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文化遗产旅游业发展路径探析
2010-08-15廖克全胡方平
廖克全 胡方平
(中共沐川县委四川沐川614500;乐山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四川乐山614000)
乐山文化遗产旅游业发展路径探析
廖克全 胡方平
(中共沐川县委四川沐川614500;乐山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四川乐山614000)
乐山文化遗产旅游产业的发展路径可采用“点轴开发—市场主导—产业互动—政府支持”这一模式,完善乐山文化遗产旅游产业链,促进乐山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
乐山文化遗产旅游
近年来,乐山以旅游景区、旅游城镇和旅游通道建设为重点,以提升旅游产品质量、丰富旅游线路、完善配套服务设施体系为目标,提出建设“一区两线”的旅游发展战略,全力打造以峨眉山—乐山大佛为核心的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峨边—金口河生态探险风情旅游线,五通桥—犍为文化民俗体验旅游线,力争到2012年建成并全面开放10个新的旅游景区,全市国家A级旅游景区将达到26个。这些旅游线路和一些重要的景区,几乎都把文化两个字纳入自己向公众推荐的旅游主题,成为向旅游者号召的内涵之一。但是,乐山文化遗产旅游业的发展水平远远没有达到与其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对应的水平,还不足以承担起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任。为此,加快乐山市文化遗产旅游业发展,必须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选择适合的发展模式,以文化力激活经济力,才能推动乐山旅游大发展。
一、乐山文化遗产旅游业发展模式分析
根据乐山文化旅游业发展状况、文化遗产资源状况、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前景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在利用SWOT战略分析乐山文化遗产旅游所具备的内部优势、外部威胁、竞争策略基础上,乐山文化遗产旅游业的发展路径可采用“点轴开发—市场主导—产业互动—政府支持”模式。
二、这一模式的基本含义
1.区域文化遗产旅游产业发展。在乐山范围内,根据区域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分布和区域产业发展理论,以一定相对集中的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为依托,建立文化旅游的增长极区域,并以此作为增长点,以相应区域之间的交通线路为轴,组成区域产业发展的点轴发展模式。这一发展模式融合吸收了《乐山市旅游总体规划》提出的“一轴、二元、三极、一环”旅游目的地空间发展战略。
2.区域文化遗产旅游业发展模式。各区域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具有不同的特色,即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为主体组成的乐山国际休闲旅游精品景区所代表的“名山、名佛、名城”文化遗产旅游业;沙湾区的以郭沫若旧居与美女峰景区为主的名人文化遗产旅游业;五通桥区的以民俗文化(龙舟文化)、中国兰花科技园区为主的民俗、生态旅游产业;犍为县的以犍为文庙、罗城古城和巴石铁路工业遗产为主的文化遗产旅游业;沐川县的以川西竹海为主的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峨边彝族自治县、金口河区以黑竹沟与金口河大峡谷为主的彝族风情与生态探险旅游业;夹江县以千佛岩佛教文化与手工造纸博物馆为主的文化遗产旅游业,市中区的以乐山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为中心开发建设的环城市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带群。目前,乐山不同区域的文化遗产旅游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应确立文化遗产旅游产业的同时开发模式。
3.市场主导产业互动发展模式。也就是变目前的政府主导旅游发展为市场主导旅游战略,以相应区域的资源为基础,组建相应的文化旅游集团公司,先以旅游资源产业化为先导,再创立相关文化旅游产品为辅助,鼓励其他产业企业与文化旅游产业企业实现资金互动、管理互动、人力资源互动、生态环境互动,提高区域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4.政府支持和创造环境条件。乐山市政府和各县级政府为相应的文化遗产旅游业提供市场环境和政策的支持,继续为发展文化遗产旅游业提供基础设施服务,促进文化遗产旅游产业发展。
三、这一模式的基本特点
这一模式将乐山市内不同区域的产业发展与文化遗产旅游产业发展相统一,以适应全国全省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趋势,提高市场化主体的参与度,并考虑区域内相关产业的互动发展,辅之于政府政策与发展环境支持的一种全面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综合一体化模式。在各级政府主导旅游资源开发具有一定基础上,实现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的转型,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开发模式,这是乐山在国家经济转轨期间和乐山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领先战略。
四、这一模式的可行性与优点评价
乐山文化遗产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乐山发展文化产业SWOT分析中的优劣势因素,以及面对的挑战因素,也考虑了乐山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发挥,并结合了乐山文化强市战略和乐山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提出的“一轴、二元、三极、一环”发展战略思路。点轴开发模式要求区域内已经具备较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丰富的产业发展资源和相应的次中心城市组成的次区域增长点,同时在各增长点之间具有较好的交通条件连接。这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点轴模式要求,也适用于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实施点轴开发模式有两个关健:一是增长极点的存在;二是增长极点之间联系的存在。
通过下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模式具备实施的可行性。
首先,乐山大多数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特别是已经开发的一些精品旅游资源,具有相对集中的区域特点。乐山市文化旅游资源区域的划分已经被乐山市各级地方政府在前期的规划开发中奠定基础,并且已经逐渐形成了文化遗产旅游特色区域。这些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区域,在乐山市境内组成了以乐山市、峨眉山市为中心的放射状分布,极具点轴开发特征。
其次,乐山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区域均有一个到两个次区域中心县级城市。峨眉山—乐山大佛区域是国际休闲文化旅游精品区,有乐山市和县级市峨眉山市两个城市;以峨眉山—乐山大佛国际休闲文化旅游精品区域内的乐山市为中心,北面是具有“西部瓷都”之誉的夹江千佛岩景区,有1个县级城市;西南有四川省级风景名胜区美女峰与世界文化名人郭沫若的家乡沙湾区,号称“中国百幕大”的“黑竹沟彝文化生态旅游区”有峨边县城,堪与美国科莫拉多大峡谷蓖美的金口河大峡谷有小巧玲珑的金口河区城镇;东面是中国民俗文化旅游发源地五通桥区;东南面犍为—沐川民俗文化体验、工业遗产、生态休闲旅游线,有犍为县城、沐川县城。可以说,几乎每个区域都有一个以上具有一定规模和经济基础的县级中心城市。
第三,这些文化旅游增长极之间具有良好的交通条件相连接。以乐山市为中心,市境内以成昆铁路和成乐高速公路等快速交通线路相连接,且这些快速交通线周边均为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自然人文条件优越。随着乐山市“千亿交通”工程的实施,旅游交通设施条件将极大改善,为乐山文化遗产旅游业的大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
五、乐山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同时开发的基本条件已具备
同时开发模式要求各区域间的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具有相同或相当的开发价值,同时已经具有发展的基础。乐山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同时开发具有了以下这些条件:
1.乐山市旅游总体规划提出的“一区两线”所涵盖的七大文化旅游区域加上夹江千佛岩景区,共8个文化旅游区域,具有相当的资源开发价值和不同的特色。这八大区域皆具有文化遗产资源、自然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共生特点。
2.除沐川“川西竹海”外的几大文化旅游区域,已经具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在各区域政府主导下,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下,这些区域的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已经为发展文化产业奠定了发展的基础,并且在省内外以至国内外具有了一定的市场影响力。特别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国际文化休闲旅游区,经过多年建设发展,已经具有了良好的品牌效应。
3.每个次区域已经形成了以次区域中心城市为节点的旅游中心区,文化旅游相关产业有相当的发展基础。文化旅游企业也具有了一定的实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观念已经深入政府领导、企业与百姓心中。这些都为各区域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同时开发模式的实施奠定了发展的基础。
六、形成市场主导产业互动市场机制是这一模式的关键
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之所以有数量众多、实力雄厚的文化跨国公司活跃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关键在于它们是从十分成熟而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土壤中成长起来的,是经过“适者生存”的市场机制的无情洗礼后脱颖而出的。四川是我国市场经济转轨较快的区域之一,乐山处于成都平原经济核心圈内,在新一轮文化产业同时起飞阶段,必须在市场化方面先行一步,才能在文化旅游产业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1.通过市场主导,突破行政区域分割发展文化遗产旅游产业的障碍。在市场经济中发展旅游业,产业要素自然会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进行流动或整合。这种流动或整合将不再以行政区域为界限,必然要打破行政分割和行政壁垒。乐山市文化遗产旅游产业的八大区域,多数是跨区域文化资源的组合,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中,必须突破行政区域界限。政府主导必然以行政区域分割为主要特征,追求的是行政区域内旅游效益最大化,对于协作所产生的效益,如果在自己区域内体现不出来,政府就没有兴趣,这就会极大的限制文化遗产旅游的广泛联系性和文化的整体性,限制发展的效益。因此,应当确立市场主导开发的新模式,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整合资源,促进旅游的区域联合协作,以寻求产业效益最大化。
2.旅游区域合作按传统方式无法进行,必须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新机制。旅游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依赖于旅游资源,而旅游资源在自然禀赋以及文化内涵上的连续性,往往需要突破行政区域的界限,客观上具有区域联合、统筹发展的必然性。以具有同质性或互补性的产品为基础,以统一协调的文化旅游规划为龙头,以企业为旅游开发的真正主体,以面对共同的游客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满足游客需要为核心的机制创新为动力。坚持优势宜补、联动发展、互惠互赢的原则。
3.从建设大型旅游企业进行项目的系统开发来看,大型文化旅游企业集团的组建,也应当遵循市场经济下企业规模经营的基本逻辑。当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形成自我扩张的能力之后,一方面,在产业结构和产品类型趋同的部门中,通过兼并收购,“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等一系列途径,推动市场竞争促使行业内部资本迅速集中和积聚,形成大型文化旅游企业集团;另一方面,发挥高新技术产品及名牌产品的强辐射力和强凝聚力,以产权为纽带,通过合作、参股、合资、控股等多层次的联合,发展集团型大型旅游企业。这是乐山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最迫切需要做的。
4.促进以文化遗产旅游产业为导向的产业互动。如旅游演艺产业可丰富景区娱乐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展示当地文化形象,提升旅游六要素之中的“娱乐”元素;旅游商品、旅游工艺品、纪念品的开发、生产与销售,既可延长旅游产业链,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又可改善目前乐山文化遗产旅游收入单一的“门票经济”结构,等等。
七、政府支持性产业政策和创造经济环境是这一模式的保障
转变政府职能,加强规划指导与市场引导。政府职能应从文化旅游开发的主导者转变为引导和监管者,并且成为公正的、强有力的引导和监管者。政府职能的转变主要体现为:
1.从规划上引导。政府应当从更高的层次上来引导规划,并且要将规划的最后通过决策权,掌握在资源涉及各方的更高一级政府手中,以保证规划的科学性、有效性,促进区域文化旅游规划的综合性与完整性。
2.从合作上引导。政府可以通过引导,促进企业进行区域合作的进程,并帮助解决合作中的困难。2008年6月,乐山市、峨眉山市旅游部门与成都市旅游部门签署了《关于共同构建成乐峨无障碍旅游区、打造成乐峨精品旅游线的战略协议》,共同构建无障碍旅游区。双方将在交通无障碍、服务无障碍、投诉无障碍,以及资源共享、交通共享及基础设施、品牌、信息共享等方面一视同仁,这不是企业能做到的,需要政府的大力引导,甚至是强有力的支持,但推动无障碍旅游区的核心动力仍然应当是市场而非政府。
3.对文化生态保护利用的强力监督。政府职能除在以上两个方面发挥引导作用外,对区域内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还担负着监管者的责任。因此,要加强生态文化保护利用的强力监督,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1]单霁翔.在全国文物局长座谈会上的讲话[N].中国文物报,2007-07-25.
[2]邓明艳,但强,郭美斌等.乐山文化遗产的价值、保护及其利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3]雷黎丽.统筹“成乐线”助推旅游大发展[N].乐山日报,2008-09-27.
[4]乐山市人民政府:乐山市“十一五”信息化规划[EB/OL].http://www. lsxhw.com,2006-09.
[5]乐山市人民政府:乐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EB/OL].http://www.lsxhw.com,2004.
责任编辑:刘国春
book=39,ebook=5
F59
B
10.3969/j.issn.1009-6922.2010.03.14
1009-6922(2010)03-39-03
2010-03-30
廖克全,男,中共沐川县委书记,沐川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方平,男,工作单位:乐山市文物保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