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77例护理体会
2010-08-15孙桂荣
孙桂荣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严重而又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出血主要原因是由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或门脉高压导致胃黏膜弥漫性出血、糜烂、溃疡所致呕血及便血,病死率高。我院于2003年6月至2006年6月收治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77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77例,男65例,女12例,年龄17~65岁,平均36.0岁。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北京第5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会议修订标准,并排除消化性溃疡等非肝硬化所致出血。因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性道出血入院65例,其余12例为酒精性肝硬化;出血前已做脾切除术或切除加断流术4例,呕血同时伴黑便或暗红色大便51例,单纯便血22例。出血诱因:35例患者有饮食不当史,如进粗糙食物、进食过量或饮食不洁而发生恶心、呕吐等;42例为自发性出血,事先无明显诱因。出血总量,轻度出血(出血量<500 ml/24 h)20例,中度出血(500~1000 ml/24 h)40例,重度出血(>1000 ml/24 h)17例。
2 护理
2.1 预见性护理 由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往往发病突然,出血量大,常会发生出血性休克,诱发肝昏迷,威胁患者生命。护士应了解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上消化道出血对各大脏器的影响,针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把护理工作做在症状出现之前,增强预见性,有效地减少或避免发生并发症,并确保治疗方案的顺利进行。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2.1.1 积极寻找诱发因素并实施相应的健康教育 各种不良刺激是引起出血的诱因之一,应尽量避免。护士在患者入院时针对病情,对其进行及时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指出不良情绪对疾病康复的影响。应告诉其出血后的代偿性生理反应和造血的生理过程,以及遇到再出血时的自我保护措施。这种预期是很必要的,可以解除患者的不稳定情绪,帮助其配合治疗,早日康复。帮助其了解上消化道出血的有关医学知识及注意事项,避免其快速体位改变及用力大便,防止腹压骤然改变致血管破裂而引起出血。
2.1.2 严密观察判断病情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最多见。其发病突然,多无明显诱因,出血前症状不多,给早期识别带来了一定困难。尽早发现出血先兆,如喉部痒感、异物感、胃部饱胀不适、烧心、恶心等症状,应考虑有出血可能,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尿量等预见性地判断病情,及早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出现严重后果。
2.1.3 预见性判断病情,及早采取相应措施 在实施抢救过程中,注意动态观察病情,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早采取措施,避免出现较严重的后果。如补充血容量时,应根据脉搏、血压、尿量变化,进行动态循环监测,适时调整输液速度和输液量,主动地评定维持有效循环。切实避免因输液量相对不足所致的休克不可逆转,或因输液过快、血压升高导致再出血或心衰、肺水肿的发生。
2.1.4 注意预防性护理,提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在抢救患者过程中,应超前进行预防性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如给患者输血时,应尽量输入新鲜血,以免因库存血含氨量较多而诱发肝性昏迷或因库存血血小板、第V因子、第Ⅶ因子减少而影响凝血功能及止血效果。长期卧床患者加强皮肤护理,防止褥疮发生。对可能出现的肝性昏迷患者,可输入复方氨基酸或祛氨药物,保持大便通畅及肠道酸化等,避免发生肝性昏迷。对可能出现肝昏迷的患者,应加床档以防坠床。
2.2 药物治疗的护理 ①用垂体后叶素的护理。在用药中注意观察血压,使血压维持在90~100/60~80 mm Hg,如血压过高,要降低浓度或减慢滴速。本药对冠心病患者可诱发心肌梗死,属禁忌。本组用垂体后叶素治疗42例,未发生不良反应;②口服凝血酶的治疗护理。使用凝血酶时要求500U用0.9%氯化钠溶液100 ml或牛奶稀释,4~6 h/次,可连用2 d,服药后轻轻左右翻身改变体位,旨在使药液充分与破裂血管或溃疡出血部位接触而止血。凝血酶在酸性条件下灭活,因此稀释时只能用氯化钠溶液或牛奶。且本品只能外用或口服,切忌静脉用药,应单独存放。
2.3 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的护理 使用前先检查胃囊及食道囊有无漏气,测试气囊容量及压力;每8~12 h将食管囊放气并放松牵引1次,同时将三腔二囊管再稍深入,使胃囊与胃底黏膜分离,以免压迫时间过久引起黏膜糜烂,30 min后再将气囊充气加压。总压迫2~3 d。置管期间随时抽取胃内容物观察有无继续出血。出血停止24 h后,取下牵引沙袋,先放食管气囊再放胃气囊的空气,继续观察24 h,如无再出血,可吞服液体石蜡15~20 ml,然后抽尽双囊气体,缓慢将三腔二囊管拔出,以防撕裂黏附于食管壁上的黏膜,引起再度出血。拔管后禁食1 d,如无再出血可给流食。
3 体会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多合并休克,死亡率高。正确及时的救治与有效护理对提高急诊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有着重要意义。
规范化、程序化的专业护理是保证。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的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因此护理人员应掌握该疾病的各种基本医学知识、专业及特殊护理知识,如胃腔灌洗、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等,同时预见性观察病情变化,随时配合当班医生做好抢救工作。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10.
[2]鲍鹤玫.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进展.护士进修杂志,1999,14(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