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文化浸润语言,实现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2010-08-15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06级教育硕士艾晓晴

中学生英语 2010年5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意识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06级教育硕士 艾晓晴

一、引言

(一)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涵盖非常广泛的概念,它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及习惯。有关文化的定义很多,有文化即文明、文化即交际或跨文化交际、文化即社群互动场所、文化即人们之间的动态建构等不同观点。《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文化意识的培养目标,其内容主要涵盖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

(二)文化与语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表达和传播的工具,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任何一门现存的自然语言都包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受其赖以生存的社会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的性格的制约和影响(胡文仲:《文化和交际》)。语言渗透于文化的各个层面,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语言的学习不可能离开文化,外语教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文化教学。

(三)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学习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文化意识是指对异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异同的敏感程度和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文化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这种自觉性和敏感性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通过了解文化特征,分析文化冲突,深入体验各种文化,学会能设身处地从目标语文化的视角看问题,达到视其所视、感其所感的理解。

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实现跨文化交际,与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人进行交流。图式理论认为: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先存知识"或"背景知识",是人们储存在大脑中所有对世界的一般知识。如果讲话者头脑中有交际所需的文化图式,并且在输入信息时被成功地激活,就会加快交际的理解和表达,否则交际的理解和表达就会受到阻碍甚至失败。

学生在英语学习如果不能很好的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就会造成交际中的不得体甚至误解造成令人捧腹或尴尬的场面。因为在同外国人打交道时,对方往往对发音或语法等错误比较容忍,但是对由于文化差异或冲突所造成的失误比较在乎,这类错误主要由于说话方式不妥,或不符合该语言本族人的习惯,误用该语言的表达方式或不符合失控等造成的。(托马斯)因此在外语教学中要加强文化教育,不仅仅要教授语言知识,同时还应教会学生理解、尊重、认同和宽容异族文化,培养对异族文化的情感,理解语言中文化的表现和差异,提高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中外文化对比,激发学生文化探究兴趣,渗透文化意识。

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说过:“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的语言的基础。”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中西文化对比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增强对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对待世界文化的态度,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世界文化的热情。

三、文化渗透的方法

(一)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教材中提供了大量的与文化题材有关的课文和材料,因此教材中的相关资源是导入和学习西方文化、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渠道。我们要把所导入的中外文化内容和学生所学语言内容密切联系起来。使得学生在学习英语、积累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更深刻的认识到文化的异同,培养建立在对本国文化深刻理解与认识基础上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在词汇教学中渗透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英语中的许多词汇,尤其是习语、典故等,承载着一定的文化意义。在词汇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老师应尽可能给学生补充相关的典故,在激发学生学习西方文化兴趣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文化意识。

(三)充分发掘生活素材,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

现在,西方的节日在中国越来越得到青少年的青睐。许多青少年开始过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复活节,愚人节。这些源自西方的节日在学生眼中比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还要重要。圣诞前夕,学生们会忙着买各种各样的圣诞卡片,购置各种圣诞礼物和圣诞饰品,大街上也是一派圣诞喜庆的氛围。其实孩子们过圣诞节,只是想在繁重的学习之余稍微放松一下,过一个热热闹闹的欢庆的日子,所以也无可厚非。但是老师可利用这个机会,介绍节日的由来,引起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进行文化的渗透。

(四)营造英语环境,让学生在体验文化的过程中得到文化熏陶。

体验与学习是紧密联系且不可分的,正如一国外学者所言:“我们发现,脱离体验谈学习没有任何意义。体验不能被忽略,它是所有学习的核心思考点。学习建立并源自体验,不论刺激学习的外部因素是什么-教师、材料、有趣的机会-只有当学习者进行了体验,学习才会发生。只有通过转化学习者的体验,这些外部影响因素才能起作用。”

增加学生的亲身体验不失为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一种好方法。所以老师可以创造条件,在校园内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采取声音、文字、图片、展板、活动等全方位的立体模式,介绍西方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重大时事及文艺和体育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了外国文化的相关知识,养成了积极的文化态度,形成有效的文化能力。

(五)培养英语思维和表达,在实践中进行英语文化渗透。

英语思维,就是指创造性的,或至少是灵活性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感情,而不只是通过动型化的简单口语技巧进行形式上的交际。交际学习和思维学习应该密切结合,统一发展。学生能否用英语思维和表达,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能否帮助学生消除文化障碍。因此老师要让学生多了解英语国家特定的语言环境、特定的文化母体以及特有的文化观念等,努力扩大知识视野,同时提供种种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外语教学中直接参与文化交往,在亲身参与的文化实践中获得对文化的知识、形成文化的态度和能力。

(六)阅读经典著作,深入了解外国文化。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一种手段,也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种途径。历史典故和文学作品是各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凝聚着璀璨的文化和艺术色彩。西方国家有着很多不朽的名著,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有的文章知识性强,有的文章趣味性高,有的文章内涵丰富,有的文章引经据典,令人目不暇接。结合文学作品,名人传记让学生了解习惯西方的社会,历史,文化,习俗和价值观,是一种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好方法。

四、结束语

高中英语新课标确立了高中英语教学的目标,即: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就要求教师转变观念,采取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并重的态度,同时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它既需要教师有着深厚的文学造诣,文学功底,同时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探索多种学生感兴趣的途径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使得教师在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稿)2006,7

[2]胡文仲:《文化和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3]张友平:《对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再认识》外语界,2003年第3期

[4]文秋芳:《英语口语测试与教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9

[5]鲁子问,王笃勤:《新编英语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

[6]郑金洲:《课改新课型》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3

[7]陈琳,程晓堂,高洪德,张连仲:《英语教学研究与案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意识
情景交际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交际羊
两块磁的交际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