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仔猪水肿病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2010-08-15王凯

中国猪业 2010年9期
关键词:水肿病断奶仔猪

王凯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动物疫病防治监控中心,山东 东营 257200)

仔猪水肿病又称仔猪肠毒血症,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疾病,直接发生于断奶仔猪。水肿是本病的特征症状,常见于脸部、眼睑、眼结膜、齿龈处,并可波及颈部和腹下,声门水肿时叫声嘶哑。病猪早期症状为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不食,步态不稳,起立困难。少数病猪出现尖叫和跳跃等兴奋症状。进一步发展可出现神经症状,无目的行走,盲目转圈,继而瘫痪。有的胸部着地,呈伏卧状,有的侧卧,四肢滑动,全身肌肉震颤,部分仔猪出现空嚼,舌伸出口外,不能缩回,最后昏迷死亡。患猪一般体温正常或稍高,病程短,有的病程仅几个小时,通常为1~2天。急性病例死亡几乎为100%,亚急性死亡率为60%~80%。如治疗的及时72小时不死也可康复。1932年在爱尔兰首次发现该病,我国1956年发现第1例仔猪水肿病。

1 发病原因

1.1 病原

引起仔猪水肿病的病原是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某些血清型引起的,与仔猪黄痢基本相同,有O2、O8、O138、O139、O141等群,以O139多见。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血清型大肠埃希氏菌繁殖产生的一种血管毒素引起的一种特征性神经综合征。

1.2 应激因素

仔猪水肿病还与一些应激因素有关,如断奶、环境突变、气候突变、长途运输、饲料改变等,影响最大的是断奶应激。断奶应激中包括母子分离给仔猪带来的孤独感和恐惧感造成心理应激;其次是采食方面,母乳和饲料饲喂的衔接形成营养应激;最后是环境改变造成环境应激,短时间内在这些应激的刺激下,常引起断奶仔猪消化不良和腹泻。仔猪肠道正常菌群失调。致病性大肠杆菌在肠道内繁殖增加,使仔猪在断奶后短时间内诱发仔猪水肿病。仔猪生长过快也是一种应激,一些仔猪采食量大,摄入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营养过多,对各种刺激更敏感,因此生长快的仔猪更易发病。

1.3 消化系统机能

仔猪消化器官容积小,发育也不完善,胃不分泌淀粉酶,小肠和胰脏分泌的消化酶也很少,因此仔猪不能充份消化吸收饲料中的营养物质,未被消化的蛋白质 (尤其是植物性蛋白质)进肠道后引起过敏反应,肠绒毛受到损伤,消化功能下降从而造成消化不良和腹泻,未被消化的蛋白质、淀粉及未被吸收的氨基酸在肠道内成为细菌良好的培养基,使肠道有害微生物生长繁殖,导致微生物菌群紊乱,某些溶血性大肠杆菌大量增殖并产生毒素是本病的诱因之一,又因仔猪断奶后母源抗体来源终断,而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健全,不能有效抵抗病菌及中和毒素,因此引发仔猪水肿病。

2 预防措施

2.1 保持清洁的卫生环境

猪舍要清洁干燥,通风透光良好。每天对猪舍、用具、料槽进行消毒处理,饮水要保持清洁,猪舍设运动场,每天保证仔猪运动3~4小时,经常让仔猪晒太阳,增强仔猪的抗病能力。

2.2 科学饲养管理,减少应激

保证仔猪在1周时开始诱食,以促进消化器官的发育,促进消化酶的分泌,使仔猪适应性增强,减轻和杜绝断奶仔猪的过敏反应。断奶要逐步进行,即在断奶前1~5天减少喂乳次数,断奶前2~3天夜间母仔分居,断奶时采取移母留子的方法以减轻环境突变给仔猪带来的应激刺激。断奶初期应采取少量多餐的方法限制采食量,最好喂八分饱,严禁暴饮暴食和突然更换饲料,以避免因消化不良引起仔猪水肿病的发生。我国断奶仔猪的饲料主要是玉米、豆粕型饲料,由于仔猪断奶后对蛋白质消化吸收能力弱,所以适当降低饲料蛋白质水平,可有效减少断奶仔猪腹泻的发病率,在降低饲料蛋白水平的同时必须保证多种必需氨基酸的供给,一般粗蛋白含量不能超过18~20%,饲料中硒和维生素也要保证一定含量,防止因缺硒和VE而诱发仔猪水肿病。

2.3 利用饲料添加剂进行预防

2.3.1 饲料酸化剂

从仔猪断奶第1天开始,便在饲料中添加1~1.5%的柠檬酸、延胡索酸、乳酸或一定量醋酸,使胃内保持一定的酸度,不仅能提高胃蛋白酶的活性,还有利于乳酸杆菌的繁殖,抑制致病性大肠杆菌等有害菌的生长。

2.3.2 饲料微生物添加剂

饲料添加剂能增加有益菌群的数量,改变肠道菌群的平衡,使有益菌群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从而抑制有害菌群的生长,同时又可产生有机酸,使胃内pH值降低,从而防止水肿病的发生。生产实践中促菌生、康大宝等微生物制剂,断奶前3天按每头仔猪2g饲喂,连喂7天,以后每隔5天喂1次,对仔猪的保护率可达到80%以上。

2.3.3 添加药物

断奶仔猪开食时在饲料中添加喹乙醇、土霉素等抗菌素药物,连用5天,停2天,再连用5天,可有预防仔猪水肿病,同时可提高饲料利用率及日增重。

2.3.4 免疫预防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与分子生物研究室协作研制的K88、K99双价基因工程苗,可通过给妊娠母猪注射免疫预防仔猪水肿病,该疫苗对预防水肿病具有良好的效果。

3 治疗

因该病是由某些溶血性大肠杆菌在仔猪肠道内大量繁殖而诱发的,一旦发现本病,必须对全窝仔猪采取综合治疗措施,这些措施包括限制采食量;降低饲料中蛋白质水平;适当增加饲料中纤维素的含量;添加有机酸并内服抗菌素药物等。治疗应在病初进行。患猪出现精神萎顿,食欲降低,腹泻、拉稀时即开始肌肉注射硫酸卡那霉素100万IU/头,地塞米松5mg/头,也可肌注20%磺胺嘧啶钠20mL头,2次/日,连续3~5天,治愈率可达80%以上,对于重症患猪出现四肢麻痹,共济失调,眼睑水肿,可用2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20mL,50%葡萄糖注射液50mL,安钠咖30mL,VC注射针剂 10mL,地塞米松15mL进行静脉注射,同时肌肉注射恩诺沙星注射液 4mL,地塞米松 10mL,安痛定10mL,2次/日,连用3天,临床效果显著。

4 小结

4.1 本病多发生于断奶后体重15~30kg的肥壮幼猪,以 4~5月份和9~10月份较多见,特别是气候突变或阴雨后多发。资料统计显示,猪水肿病多发生在饲料比较单一而缺乏矿物质 (主要是硒)、VB、VE的猪群。其发病率低于30%,而病死率高达80%。

4.2 大肠杆菌内毒素对诱发本病发生起重要作用,有相关实验报道用致病性大肠杆菌裂解物 (含有内毒素)可以引起类似水肿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猜你喜欢

水肿病断奶仔猪
仔猪水肿病的营养调控及预防方法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春季仔猪白肌病如何防治
仔猪强弱悬殊 要及时调整
秋冬季仔猪保暖措施有哪些
注意预防仔猪腹泻
仔猪断奶前阉割好处多
应用HyD在仔猪断奶早期可提高维生素D的效价
何谓“开鬼门”和“洁净府”
仔猪水肿病及其综合防控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