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8~14周的临床分析
2010-08-15刘文兰林菲郑少珍
刘文兰 林菲 郑少珍
应用药物使妊娠终止,是近20多年来的发展,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49 d妊娠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完全流产率达90%以上[1],但对于终止8~14周妊娠,效果尚在探索中。总结我院妊娠8~14周的、要求终止妊娠而应用药物流产的病例进行分析,效果良好,为错过药物流产最佳时机的孕妇提供避免手术流产的机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1年1月至2009年6月期间妊娠8~14周孕妇共185例,年龄15~37岁,其中20~30岁占84%,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及药物流产禁忌证,查HCG(+),B超检查确诊宫内妊娠且孕周与停经周数相符合。
1.2 药物规格 米非司酮25 mg/片;米索前列醇200ug/片。
1.3 给药方法 口服(服药前后2 h禁饮食)米非司酮50 mg,每12 h1次,连服3次,总量150 mg,温开水送服;最后一次服药后12 h,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600 μg,服药后住院观察腹痛及24 h阴道出血量,必要时追加米索前列醇400 μg口服,或阴道后穹窿置药米索前列醇200 μg。
1.4 效果评定 ①胚胎排出情况及排出时间。完全流产:服用米索前列醇0.6~1.4 mg后于2~72 h内排出完整胚胎,出血量减少;不全流产:服用米索前列醇1.4 mg后,72 h内排出组织较孕周小,经B超检查宫内组织物残留,需行清宫者;失败:服用米索前列醇1.4 mg后,超过72 h无组织物排出,以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者。②腹痛程度:轻度,中度,重度。
1.5 结果 ①口服米索前列醇6 h内妊娠物完整排出体外,阴道出血量逐渐减少者125例,占65.57%,72 h内完整排出者22例,占11.89%;不完全流产者32例,占17.30%;失败者6例,占3.24%。②完全流产者72 h阴道出血量(52.94±11.0)ml;不完全流产者72 h阴道出血量(66.32±16.15)ml;流产失败者72 h阴道出血量(26.14±6.25)ml;③完全流产者胚胎排出时间为服药后(80.2±2.58)h,不完全流产者胚胎排出时间为服药后(12.11±4.27)h;④所有观察对象平均出血持续时间(8.38±2.65)d;⑤腹痛程度:轻度腹痛1.5例,占56.76%;中度腹痛68例,占36.76%;重度腹痛12例,占6.49%。
2 讨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是人工流产之外的唯一选择[1,2],临床上一直用于妊娠7周以内的流产,而有的孕妇因各种原因错过了药物流产的最佳时机,不得已选择人工流产。近年来,多地区陆续开展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用于各孕期的引产,其用药方案如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的剂量、给药途径不尽相同,但结果相似,效果肯定。本院将其用于终止8~14周的妊娠,通过临床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成功率为79.46%,有效率96.76%,绝大部分患者能承受服药后的不适感,不全流产及流产失败者及时清宫,由于患者用药后阴道出血,蜕膜组织细胞变性坏死,有的以排出部分组织,术中见宫颈口自然扩张,因而手术时间短,患者痛苦减轻,子宫收缩快,出血明显减少,创伤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药简单方便,本院应用至今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而对于终止13~16周妊娠,与利凡诺引产比较,效果明显[3]。
本院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8~14周妊娠流产的方法,给因各种原因错过药物流产的最佳时机的孕妇以再次选择的机会,其应用优点是:药效肯定,安全,无严重毒副作用;药物口服方便,费用少,无需承受手术的恐惧;避免宫腔操作,减少宫颈及子宫内膜的物理性损伤;可应用于某些不适宜人工流产的孕妇,如宫颈及阴道过紧,近期剖宫产等;对于终止13~16周妊娠,与利凡诺羊膜腔穿刺引产比较,有明显优越性。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8~14周妊娠流产的方法疗效确切,但用药期间应注意以下事项:药物按时服用,服药前后空腹2 h。服用米索前列醇600ug后留院观察腹痛及阴道出血情况至组织物排出。密切观察阴道出血及组织排出情况,出血过多及超过72 h组织排出不完整者及时清宫。极用药前详细询问既往病史,说明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极少部分孕妇在服药后出现乏力、头晕、恶心、腹泻等反应,轻者无需处理;甚者出现心悸、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一旦发生要立即停药对症处理。及时清宫,减少出血量及感染几率。用药单位须有输液、输血等急救设备。
[1] 王素珍.米非司酮合并前列腺素终止早孕进一步研究.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8,14(4):35-37.
[2] 乐杰.妇产科学.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47.
[3] 杨瑞华.米非司酮合并米索前列醇与利凡诺引产终止孕13周~16周妊娠的效果比较.实用医技杂志,2006(12):2043-2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