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2010-08-15张金梅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科技信息 2010年20期
关键词:人学马克思主义政治

张金梅 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张金梅 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人学及其对人的本质的深刻认识,是从哲学角度对人所作的最高层次思考,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思想工作的,它需要马克思主义人学为其提供正确的理论基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取向、教育任务及教育方法等方面存在着误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应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重要理论基础,在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有所扬弃的基础上,转变观念。采取新措施,解决新问题,开辟新路子。

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有密切的关联,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人的问题。从人类产生起,思想政治教育便是人类进步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它是人类为获得生存和更好地发展而自我设计、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特定的价值取向就是促进人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就是发展人、促进人自身完善和幸福,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发展的逻辑.顺应人类社会发展潮流,这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的终极目标相一致。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蕴涵着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丰富内涵,因此,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探索与思考,可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的指导和方法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核心内容

1、“现实的个人”。在马克思看来,“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的出发点不再是抽象的人。“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于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它的前提是“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2、自由全面发展的人。马克思主义人学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绝对不是孤立的个人的全面发展,而是现实个人的全面发展,是每个人在体力脑力方面一切潜能都得到充分发展,每个人在社会关系方面的普遍发展。因为“如果这个人的生活条件使他只能牺牲其他一切特性而单方面地发展某一特性,如果生活条件只能提供给他发展这一特性的材料和时间,那么,这个人就不能超出单方面的畸形的发展”。

3、主体性得到发挥的人。注重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的人的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一个显著特征。人的主体性是人在创造自己历史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洼。能动性是人的主体性最基本的内涵,创造性是对现实的超越,自主性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层次。马克思主义人学认为,人的主体性和个性始终是统一的,主体性越强,其个性也就越强;个性越强,主体性也越强。

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误区

1.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理念上。片面强调个人的社会价值,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把个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的自我价值人为地对立起来,片面强调社会价值.忽视甚至否定个人的自我价值。这种过分强调集体、社会、组织,漠视个人的虚假集体主义,强化了个体的人身依附关系。抑制了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

2.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上,只看重政治、道德教育,教育内容过于狭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周期长,信息量少,基本上是一种按部就班的循环教育,教育内容过于狭窄。个人的创造个性和创造能力、独立自主、自我奋斗等往往不能受到重视,比较注重个人对社会发展的社会功能,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个人发展方面的个体功能。因此,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固然有利于社会的秩序和稳定,却容易扼杀人的进取心和创造能力,压抑了个体的发展。

3.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上,实行自上而下灌输式。

教育方法过于简单。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向人们灌输社会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忽视培养人们的能力和个性,甚至存在否定和抹杀人的个性的倾向。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简单说教、硬性注入的现象比较普遍。只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规范导向作用,忽受教育者的参与程度,消极被动地受教育。教育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往往主体性与受教育者能动地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从教育者自身的条件、爱好出发。而不考虑接受的主体性是辩证统一的。受教育者的兴趣、爱好、思想水平和接受能力,需要教育者的激发和引导。

三、马克思主义人学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本质的特征就是一切从人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它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最基本的实际就是大学生实际状况。因此,应该在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原理的指导下,了解、掌握大学生人本实质,坚持“以人为本”的方法论原则,有效组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活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在思想政治教学理念上,摆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定位。应达成个人的社会价值与社会的个人价值、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内在统一。物质利益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是推动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基本的动力。邓小平强调,要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必须重视物质利益原则。他说:“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原则。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因而。只有确立个人的社会价值与社会的个人价值、个人的自我价值内在统一的新价值观。才能促进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的协调发展。

2、从人的现实性角度出发,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性是历史的、具体的,每个人都表现出不同的、多姿多彩的个性。作为社会的分子,每个人也具有不同的社会属性和时间、空间属性。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我国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受此影响,大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往往从对社会的现实感性认知上得出自己认为正确的思想和看法,因而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存在众多的思想差异。因此,要求在思想教育中既要注重科学理论的引导,又要面对新时期的社会现实,立足实际,针对青年学生的共同特征和个性差异,分清层次,运用不同的方法,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现实生活存在的各种问题。

3、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选择.应从人的实践性出发,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提高其实效性。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实践活动是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有吸引力、能否收到实效,大学生思想素质是否提高,从根本上体现在他们的具体行为上。为避免空洞的说教,思想教育要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针对大学生而言,实践锻炼的方式多种多样,如“科技三下乡”、“大学生扶贫帮教”、“法律援助”、“校园文化”等,具体采用什么方式,应根据不同的专业、思想实际等来决定。适时、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可寓教于乐、寓教于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同时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对所学理论进行检验、运用和发展,提高他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正确区分善与恶、美与丑、是与非,从而提高思想觉悟,使思想政治教育收到实效。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

[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1,24.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6.

[5][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70,18.

[7]叼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

[8]《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6.

10.3969/j.issn.1001-8972.2010.20.146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政治教育;新时期;教育误区

猜你喜欢

人学马克思主义政治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借东西的小人》:跟小小人学“说”法
花农精神:教育学就是人学——李保均长篇小说《花农》简评
“政治攀附”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北人学没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