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动站现场校准产生的测报数据处理方法

2010-08-15岳建强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10年3期
关键词:正点数据文件测报

王 强,刘 刚,岳建强

(贵州省大气探测技术与保障中心,贵州 贵阳 550002)

自动站现场校准产生的测报数据处理方法

王 强,刘 刚,岳建强

(贵州省大气探测技术与保障中心,贵州 贵阳 550002)

在自动站现场校准过程中,常会产生大量错误的数据,这就需要在上传气象报文和实时资料之前,将检定中所产生的错误数据处理掉,以防止误导气象服务现象的发生。文中通过对校准数据处理的探讨,使读者更深入的了解自动站现用软件中的数据格式,在测报工作中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校准;数据;处理

1 引言

笔者近几年来在台站进行自动站现场标校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台站测报技术管理人员对校准过程中产生的校准数据不知如何处理,对测报软件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使用的程度上,因而有必要针对这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使大家不仅在今后的检定中能够及时处理校准所产生的错误数据,同时能够对数据格式有一定深度的认识,并且能够在校准结束后能对产生的错误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处理,避免在月报及年报中产生错误。

2 分析

自动站数据形成的流程,首先 D:OSS MO 2004awssourse下是由自动站所产生的数据,它主要包含 TIIii iMM.YYY(温 )、PIIii iMM.YYY(压 )、U IIiiiM M.YYY(湿 )、W IIii iMM.YYY(风 )、R IIii iMM.YYY(降水)5个要素的分钟数据文件及正点数据ZIIii iMM.YYY文件,由自动站测报系统直接从采集器中下载而来,在以下简称为 T文件、P文件、U文件、W文件、R文件、Z文件。它们是测报软件中一切数据的基础,只要有这 6个文件,就可以通过日数据维护形成 B文件、A文件、J文件。B文件形成在D:OSS MO 2004BaseData,它是由 Z文件产生,并记录一些人工要素,因此在校准工作中对这 6个文件进行处理显得至关重要。

自动站现场校准过程主要分温度 (包括气温、浅层地温和深层地温)、湿度、气压、风、雨量 5个项目的检定。由于在测报软件中设置 02分以前将气象报文上传,05分将实时资料上传,因此在现场校准的过程中,需要在正点结束后立即对检定数据进行处理。

在现场校准中应该对台站技术人员进行要求:①凡是进行现场校准的台站首先要认真记录各要素的校准时段。②现场校准时段,正点进行人工观测。③在校准时段内的分钟数据一律按照缺测处理。

3 数据处理方法

3.1 地温数据的处理

检定浅、深层地温时,由于要对地温传感器进行 -10℃、0℃、40℃3个点的温度检定,校准过程中会影响到几个时段的正点资料,在地温的检定过程中要注意进行人工仪器的观测,以便在正点资料卸载后,测报人员能迅速进入测报软件的“定时观测”,用人工站数据替代自动站检定时所产生的错误数据,并注意对此该时段内最高地温及最低地温产生时间及测值做缺测处理。经过上述工作后,气象报文及实时资料的处理就结束了,但是为了使数据更完善,还要进行正点数据的处理,用记事本打开 D:OSS MO 2004awssourse下的 Z文件,在相应时次的相应位置用人工数据替代检定中所产生的错误的正点数据,处理最后完成。(参考《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和记录簿表格式》一、1.2)。

3.2 气温、湿度数据的处理

在温湿度校准过程中,必须记录下检定湿度的时段,并将这段时间内的湿度及温度分钟数据全部按缺测处理,需处理的文件为 D:OSS MO 2004awssourse下的 T文件及 U文件,处理方法为:进入AWSSOURSE目录下,用记事本将 T文件及 U文件打开,将检定湿度这段时间内所有温度及湿度分钟数据用“-”做缺测处理。

3.3 气压数据的处理

气压传感器的校准现在采取室内和室外进行校准,一般都是通过笔记本 COM串口进行读数,不影响正点气压的采集。因此,只需要进入“定时观测”中将气压数值做缺测处理;另外,还需要将气压检定时段记录下来并进入 AWSSOUSE目录下,用记事本将 P文件打开,将检定气压这段时间内所有的气压分钟数据全部用“-”替代。

3.4 风数据处理

进入“定时观测”中将最大风速、风向做缺测处理。另外,还需要将风向风速检定时段记录下来并进入 AWSSOUSE目录下,用记事本将W文件打开,将检定风向、风速这段时间内所有的风向风速用“-”做缺测处理。另外该提醒大家注意的是:风向风速的检定由于在 0~40m/s间进行,因此会产生大风数据还会在 FJ.txt文件中做记录,因此,要打开AWSSOUSE下的 FJ.txt文件,将检定过程中产生大风数据的行,每行用 20个“-”替代,即完成了错误大风数据的处理。

3.5 雨量数据的处理

在所有要素的检定中雨量的处理是较其它不同的,在检定过程中,雨量计数一方面记入在分钟数据文件 R文件中,一方面在 Z文件中也有总量的记载,因此,处理检定数据的过程中有些同志会发现在“定时观测”中将分钟雨量删除后,下次再进入“定时观测”中还会看到分钟雨量。这是因为在处理的过程中没有将正点数据文件中的雨量总量的记载删除掉,因此在处理气象报文及实时资料上传的过程中,在正点后还要用记事本打开 Z文件,将检定时间这个时次那一行的雨量总量累积删掉,(数据具体位置参考《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和记录簿表格式》一、1.2),然后再将 R文件中的分钟数据全部用 0替代,即可完成雨量数据的处理,在这里我们不用“-”做缺测处理,是因为在检定过程中,我们可以确定没有降水量,因此可以全部做 0雨量处理,而不用做缺测处理。

3.6 正点及加密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的处理

在校准产生的错误数据的处理过程中,影响了自动站的正点资料。正点即加密数据文件包含了用于上传正点或加密地面气象要素值,并包括人工观测项目的要素,在正点自动站卸载正点数据后产生,并于 05分上传,这时可以通过进入“定时观测”,用人工观测数据替代这个文件所包含的自动站气象要素,并将人工观测项目加入该文件,在现场校准工作结束后,当进入日数据维护的时候,会弹出一个对话框“B、Z文件中的数据不一致,是否用 Z文件中的数据替换”,这时要选择不进行替换,因为用来替换的数据是 Z文件中检定时所产生的数据,这说明在源数据中 6个文件里,检定中所产生的错误数据还没有完全处理掉,只有在全部数据处理完成后再进入日数据维护时,该消息框才不会弹出。

另外,由于自动气象站分钟数据文件全部是文本文件,可以用记事本或写字板直接打开进行编辑,也可进入《自动气象站数据质量控制》,将文件打开后进行处理,其中分钟数据文件中一行代表一个时次的 60分单个气象要素数据,从 3121一直到3120,即上月末最后一天 21时一直到本月末的 20时结束,其中正点数据一行代表一个时次正点所有气象要素的数据,也是从 3121一直到 3120,即上月末最后一天 21时一直到本月末最后一天的 20时结束。大家可以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数据的处理。

4 总结

总的来说在进行现场校准时,为不影响正点数据的传输,需要用人工站的正点资料替代自动站资料,避免月、年报产生错误。只有原数据中的所有数据都正确时,才能够保证日数据、月数据、年数据的正确性,因为如果这些数据不处理的话,如果台站碰上B文件损坏 ,需要重新生成新的 B文件的话,还必须由这 6个文件重新生成。所以在现场校准每一个气象要素的过程中,应当小心谨慎的分析在校准过程中校准数据所涉及到的文件,并小心处理掉,能用人工数据替代则用人工数据替代,不能替代则按缺测用“-”替代,以免在今后的工作中造成错误。

同理,对在更换传感器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数据也可以参照此方法进行处理。

P413

B

1003-6598(2010)03-0042-02

2010-02-08

王强 (1975-),男,工程师,主要从事计量鉴定工作。

猜你喜欢

正点数据文件测报
综合流量法在金沙江下段水文测报中的应用
媒介生态变革背景下重庆城市形象传播的迭代升级
复杂地形的动车组正点、节能优化
夸夸咱们的测报员
基于表空间和数据文件探讨MIS中数据库架构设计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测报与防治
正点
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在测报和防治上的应用
气象数据文件异机备份程序浅析
Viewpoi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