到位,造成许多低效率的迂回运输和货运调度时空造成返程空驶现象严重。从而使物流成本高、能源消耗大和碳排放过量的状况难以改善。

2.3 仓储设施建设无标准

高耗能建筑成为当今中国节能降耗的一大死角,据国家建设部发布的信息,中国建筑90%以上不节能。目前,我国仓储设施建设在保温及照明方面尚无节能标准,在仓储设施的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浪费现象。

3 低碳物流的实现方式

3.1 优化运输路线,选择低耗高货运量的运输方式

通过运营中优化运输路线以减少运输里程,多采用铁路、水运等低排放运输方式,直接减少物流企业的碳排放量。比如中远物流,正在应用一套供应链优化系统,该系统运用计算机仿真模型,评估二氧化碳排放、客户价值、企业价值等,考察中远物流全国配送信息、二氧化碳排放敏感度等。此系统不但优化了中远物流的配电送路线,还使碳排放总量减少约10%。

再看高速铁路引领低碳物流新方向。在综合交通体系中,铁路具有低排放、大运量的优势,高铁采用电力驱动,人均能耗很少,只相当于航空的四十分之一,汽车的五分之一,基本上没有碳排放,是一种清洁能源的交通方式。目前我国的武广高铁在设计、建设、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贯彻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创造了科技减排、低碳环保的典范。尤其是在线路设计建设过程中,同步实施了桥下植被绿化、边坡绿色防护等措施,并安装了声屏障,既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绿化了沿线环境,又有效降低了噪音污染;上线运行的列车全部安装了真空式集便装置,实现了污物、污水集中收集和垃圾零排放。

3.2 积极开拓技术创新,推广运用低碳技术

作为能源消耗的大户,物流业应积极响应低碳经济的号召,积极开拓创新,推广应用地毯技术,实现低碳物流。据了解,第二代航空生物燃料主要取材于麻风树、亚麻荠、藻类、盐生植物等,而且可以直接替代传统的航空煤油,而不需要制造商重新设计引擎或飞机,航空公司和机场无需开发新的燃料运输系统。这种新型可替代燃料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真正实现了低碳物流和绿色物流。另一方面,物流技术与装备企业向低碳物流靠近,制造物流设备的企业要在自己的生产经营中多采用技能工具和技能管理手段,以减少能源的使用,推出环保低碳型物流设备。具体表现在:此类产品设计更加经济合理,减少额用量,使用过程更加低碳环保。

3.3 优化低碳物流供应链设计与协调

倡导低碳物流首先要从物流管理过程考虑,主要是从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目标出发,改进物流体系,既要考虑正向物流环节的低碳化,又要考虑供应链上的逆向物流体系的低碳化。物流企业应注重供应链的碳排放量的设计、规划和协调。发展供应链及物流网络优化模型,考虑成本和碳足迹,以支持决策;实施供应链全排放限制,而不是单个企业限制;关注整个供应链的物流活动,它强调在整个供应链层次上整合社会资源,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降低企业的成本,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

3.4 打造低碳物流园区

作为一个以物流为特色的综合性园区,应杜绝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入住。中国物资储运协会会长姜超峰指出,仓储企业要继续把业务综合化、精细化管理作为主要竞争手段,大力发展增值服务,如开办市场、开展加工、包装、配送、质押监管等业务,努力提升综合业务在企业经营业绩中的比重;引入新的管理理念,为客户量身定做业务模式、业务流程、服务标准和服务质量,裁减冗余,节约成本;科学合理地进行仓储物流园区布局,减少货物的迂流、减少车辆的空载、发展多式联运服务,打造低碳物流园区。

4 结语

总之,作为十大行业振兴计划之一的物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物流企业必须认识到“低碳物流是机会而不是限制”,需转变观念与角色。“低碳”将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是全世界物流企业所应肩负的责任。低碳经济时代,低碳物流势在必行,低碳物流是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 戴定一.物流与低碳经济[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21).

[2] 李蜀湘,陆小成.中国低碳物流金融支持模型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9,(2).

[3] 李益昆.供应链管理视角下的营销管理研究[J].市场周刊,2007,(10).

[4] 鲍健强等.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8,(4).

[5] 土守安,于传利,杨说新.环境经营一企业突破绿色壁垒的策略选择[J].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1).

[6] 土长琼.绿色物流[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7] 宋庆华.绿色供应链管理[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F253

A

1005-5800(2010)10(c)-112-02

猜你喜欢

能源消耗物流业供应链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物 流 业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西安市物流业发展问题研究
营改增对物流业税负的影响与对策
工业制造项目新增能源消耗影响的对比研究
数据分析检测能源消耗异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