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郊区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案例分析
2010-08-15梁志华姜珍珍王昭君
梁志华,姜珍珍,王昭君
(1.上海远程教育集团,上海200433;2.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062)
上海市郊区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案例分析
梁志华1,姜珍珍2,王昭君1
(1.上海远程教育集团,上海200433;2.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062)
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信息技能的提高及信息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参与“上海市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实验学校”项目的九所郊区小学为对象,通过分析其项目实施方案和总结报告,从信息技术应用设施、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和信息化课外活动三个方面,综合阐述了上海市郊区学校学生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现状,并通过对比研究初步揭示现状发生的相关原因,最后就学校如何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信息科技课程;课外活动
自教育部提出“在中小学加快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号召以来,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我国中小学学生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可以归为两条基本途径:一是正规课堂教学,即学校根据当地教育部门的相关标准和教材,配置教师、制订严密课程教学计划,通过正式的专门信息技术学习来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其信息素养;二是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即将信息技术贯穿到其它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1]国外学生信息技术教育实施途径与我国类似,如韩国将信息技术教育分为素养教育和应用教育,[2]素养教育主要通过小学的“实科”、初中的“计算机”等科目和“学校支配活动时间”、“特别活动时间”等来实施。活用教育主要通过将信息通讯技术整合到各科目的课程中,发挥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和多样的学习活动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关系的探讨也越来越多,如我们在中国知网上以“信息技术教育”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找到了1296条记录。但通对这些论文的分析,我们发现其中的大部分主要关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实施以及教学理论等方面,而从学生的角度探讨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效果还没有引起业界足够的重视,如我们以“信息技术教育”、“学生”为关键词在知网上查询时只找到了1条相关的记录。
本文以参与“上海市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实验学校”项目的九所郊区小学为对象,通过分析其项目实施方案和总结报告中所提及的信息技术应用设施、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和信息化课外活动三方面的资料文本,我们发现,这些学校所开展的学生信息技术教育目前只局限在正规信息技术课堂学习方面,另外还有一些较为零散的信息化课外活动。关于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方面的实践,基本上从教师层面如授课计划和目标出发,并没有将学生作为整体,制订较为系统的跨学科信息素养提升计划,并通过对比分析初步揭示现状发生的相关原因。
一、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环境是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基础
家庭和学校是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主要场所,本节我们以学生家庭电脑拥有比例及联网率、学校生机比以及学生在校应用信息技术的机会等几方面来阐述上海市郊区学校学生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环境。
1.学生家庭信息化环境总体落后,区域差异明显
通过总结归纳九所学校项目实施方案中有关学校背景的信息,我们发现其中大部分学校位于上海市远郊,其50%以上生源来自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学生信息素养普遍偏低;少数学校位于乡镇中心,其本地生源较高。这种生源差异性直接决定学生家庭信息技术应用机会的巨大差别:如奉贤区江海第一中心小学和南汇区周浦镇中心小学70%左右的学生家庭拥有电脑,已联网的达65%以上;而崇明县建设小学、嘉定区外冈小学及青浦区颜安小学的学生家庭拥机率很低,已联网的学生家庭不到总数的10%。
除了学生家庭信息技术应用环境存在区域差异性以外,这些学校学生家庭信息环境配备和发达国家相比,总体来说差距较大:上海市九所郊区学校学生家庭电脑拥有率平均为35%左右,家庭平均联网率不足30%;而韩国KERIS 2006年统计的25个国家数据中显示,[3]这些发达国家的学生家庭平均拥机率已达到65%左右,如挪威为86%、澳大利亚为74%、新西兰为70%、韩国大约为61%,并早在2001年学生家庭入网率就已达到43%。
2.学生在校信息技术应用机会差异较大,发展不均衡
本文分析的九所郊区学校都是上海市政府2007年实事工程“400所农村中小学信息化环境设施建设”受益者,通过此项目这些学校的信息化硬件环境都得到较大改善。目前几乎每所学校都拥有1-2间计算机专用教室,多媒体教学设备覆盖了学校所有教学场所,师机比为1∶1,学校的联网率为100%,且学校大部分学习场所均已联网;生机比平均达到15∶1,但是学校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如闵行区华漕中心小学生机比仅为10∶1,而江镇中心小学生机比则为20∶1。生机比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发达国家也非常重视:如2001年英国、挪威、日本的生机比分别为16∶1、13∶1和28∶1,而2006年这三个国家的生机比基本都达到了5∶1,提升的速度特别快。有些国家除了重视学生在校用机的平均水平,也特别关注区域间的均衡发展,如韩国无论是经济发达的地区还是偏远落后的地区,各个学校的联网率均达到了100%,并基本保证每6-8个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综上所述,与国外发达地区相比,上海市郊区学校的学生在校用机环境存在着一定差距。
在有限条件下,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设施来满足学生信息技术应用需求是上海市郊区学校提升学生在校信息技术应用机会时应该采用的务实做法。由于学校文化以及领导理念与方式的不同,我们发现这九所学校在为学生提供信息技术应用学习的机会上所采用的做法也存在较大差异。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上:每所学校的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都能接触信息技术设施,并能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大部分学校除了在正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用机机会外,还会在课外时间为学生提供用机机会,如颜安小学每天在课堂之外开放电子阅览室或者机房,保证学生有时间上机并利用主题学习网站进行自主学习;少数学校从方便学生应用角度出发,改变计算机在学校中的传统布局情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用机机会,如闵行华漕中心小学在普通教室中配备了2-6台电脑,由学生管理和使用,用于开展班级活动如班级博客、班级信息角等,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课间活动内容,对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应用学习的主动性有较大帮助。
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是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基本途径
在上海,信息技术教育一般被称为信息科技教育,其教材也被称为信息科技。学校一般使用市统一编写教材,课程内容强调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如常用软件Word、 Powerpoint应用、图形声音处理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应用等。根据上海市二期课改的要求,本文所提到的九所小学均在三年级开设了信息科技课程,至少每周一节课。有些学校课程设置灵活、多样,在课程设置上适当考虑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水平层次:如浦东新区江镇中心小学除了三年级信息科技课堂教学外,分别在一、二年级开设了信息兴趣课,初步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兴趣;在四、五年级主要是以信息化活动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又如闵行区华漕中心小学在一、二年级开设信息技术兴趣班,满足部分学生学习需求;在三至五年级开展班级博客建设活动等。
与上述九所郊区学校学生信息技术教育相比,上海市部分城区不仅在三年级开设信息科技课,并根据学生年级特点,拓展市课程标准,开发满足小学所有年级的信息科技课程,如徐汇区制订了区课程标准,2006年已有9所小学率先尝试在一至五年级开设校本信息科技课程,并进行了多种思路的改革实验,取得了一定成效。
国外发达国家也非常重视学生信息技术教育,如韩国以“培养世界上使用计算机最好的国民”为教育信息化目标,自2001年以来,信息技术课程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成为了必修课。英国是世界上最早把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列入国家课程的地区,规定该国14岁以下学生都必须接受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并根据学生学习思维能力的不同程度把课程实施过程划分为四个学段。[4]
信息科技课程教学是学生获得信息技能,提升信息素养最为重要的正规途径之一。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信息技术课程设置必须基于学生个体心理发展基础,建立相互关联、具有年级迁移性的课程体系。与上海市部分城区以及发达国家相比,上海市郊区小学的信息科技课程只能在小学三年级开设,容易造成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培养的断层现象。通过实地分析,我们初步认为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无法满足所有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要求
一般来说,学校信息技术教学活动都需要在计算机房中进行,本文所分析的九所学校平均拥有21个左右教学班,几乎所有学校仅配置1个机房(个别学校配置2个机房),且有些学校学生用机使用年限较长、配置低、运行速度慢。基于上述分析可知,现有信息化设施基本无法满足在所有年级都开展信息科技教学的需求。
(2)学校缺乏足够的师资力量来支持所有年级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需求
目前在中小学里,信息技术教师除了担任学生课堂教学的任务,还需要维护学校网络、校园网、管理电脑等各方面的工作。学生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的学校,其信息中心的人员配备都较为合理,既有专门负责学校的电脑维护和校园网等方面维护支持的专职管理人员,也有专任学生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专职教师。而在这九所农村小学校,我们发现部分学校设立信息中心,但信息技术教师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岗位设置,定编定岗不清晰,[5]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上课,还要负责学生机房教师办公用机的维修、学校网络的维护及课件制作等;有些学校由于信息技术教师稀少,没有设定信息中心,如外冈小学只有一位信息技术教师,为了达成三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该教师每周要上18节课。因此,师资力量的严重匮乏,是这些郊区学校无法在所有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原因之一。
(3)市级层面缺乏不同年级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参考标准
《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试用稿)》虽然指出了小学阶段(一至五年级)信息科技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如信息科技基础知识、信息技术基本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科技社会与个人等等,但在课程设置上并没有根据学生不同时期年龄、生理、心理特点,针对不同学段和年级的学生提出所需学习内容的参考标准,这样容易导致学校制订校本信息科技课程方面缺乏必要的指南,增加学校在不同年级拓展信息科技教育的困难。相比之下,韩国信息化规划课程设置方面就制订了小学阶段各个年级的信息技术内容体系,[2比如对于“计算机基础”这一模块的内容,要求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掌握计算机的构成要素、计算机的基础操作方法等;小学三、四年级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学习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小学五、六年级学生要了解硬件和软件,熟悉操作系统的执行方法等;[6]还规定每节课都要有10%以上的时间是让学生使用电脑。
三、课外信息技术活动为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拓展空间
课外活动是指非教学计划所要求的,利用课余时间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的学习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一个补充。[7]课外信息技术活动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信息技术融入学生课外活动之中,有利于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其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本节将从信息化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活动主题内容两个方面来剖析这九所小学实践活动开展情况。
(1)课外信息技术活动的组织形式
以参加活动的人数或规模为依据,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三种:群众性活动(报告和讲座、集会、比赛、参观访问调查旅行、社会公益活动)、小组活动(学科小组、技术小组、艺术小组、体育小组)及个人活动。群众性课外活动是组织多数或全体学生参加的一种带有普及性质的活动,可以分为校本信息化活动,如南汇区周浦镇中小学校迎世博电子小报现场制作亲子活动、PPT主题式制作演示活动等,普及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学生应用水平;市区开展的信息科技竞赛,如机器人选拔赛、电脑作品制作活动等。
小组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它以学生自愿结合为主,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学校具体条件而组成的,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经常性活动。如闵行区蔷薇小学课外信息技术小组活动开展较有特色,在大队部的协助下,少先队员自发组成若干个学生社团:如储蓄队负责“点点行”项目的日常运作;冲浪队负责一体机的每周播放内容的筛选和播放;校园聚焦队负责采集校园新闻,并且撰稿更新校园网站的学生足迹板块;以兴趣和拔优为出发点开设的E天网络社,进行部分学生基本信息技能的培训;以少先队博客为实验平台开展的学生信息交流活动等等。另外学校以班级为实验基地,设立班级网管员,参与班级电脑的管理、班级网页的制作与更新。
个人活动是学生在课外进行单独活动的形式,它往往与小组或群众性活动相结合,由小组或班级分配任务,根据个人的兴趣、才能,个别单独地进行。个人的信息化活动主要包括利用学校的主题网站进行自主学习、制作电子小报、撰写Blog等等。
(2)课外信息技术活动的实践内容
课外活动内容从性质上可以分为科技类、学科类、文学艺术类、体育类、社会活动类以及传统节假日等方面。总的来说,这九所上海市郊区学校学生信息化活动开展较为零散,无法对他们进行系统分析,只能列举部分学校个别案例以窥豹一斑:①信息技术与科技活动结合,如宝山区月浦新村小学“小院士做研究”,这是学校科技社团少儿科学院的网上活动平台,有利于拓展学生科技活动空间。同时这也是学校进行科普活动新模式探索的重要平台,学校的小课题研究每学年都会围绕一个主题来开展,其中实践性课题包括蚕的养殖、豚鼠的饲养、植物水培、花卉的种植等等,知识性课题有水与健康、水族馆探秘等。②信息技术与学科活动结合,如青浦区颜安小学把语文学科的阅览课定为电子阅览课,在五年级4班开设了学生作文专题博客;蔷薇小学开展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读书节、数学节、英语节等主题活动。③信息技术与德育活动的整合,如蔷薇小学“点点行”项目,其初衷源于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手段单一难以得到学生认同,利用此项目可以拓展学生行为规范教育阵地。具体来说,通过开设储存文明、储存良好行为习惯的虚拟银行,每一位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做的好事、所取得的进步都可以存储在“点点行”中,并获取相应的积分,学校根据学生获取积分进行相应的奖励。目前,该项目全部由学校储蓄队管理,队员们通过电脑核实、登记其他学生的“点点币”,让孩子们在易于接受的、富有童趣的活动中获得发展,学校也把健康的社会文化转变成富有内涵的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结束语
通过对上海市郊区九所小学学生信息技术应用环境和信息技术学习开展情况的分析,大部分学校学生家庭和在校用机环境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正规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和非正规的信息技术课外活动尚未形成覆盖大部分学生的系统体系。为了缩小郊区和市区或发达国家的差距,我们认为在今后一段时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一是加大投入力度,完善郊区学校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建设。投入不足是郊区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落后的关键因素,各级政府应针对郊区学校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同时健全保障机制以吸引更多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师去郊区任教,明确信息技术教师岗位职责,将他们从繁杂的维护工作中解脱出来,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二是为了保证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连贯性,学校应根据实际创造一定条件,尝试在三年级以外的其他年级部分班级开设信息科技课程。三是学校开展教学活动时强调教育活动的“综合渗透性”,[8]根据学生信息技术水平以及不同年龄阶段的心智水平和情感需求,总结提炼出现有学生的信息化发展策略,使之形成体系,分阶段、有步骤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针对性更强的活动和课程,使所有的信息技术教育活动能保持一定的差异性和关联性。
[1]章慧敏,傅德荣.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教育[J].中国电化教育,2001,(9).
[2]邹菊梅,赵瑛.韩国中小学ICT教育的现状及其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03,(4).
[3]KER IS.Adapting Education to the Information Age,2007.
[4]杨艳丽.英国中小学信息与通讯技术课程内容解析[J].教育信息化,2006,(24).
[5]苗逢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转折期的教师专业成长[J].信息技术教育,2005,(9).
[6]张春浩.韩国中小学ICT教育的现状[DB/OL].http://www.nk12.cn/Article/Show Article.asp?ArticleID=100.
[7]周剑宏.课外活动——课堂教学的延续[J].中小学管理,2006,(S2).
[8]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编辑:刘轩)
book=8,ebook=28
G434
A
1673-8454(2010)12-0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