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想要飞得更高——论高中文理分科

2010-08-15张心怡

中学生 2010年17期
关键词:过来人分科文理

● 文/张心怡

为什么中国人总是无缘诺贝尔文学奖?为什么杨叔子院士要提出“学理科的要读一读《论语》、《老子》”?为什么在日新月异的21世纪,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兼备的大师级人物越来越少?虽然原因很多,但越来越多的人将矛头指向了教育。其中,尤以高中文理分科问题最为引人关注。

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历史,文理分科来源于“社会分工论”和“一个萝卜一个坑”的计划经济。它是我国恢复高考后,为解决动乱时期造成的科技人才匮乏现象而推出的一项教育改革内容,有其特定的历史特色。因为当时国家刚刚从动乱中恢复过来,人才缺乏,百废待兴,功利性的教育目标是必要之举,更是权宜之计。但现在,那种人才青黄不接的情况已不复存在。在经济快速发展、复合型人才需求增加的现在,从基础教育阶段就文理分科的做法已经落伍。

从本质上说,教育基本的功能是培养人。“先成人后成才”,培养人比培养人才更重要。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即便是大学的头两年,所学的也是很基础的东西。所以,培养专门人才只是教育功能的一部分,它要造就的是更多素质均衡的普通人。这样来说,在高中阶段,文理还是不分为好。

但也有人反对,认为文理分科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其实不然!据有关数据统计,主张取消文理分科者大多是已经参加过高考的人,是一些“过来人”,而反对者几乎都是目前正在中学就读的学生及其家长、老师。“过来人”在当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对自身存在的问题感受深切,最有发言权。当他们发现数学教授写学术报告时提笔忘字、化学博士参加论文答辩却表达不清时,都希望我们的教育制度能在中学阶段加强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全面培养。

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博士导师郭元祥曾说:“取消文理分科并不等于所有课程都要学,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侧重文科或理科的课程。”让学理科的人增加人文知识,培养发散思维;让学文科的人增强理科思维,在学术上更有逻辑性。这样就能避免走极端,给学生更多选择的空间。所以,取消文理分科不仅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相反还会让学生进一步地了解自己的能力,明确成长的方向。文理本是一家亲,“破镜重圆”刻不容缓!

天高任鸟飞,我们不愿做那在文理分科的沼泽中苦苦挣扎的小鸟。请为我们插上文理两扇羽翼,让我们飞得更高吧!

猜你喜欢

过来人分科文理
过来人
过来人
文理生的battle
平淡考查朴素启发
如果高考可以重来,你还会选择现在的专业吗?
取消文理分科:听听孩子们怎样说
高中文理分科要不要取消
那朵风干的百合花
杀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