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珍诗歌与唐诗之渊源

2010-08-15唐燕飞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孟郊韩愈杜甫

唐燕飞

(遵义师范学院 中文系,贵州遵义 563002)

郑珍诗歌与唐诗之渊源

唐燕飞

(遵义师范学院 中文系,贵州遵义 563002)

郑珍虽然是宋诗派的代表作家,但他本人却反对诗分唐宋,而且在其诗歌创作中也表现出对唐代诗人的学习,文章从对郑珍诗歌风格及内容的分析中探讨了郑诗与唐诗之渊源。

郑珍;诗歌;唐诗,渊源

郑珍(1806—1864)是晚清同光体诗歌的集大成者,宋诗派代表作家。陈子展在追溯“宋诗派”的来历时说:“和曾国藩同时的著名诗人,如郑珍、魏源、何绍基、莫友芝都喜谈宋诗,这种宗宋的风气,我们可以把它他叫作‘宋诗运动’。近三四十年来,所谓‘同光体’,或所谓‘江西诗派’,便是继续这个运动的产物。”宋诗的特点是押险韵,造硬语,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风格平淡瘦硬。这些特点在北宋“元佑”时趋于成熟,而源头则在唐代的杜甫和韩愈。虽然现在学术界都把郑珍视作宋诗派的优秀诗人,但郑珍本人其实是反对诗分唐宋(《跋黎鲁新 (慕耕草堂诗钞)》云:“只须诗好,何分唐宋。”),而主张“向来有私见,诗品无定派”(《赠赵晓峰》)的。他在《论诗示诸生时代者将至》诗中较集中地表述了其论诗宗旨:“我诚不能诗,而颇知诗意。言必是我言,字是古人字。固宜多读书,尤贵养其气。气正斯有我,学赡乃相济。李杜与王孟,才分各有似。……又看蜂酿蜜,万蕊同一味。文质诚彬彬,作诗固余事……”郑珍主张“学瞻乃相济”,应借鉴古人,学古能化而反对形式上的摹拟;同时指出,李、杜、王、孟才分各异,学习者应从自己的真情实感出发,不能是“巧肖”之作。郑珍还主张学习古人要像蜜蜂酿蜜一样,吸取万蕊之精华而自成一味。其诗“早岁措意眉山(苏轼),晚乃由韩(愈)孟(郊)以窥少陵(杜甫),才力横恣,范以轨度,冥心妙契,直合古人。”[1]从诗歌渊源上看,郑珍早年师法苏轼,后来转学韩愈之奇雄、孟郊之瘦硬,进而学杜甫之沉郁,兼取白居易之平易,而与韩愈诗风尤近。

一、郑珍学习并发展了韩愈、孟郊以文为诗、以学为诗的手法

以韩愈为代表的中唐诗人锐意创新,务去陈言,艺术实践着力于声律拗峭、奇字险韵、硬语盘空、以文为诗等,而这些艺术方法为黄庭坚等江西诗人所直接继承并在郑珍诗中得到发展。郑珍诗风兼奇奥与平易两种,因题材不同而手法有异。当以古风写旅途之艰、山水之奇时,就偏重于韩孟之险怪峭健。张之洞评价郑诗“清厉刻崛,纯从孟韩出,读之如餐谏果,饮苦茗,令人少欢悰”[2]如其《吴公岭》一诗“飞狮落九天,脚插赤水限。奔湍撼不动,怒声天地回。水怒石益静,万古苍鬼鬼。”(前集卷六)运用“落”、“插”、“奔”、“怒”等动词,使景物获得音响与动势,形成磅礴气势。而《白水瀑布》更是想象奇特,比喻新颖,充分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将瀑布的声、光、色、形作了细致传神的表现。“断巌千尺无去处,银河欲转上天去。水仙大笑且莫莫,恰好借渠写吾乐。九龙浴沸雪照天,五剑挂壁霜冰山。美人乳花玉胸滑,神女佩带珠囊翻。文章之妙避真露,自半以下成霏烟。银虹堕影饮谼壑,天马无声下神渊。沫尘破散汤沸鼎,潭日荡漾金熔盘”。诗中以“五剑挂壁霜冰山”拟静态,“天马无声下神渊”拟动态,“汤沸鼎”写形而含声,“金镕盘”写形而显色,而动、静、声、色又相互映衬。在诗歌的炼字方面,郑珍为状山水之险怪亦学韩愈之奇警,以丰富想象力将习见事物拟人化,或以通感手法出之,如“雨余众秀赴”(《过高真观》),“青嶂塞天地”(《觅避地至后坪》),“死绿凝一线”(《南河渡》),“赴”、“塞”、“死”、“凝”等字均奇特不凡。

郑珍还喜以古文句法为诗,拗折奇崛,这也源出韩愈。如他二十四岁时写的《正月陪雪楼舅游碧霄洞》,诗中写碧霄洞锺乳千姿百态的一节:“耽耽深履中,具千百状态:大孔雀迦陵,宝璎珞幢盖。钟鼓干羽帗,又杵臼磨硙。虎狮并犀象,舞盾剑旌旆。础楹棼藻井,釜登豆鼒鼐。更龟鳖鼃蟾,及擂鼓鍪铠。厥仙佛菩萨,拱立坐跪拜。携籧篨戚施,与尩瞽兀癞。倒茄垂瓜庐,悬人头肝肺。盘杅间橙榻,可以卧与靧。人世尽纤末,悉备谾壑内……”想象奇诡,句法拗峭,每两句中即有一句用一四句法,其语顿与寻常句律不同,乃是早年有意学韩愈之作。同光体诗论家陈衍评价道:“效昌黎《南山》变化之,视用‘或某或某’者又有生熟之别。[3]又如其《玉蜀黍歌》有不少间用九字句、十一字句,而《三月廿四西佛崖拜何忠诚公墓》中居然出现十三个字的句子。郑珍有的诗甚至像写文章一样使用数字:“桂之树,数在僦宅前。三株离立各合抱,一株踞右独茂圆。其后大冢京兆阡,其前壁下蒋家田。乐安溪水绕田过,清浅可厉无桥船。年年负担指南走,次次涉此求涂便。丁酉以还食于郡,八十里岁八九旋。一回别母一回送,桂之树下坐石弦。度溪越陌两不见,母归入竹儿登箯。此景何时是绝笔,十月初四已亥年。”(《桂之树》)诗中接连用了很多极易冲淡诗味的数字。此外,如《五盖山砚石歌》写郴州东五盖山颠大瀵下石,“斧柯腹烂老龙死,碧瞳破地走龙子。神渊自楗北壁钥,壄石踊胜压珠市。暗潮濥濥踰岭南,毕弗凸透五盖山。雷磞电磹蓄蟾鹆,白虎固抱黄睛耽。呜刨咽劗堕臧榖,夜半无人玉灵哭。冤精耿耿射城谯,摘岩冠拜郴州牧。老夔昼鼾不及闻,克遣持节即墨军。温肌腻乳晕光泽,狻猊胄软搀香云。”诗中多用奇文异字,力辟陈常,比之韩愈的《石鼓歌》另有突破。郑珍这些诗歌生新奇奥,“语必惊人,字忌习见”(陈衍《石遗室诗话》),多用散文句法,体现出以文为诗、以学为诗的艺术观念和步趋韩愈奇崛瘦硬诗风的审美趣味。

郑珍对孟郊的苦吟作诗也很欣赏:“峭性无温容,酸情无欢踪。性情一华岳,吐出莲花峰。草木无余生,高寒见巍宗。我敬贞曜诗,我悲贞曜翁”(《钞东野诗毕书后》)。中年时期的郑珍,经历了人生的种种坎坷,乡试、会试多次受挫,三十八岁以大挑二等,以教职录用。长期穷居山乡,生活经历与孟郊相似,因此他写身世遭遇的诗歌如《愁苦又一岁赠鄙亭》诸作,字字悲酸,非常接近孟诗的寒瘦风格。再如《寒夜百感交集,拈坡公《粜米》诗语为韵,成十首》其一:“阴积非一朝,成此意惨郁。夜风搜枯桐,空条犹拂拂。隔窗鬼吹灯,沉冥了无物。苟有可以休,相从吾岂不?”(后集卷四),其词句之生僻拗折及心境之孤苦寂寞亦有如孟郊的那些苦寒诗。狄葆贤《平等阁诗话》记载:“郑太夷先生曰:‘作诗当求独至处。孟诗胜韩,正在此耳。真气旁礴,奇语突兀而来,非苦吟哪能到,千古一人而已。近人惟郑子尹稍稍近似。’”[4]指出郑诗真气磅礴、奇语突兀,效孟郊之苦吟而诗多悲苦语。

二、郑珍诗风平易的一面近于元稹、白居易

郑珍诗学韩愈、孟郊之外,也取法元稹、白居易,其诗风不仅有生涩奥衍的一面,还有平易近人的一面。胡先骕认为郑珍诗“盖以苏、黄、韩、杜之风骨,而饰以元、白之面目者,故愈见其笔力之雄浑,气势之矫健。”[5]

郑珍写了不少平易的诗作,它们用韩愈、孟郊雕刻洗炼的手段,而以元稹、白居易的面目出之,形成了郑诗独特的艺术风格。钱仲联说:“子尹诗之卓绝千古处,厥在纯用白战之法,以韩杜之风骨,而傅以元、白之面目,遂开一前此诗家未有之境界。”[6]所谓“白战”即白描手法。当郑珍叙身世遭遇,记琐事见闻,写民间之苦难时,便多用白战之法,诗风平易近于白居易。这类作品中,描写生活琐俗之事的,如《播州秧马歌》、《溪上水碓成》、《屋漏诗》、《网篱行》、《重经永安庄至石堠》、《题新昌俞秋农先生书声刀尺图》、《武陵烧书叹》、《湿薪行》,颇得新鲜亲切之妙。《重经永安庄至石堠》中诗人回忆少年生活的场景:“每逢曲处便看我,远听慈声唤窗槅。当时归去自洗泥,女须詈我冠犹儿。抛收寸步不离母,随母应到须扫脐。”叙写细腻真切令人读之如身临其境。其《题新昌俞秋农先生书声刀尺图》诗中先写对方,再抒发自己思母之悲:“行行竹林下,诵公怀母吟。吟声和泪声,滴我思母心”;又回忆儿女长大的情景:“书衣看看昂,儿衣看看长。女大不畏爹,儿大不畏娘。小时如牧猪,大来如牧羊。母潜窥儿傍,忿顽复怜痴。”叙述口语化,通俗易懂。其《武陵烧书叹》先直说其伤心之情,再写出烘书、烧书的感受,“烘书之情何所似?有如老翁抚病子。心知元气不可复,但求无死斯足矣。尽少之时又何其?有如慈父怒啼儿。恨死掷去不回顾,徐徐复自摩抚之。”两个比喻真实而新颖。

此外郑诗在写景状物时也往往能于细微逼真处而妙趣横生,如《屋漏》诗中说:“上瓦或破或脱落,大缝小隙天可瞻。朝光簸榻金琐碎,月色点灶珠圆纤。伊威登础避昏垫,湿鼠出窟摩须髯。”此即所谓“白战”手法。陈声聪在《兼于阁诗话·巢经巢》评价这些诗作“常情至理,琐事俗态,人不能言,而彼独能言之。读之使人嗔喜交作,富有生活气息。”而其《三女宾于以端午翼日夭,越六日葬先妣兆下,哭之五首》,以其四为例:“冢下栽花不羡官,汝曹外向渐无欢。割慈又近离娇素,(自注:次女期十月适人。)暖眼犹宽有季兰。岂料却成先姊去,那能长作嫁人看?送生送死今年了,寂寞衰翁守岁寒。”深情哀绝,又似元稹的《遣悲怀》等诗。

三、郑珍晚年诗作继承了杜甫即事名篇的传统

郑珍晚年“乃由韩(愈)孟(郊)以窥少陵(杜甫)”。杜甫本为开元诗人,但后来经历“安史之乱”,诗歌一改兴象圆融的盛唐气象,而反映时代剧变、民生疾苦。形式上喜以虚字入诗、拗句入律而句法错综,“语不惊人死不休”。因此,他受到中唐韩愈推崇并被北宋元佑诗人视为最高典范,而成为郑珍晚年学习的对象。

黎汝谦《巢经巢后集引》评价郑珍晚年诗“有老杜晚年景象。”郑珍从四十九岁到五十九岁逝世的最后十年,都是在战火连天、流离颠沛中度过的。作为一个自觉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用自己的诗篇及时而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惊心动魄的动乱时代,“凡所遭际,山川之险阻,跋涉之窘艰,友朋之聚散,室家之流离,与夫盗贼纵横,官吏剥削,人民涂炭,一见之于诗。”(清·唐炯《巢经巢遗稿序》)其五言长篇《十一月廿五日挈家之荔波学舍避乱八十韵》、《九月十八日挈家发荔波》、《避乱纪事》、《闰八纪事》诸诗,感时抚事,忧愤深广,宏篇巨作,酷似杜甫《咏怀五百字》、《北征》等作。其《宿羊崖北岸》、《度羊崖关》、《宿拉冷寨》、《明日至里湖》、《芒场》、《六寨》、《戈坪》、《月李》、《牙林渡》、《槁里》等纪行诗篇,又似从杜甫《秦州杂诗》中来。

而郑珍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社会黑暗的作品则继承杜甫即事名篇的传统,同时颇得新乐府直击现实之妙。如《捕豺行》“乌江东更骇听闻,争子母手食且奔。儿啼直与骨肉尽,草剩一道生血痕!”写豺狼之横行,“人豺夜行如楦麟,官豺昼聚称上宾。邑中豺伯纵豺食,群豺饱卧东城闉。”讽官府之无能;《江边老叟诗》“无牛代耕还自锄,无钱买种多植蔬。今春宿麦固云好,未省收前堤决无?纵得丰成利能和,官吏又索连年租。”借老农之口道出了连年水灾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而官僚体制的腐败所造就的人灾比天灾更甚。此诗平白质朴,不假矫饰,钱仲联先生誉为《巢经集》压卷之作。郑珍晚年的“九哀”系列,如《抽厘哀》、《南乡哀》、《绅刑哀》、《禹门哀》、《经死哀》、《僧尼哀》等,形象地展现了晚清衰败、凋敝的社会景象,有“诗史”之誉,评之者认为“耳闻目见,疾首痛心。少陵《石壕吏》、《新安吏》之作不是过也。”[7]

结语

郑珍诗宗奉杜甫、韩愈、孟郊等人,而能“历前人所未历之境,状人所难状之状,学杜、韩而非摹仿杜、韩”。[8]他学习韩愈以文为诗,务去陈言的特点,诗风有生涩奥衍的一面;而有些诗歌刻削坚楚、字辞古僻,近似苦吟的孟郊;其悯乱忧生的胸怀和直书时事的精神,又与杜甫一脉相承;写家事世相擅用白战手法,叙写如元白之真实平易而无其俚俗,可谓转益多师而又自成一家。钱仲联说:“同光体诗人,张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合之一帜,力尊巢经巢诗为宗祖。……子尹诗盖推源杜陵,又能融香山之平易、昌黎之奇奥于一炉,而又诗中有我,自成一家面目。”[9]由此可见,郑珍诗歌与唐诗有一定渊源。他广泛吸取前代诗人的优点,结合自己的创作实际,于继承中又有创新,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成为清代诗人之冠冕。

[1]钱仲联.清诗纪事·道光朝卷·第14册·黔诗纪略后编·郑徵君传〔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10013.

[2]钱仲联.清诗纪事·道光朝卷.第14册·广雅碎金·附录校语[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10014.

[3]陈衍.石遗室诗话卷3〔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49.

[4]钱仲联主编.清诗纪事·道光朝卷·第14册·平等阁诗话[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10025.

[5]胡先骕.胡先骕文存·读郑子尹巢经巢诗集〔M〕.南昌:江西高教出版社,1995.114.

[6]钱仲联.梦苕庵诗话〔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400.

[7]凌惕安.郑子尹年谱〔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1.23。

[8]钱仲联主编.清诗纪事·道光朝卷·第14册·近代诗钞.〔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10024.

[9]钱仲联主编.清诗纪事·道光朝卷·第14册·论近代诗四十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10028—10029.

(责任编辑:王 林)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Zheng Zhen’Poems and the Poetics of Tang Dynasty

TANG Yan-fei
(Chinese Department,Zunyi Normal University,Zunyi563002,China)

Though a representative poet of Song poetry school,he objects to the classification of poetry into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And besides,some traces of poetics of Tang Dynasty can also be found in his poetic creation.This paper assays to conduct a tentative investigation into the relations between Zheng’s poems and the poetics of Tang Dynasty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zheng’s poems and his creative style.

Zhengzhen;poetry;poems of Tang Dynasty;relations

I207.22

A

1009-3583(2010)-03-0054-03

2010-01-20

唐燕飞,女,贵州遵义人,遵义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

猜你喜欢

孟郊韩愈杜甫
跨越千年仍美丽,韩愈从来不“退之”
游子吟
杜甫改诗
孟郊的“得意”与“失意”
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