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供销合作社的“二次创业”路

2010-08-15和润培

中国合作经济 2010年12期
关键词:供销流通发展

文/和润培

近年来,云南省供销合作社走出了一条以发展“两社一会”、实施“四进村、五个有”、推进“乡村流通工程”建设为特点的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新路子。通过深化改革,整个行业发展思路不断创新、流通网络全面恢复、合作经济快速发展、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助农增收作用日益明显的良好局面,为云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次创业”两步走

云南省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04年底至2008年7月。针对当时外无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内无经济实力和凝聚力,社会形象较差等问题,以发展“两社一会”为标志,以拓网络、延服务、打基础、强基层为主要内容,把收残局、聚人心,谋发展、求作为,树形象、创环境作为中心任务,开始了“二次创业”。在六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深化改革,大力实施以“三减三转”和“四项改造”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全行业改革改制面达95%以上。企业职工得到了妥善安置或转换身份,甩掉了历史包袱,处理了积压商品,剥离了不良资产,核销了呆账坏账,结束了连续11年亏损的被动局面。二是大力发展综合服务社,为建立农村流通服务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通过领办、创办、协办、加盟等形式,到2008年6月全省共创办农村综合服务社1.2万个,覆盖了90%左右的行政村。三是创办专业合作社和协会,使供销行业融入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大潮。先后引领和创办专业合作社(协会)6000多个。在“三农”工作中占有了一席之地,让农民看到“供销合作社又回来了”。四是有效地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认真梳理10多年来悬而未决、严重影响发展稳定的香宫酒店巨额负债问题、老干部政策落实问题、机关办公楼危房拆建问题、行业机关干部参公管理问题、拖欠行业职工社保医保金问题和省农资公司改制中存在的重大问题等10大难题,明确领导分工和具体责任处室,限定完成时限,形成了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五是坚持人才兴社战略,培养了一支新型供销人才队伍。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等形式,加大对行业人员的培训和培养力度,造就了一批新型供销人才。六是积极争取领导重视和政策扶持,使供销合作社工作列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第二阶段从2008年7月开始至今,掀起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的新高潮。针对全系统普遍存在散小弱、素质低、档次低、效益低和部分县级供销合作社难以发挥作用等问题,全面落实县县“五个一”(以党委和政府的名义召开一次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会议、出台一个实施意见、确定一批“乡村流通工程”项目示范点、建立一套工作机制、制定一个发展规划)目标,掀起了“二次创业”的新高潮。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一是农村流通经营服务体系进入全面建设和完善阶段。从2009年起全面实施“四百四三”计划,即重点扶持发展100个龙头企业、新建和提升100个县级配送中心、引进100个合作项目、新建和改造100个乡村集贸市场;力争实现经营总额300亿元以上、发展“两社一会”3000个以上、扶持建设“乡村流通工程”试点示范县30个以上、培训农民经纪人3万人以上。该计划启动后,先后安排县有配送中心、乡镇有中心超市、村有综合服务社的项目建设500多个,采取省级财政项目补助、银行贴息贷款、行业补助及自筹资金等有力措施,盘活社有资产、做大流通企业,总投资规模达50多亿元,是供销合作社历史上的大规模建设时期。二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服务体系建设进入新阶段。目前,大理、保山、红河等7州(市) 已把合作经济组织职能交给供销合作社,并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政策;昆明各县及大理市、腾冲县等部分县级联社已成立了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一个县有联合会、乡有服务站、村有专业社的合作经济组织服务体系正逐步形成。三是引进合作,盘活资产,以项目带动和推进龙头企业发展。大力扶持农资、食用菌、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裕农工业植物油等龙头企业发展,打造新型省级和区域型供销集团企业,发挥了全省供销合作社的流通骨干和支撑作用。四是人才教育培训工作进入高层次管理和全面提升阶段。教育培训新体系涵盖全省各级联社,形成多形式培训、多部门联合和多层次、长期性、灵活性的培训机制,造就了一大批适应“二次创业”要求和应对市场风险的人才队伍。五是社有资产管理从保值增值步入快速扩大阶段。 不断完善资产管理机制,建立新型管理制度,认真清产核资,强化管理,做大做强,在多元化投入、多成份发展中,逐步建起了一套适应新形势和快速发展的新机制、新体系,社有资产得到了不断壮大和增值。

“六个结合”和“八个坚持”

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在“二次创业”的过程中要做到“六个结合”。一要做到上下结合,形成整体合力。要加强与上级领导、同级相关部门和下级党委、政府的密切联系,争取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继续关心、支持和帮助。二要做到内外结合,壮大自身实力。在市场化条件下,努力寻求行业内部优势与外部力量的有机结合,借助外部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壮大行业自身实力。三要做到量与质结合,保证可持续发展。在“两社一会”和“六大网络”的建设上,既要追求数量,又要强调质量和提升档次,打好品牌,推进可持续发展。四要做到软硬件有机结合,发挥整体效力。在“乡村流通工程”建设中,要注重网络实体建设,又要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既要争取政府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又要建立和完善配套的检查管理制度。五要虚实结合,扩大影响力。既要认认真真抓发展,又要高度重视抓宣传,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六要点面结合,形成带动力。要善于把握侧重点,搞好试点、打造亮点、树立典型、总结经验,达到以点带面、以点促面、以点推面的发展效果。

同时,全省供销合作社坚持以搞活流通为重点,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助农增收为目标,抓网络、打基础,聚人才、提素质,引外联、强合作,全面实施“乡村流通工程”,做到了“八个坚持”。一要坚持抢抓发展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流通工程,省政府提出了“流通活省”的战略。我们要审时度势,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服务“三农”中的重要力量、推动力量和主导力量。二要坚持不懈抓内外关系协调。要把积极争取政策扶持、资金支持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坚持不懈地抓好抓实抓出成效。三要坚持走合作联合发展的路子。要大力提倡内外联合、上下联合、左右联合,强强联合、强弱联合、弱弱联合,以“统战理念”联合对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有推动作用的个人、单位和团体,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参与新农村流通工程建设。四要坚持抓思路创新。要注重探索和创新,始终突出云南供销合作社的特点和特色。五要坚持创新方法抓落实。2010年云南省供销合作社较好地承办了10个大型会议,扩大了云南供销合作社在省内外的影响。还通过走出去寻求合作伙伴、深入各县召开促进会、组织省供销合作社直属企业召开现场办公会等形式,全面加快了工作节奏和效率,推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如全国县级供销合作社工作曲靖经验现场会、国务院40号文件解读培训会、农民经纪人工作座谈会,省委、省政府在会泽召开的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现场会,省供销合作社举办的首届“千社千品”展示展销会等,都是云南供销史上的重大突破。这些会议效果好、影响大,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六要坚持抓好宣传工作。要采取多形式、多渠道,把行业亮点宣传出去,努力营造“二次创业”的良好舆论氛围。七要坚持抓和谐发展工作环境的营造。要以人为本,切实关心和重视困难群体和老干部的生活,重视抓好在职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全行业的自豪感、责任心和凝聚力,不断加大机关效能建设力度。八要坚持抓各级领导班子建设。选准、选好、用好领导干部。要关心年轻干部的成长进步,逐步建立一支甘于奉献、勇于创新、善于改革、敢于开拓的干部队伍,为促进云南供销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猜你喜欢

供销流通发展
湖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库存化肥51万吨
富“鳜”逼人!标鳜最高38元/斤,订单去到39元/斤,流通商疯狂抢订!这条鱼成“抢手货”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我国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供销合作社:精准施策发力“十三五”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