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干部家庭现状分析
2010-08-15吴文炎
吴文炎
空巢离休老干部家庭,是指无子女或不与子女居住在一起,只剩下老干部夫妇或老干部独自生活的离休老干部家庭。离休老干部是一个独特的、有着特殊生活经历的群体。过去战争环境恶劣,生活质量差,老干部南征北战,多数患有数种疾病,一旦面对“空巢”,会觉得在情感和心理上失去了支撑和依靠,容易陷入孤独、无助的状态。因此,对空巢期中离休老干部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并针对他们的特点制定对策与措施,是做好当前“双高期“老干部工作的重要举措。
1.空巢离休老干部的现状
据统计,全国 3.4亿个家庭户中,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达 1.3亿,独居空巢老人就有 4000万之多,我国城市中的“空巢家庭”至少超过 30%,预计到 2010年将达到 80%以上,这意味着大部分老年人家庭都成了“空巢”[1]。上海调查 482户老干部家庭,有 339户空巢老干部家庭,占 70.33%[2]。我们随机调查驻武汉 8个干休所 332户离休老干部家庭,有228户空巢老干部家庭,占 68.67%,其中老干部夫妇独自生活的 129户,老伴去世的孤寡老人且子女不在身边的 99户(含遗属 )。
2.空巢离休老干部家庭形成的原因
2.1 个人与家庭的原因 老干部子女住房条件较好,上下两代人的思想差异和生活习惯不同,他们多数都喜欢独立居住;年轻人工作繁忙、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由于工作或学习的原因使得他们无暇照顾老人;有的老干部再婚对象的年龄与老干部子女相似,子女不愿意与老干部同住,或认为父母革命了一辈子理应由组织来照顾;有些子女赡养老人的观念淡薄,嫌弃老人,或受居住条件的制约,老干部也不愿意加重子女的负担,或老干部子女出国或无子女或子女已经去世,迫使老干部空巢而居。
2.2 社会的原因 战争年代,生存条件恶劣,老干部老伴及子女早年去逝;现代的年青人工作变动日益频繁,人口流动和迁移加速,促使大家庭结构向小家庭转变;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人们追求精神生活,代沟越来越突出,老少两代人都要求有独立的活动空间和越来越多的自由,传统的大家庭居住方式已经不适应人们的需求,小家庭被普遍接受。计划生育政策,家庭子女人数锐减尤其独生子女联姻组成的 421结构的家庭,很难同时满足双方老人与子女共同生活的要求,必须有一部分老人主动或被动独立生活而形成空巢。
3.空巢离休老干部家庭存在的问题
空巢离休老干部群体是个特殊的群体,与一般老年群体相比年龄偏高,健康状况偏差,患病率高,行动不便者较多,丧偶率均比一般老年群体高。其主要问题有:
3.1 家庭压力大 空巢老干部家庭的家庭压力来自于经济、生活等方面。子女下岗、内退,经济困难,只有靠父母伸以援手;空巢期的老干部要肩负家中所有的事务,有时还要照顾未成年的孙子女,往往还要面对自身状况不佳等多方面问题,尤其是遗属,经济负担更加沉重。
3.2 心理问题 空巢老干部普遍都有一种“空巢感 ”。空巢感也就是孤独感,但这种孤独感里又增添了思念、自怜和无助等复杂的情感体验。离休后,老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太多的空闲时间常感到无所适从,他们认为自己再不是社会中的主流群体,而是成为社会中的边缘人物,有被社会所抛弃的感觉;加之子女自立门户,与老人共处和交流的时间减少,年龄相仿的亲朋好友也相继去世,老人常感到难以忍受的孤独和空虚,而子女往往意识不到老人的精神渴求,没有给老人提供足够的“精神赡养”。李德明等[3]的研究表明,缺少子女的亲情和精神慰藉是引发空巢老人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
3.3 疾病的医护问题 空巢家庭老干部生了病以后,感到特别的无助,有些年龄较大的空巢老干部,由于他们文化程度低,甚至不识字,惧怕医院那些烦琐的看病过程。有些经济状况不好的空巢遗属,生了病以后也只能听之任之,更是感到特别悲哀;就是那些相依为命的空巢老年夫妇家庭,也同样面临这一问题:当一个老人生病时另一个尚可陪同就医;但有很多年纪大的夫妇,两人都因病而卧床不起,生活无法自理,而经济贫困又无力请人照料,因此生活十分窘迫,感到“死难善终 ”,有些老人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
4.主要对策与措施
4.1 个人 ①空巢老干部自己要对子女“离巢”提前有心理准备,逐步减少对子女的依恋,要善于安排好自己的生活;身体状况不好的老人要事先与子女、亲友、邻居、干休工作者打好招呼,以便在紧急时求得帮助,做到有备无患,老年人心里自然会踏实。②空巢老干部要会寻乐,娱乐的方式方法很多:打牌、下棋、绘画、练书法及欣赏漫画,漫画的特点是幽默、诙谐、风趣、俏皮、滑稽,在心情抑郁的日子,欣赏一本漫画,会使自己的思想脱离尘世利禄的干扰,换得坦荡、乐观、超脱的心境。③空巢老人要积极进行户外活动,打球、跳舞、逛公园、慢跑、打太极拳、钓鱼及交友,“空巢”老人在聊天过程中互相认识,重结知己,既可抹去心中孤独寂寞,又可及时获得精神上的慰藉和物质上的帮助;老战友、老朋友在一起趣味相投,串门,聊天,回顾人生的战斗历程,畅谈保健心得,更可以倾诉内心的压抑,分享各自的欢乐。④参加学习,了解新知识,新动向,走出狭小寂寞的空巢,来到广阔多彩的天地里,自然会心胸舒畅。
4.2 家庭 ①老夫妻互相照顾,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老干部不妨和老伴重拾甜蜜的日子,重新计划一下生活,如真诚地聊天、温馨地看电视、安排旅游等,对于空巢老干部来说,亲密的老伴也是最好的老友,是一同战胜孤寂、分享生活的伙伴[1]。②子女要继承和发扬尊老、爱老、养老的传统美德,加强与父母的联系、沟通,“常回家看看”,都是帮助独身老人克服“空巢心理”的较好途径。
4.3 组织 离休干部作为对国家、军队有过特殊贡献的群体,更应得到组织的关心和照顾,不仅要关注老干部的身体健康,更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使他们安度晚年,健康长寿。①广泛开展老年人健康教育和文化娱乐活动。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宣传栏、板报等形式深入地开展宣传教育,让老干部充分认识到健康的身心是保证其晚年生活质量的重要前提,认识到情绪与健康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长期不良情绪的刺激易导致心理疾患和生理疾病,应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乐观情绪,减少患病危险率,提高生活质量[4]。邀请心理学专家为老干部讲课,有助于克服老干部精神的孤寂,为老干部的身心健康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5]。②创建一个平台,即建立独居老人、“空巢”老人、高龄老人信息平台,将他们的家庭情况、子女联系方式、健康状况、希望得到的服务项目等相关资料输入电脑,实施动态服务。③发展一支队伍,即老干部青年服务队伍,以青年战士为主导,充分利用组织活动的时间,掌握老干部动态需求,发动战士与老干部结成对子,组织战士上门陪老干部聊天、做家务等,多尊重老干部、多理解老干部、多照顾老干部,让空巢老干部感受到部队大家庭的温暖。④拓展两大网络,即干休所老干部医疗服务网络和老干部家政服务网络。干休所医疗服务网络,要充分利用基层卫生所和体系医院的资源,为本所老干部提供一整套健康咨询、健康检查、疾病诊治以及医疗护理等医疗保健服务。家政服务网络,主要提供涉及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及有关的护理服务。⑤健全两项制度,问候制度和医疗巡诊制度。对独居老人、“空巢”老人、高龄老人定期问候,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及其需求;医疗巡诊,要督促老干部按时服药、及时就诊、规律复查、适量运动,使病情得到较好的控制。⑥倡导良好社会风尚。提倡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营造有利于老干部身心健康的社会氛围,让青年人认识到,敬老爱老养老既是一种传统的美德,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子女对老人在提供物质养老的同时要注重精神养老[6]。与子女建立良好的沟通,经常督促提醒出门在外的子女常回家看看,或打一个电话、写一封书信;在同一个地方的,尽量与老人就近居住。
1 李克.“空巢”离爱巢有多远 [J].人民论坛,2004(10):40-41.
2 陆峰,田道权.“空巢老干部家庭”成因与对策 [J].东南国防医药,2006(3):228-229.
3 李德明,陈天勇,李贵芸.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23):405-407.
4 黄小虹,张泽华.76例离退休人员心理评估及心理治疗对策[J].西南国防医药,2001,11(2):149-150.
5 陈正.如何应对上海的老龄化问题[J].上海支部生活,2006(3):40.
6 吴振云,李娟,许淑莲.不同养老方式下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J].中国老医学杂志,2003,11(23):713-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