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则得教之情也”——浅谈《临床中药学》的教、学方法
2010-08-15张廷模张钟利
张廷模,张钟利
广义的中药学是与中医学并列的一级学科,一切与中药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技术,都属于中药学的范畴,其中包括了专门研究中药基源、鉴定、化学、炮制、制剂、药理及临床应用等系列二级学科。狭义的中药学,既是中医学的一门二级学科,也是中药学的一门二级学科,是以临床安全、有效和合理使用中药为目的,主要研究和介绍中药理论及中药性能、临床应用知识的学科。为了与广义的中药学相区别,目前将狭义的中药学称为临床中药学。
临床中药学是沟通医学与药学,使中医理、法、方、药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桥梁,也是联系中药学各二级学科,使之分别以中药效用为核心开展深入分化研究并不断综合发展的纽带。本课程在基础理论与临床学科之间承前启后。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陈嘉谟将中医的基础和临床知识比喻为人的一只眼,将中药学的知识比喻成另一只眼,这一只眼的弱化和缺失,便不可能成为合格的临床医师,更谈不上成为一代名医了。
由于中药品种众多,性能功效互异,配伍变化复杂,历来认为临床中药学不好学,如《本草备要》就说:“本草一书,读之率欲睡欲卧”。虽然现在的临床中药学,在系统性、规律性和可读性等方面,比起清代初年已有极大的改变,但其内容更加丰富,信息量更大,只用几十个学时讲透、学好数十万字的教材,光有认真还不行,教与学的方法尤为重要。《吕氏春秋· 诬徒》说:“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则得教之情也”。把自己放在学生的地位上来教学生,设身处地的设计教学方案,学习的重点即讲授的重点,讲授的方法即学习的方法,使教学密不可分。并做到诱导而非牵拉,勉励而不推促,启迪而弗直答,有趣而不枯燥,即《礼记·学记》所谓“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示初学者以津梁,从而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牢固掌握中医基础理论,是学好临床中药学的先决条件。除此之外,还应当注意几下几点。
1 处理好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抓住自身要点,循序渐进
为了体现临床中药学的完整性和实用性,在教材中涉及了大量其它相关课程的知识,教学时应将这些内容分辨清楚,抓住临床中药学本学科的重点,狠下功夫,牢固掌握。对于其它课程的内容,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学习中药学时一把抓住,否则反而顾此失彼,事倍功半。
药物的应用部分,是初学中药时觉得最为繁杂难记,又最易混淆的内容,这主要是未能处理好各课程内容的关系而造成的。其中,各种适应病证的具体临床表现及其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原则等,有的要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去理解记忆,有的则待日后在临床学科中学习。为便于说明药物的应用情况而列举的有关方剂,则为方剂学的重要内容,学习药物时不必去记忆各方的组成、功用及方义特点,否则就混淆了临床中药学和方剂学的区别。
临床中药学的内容,不但与其它中医课程相互交叉,而且自身的课程内容,也前后交叉。如在解表药中,其配伍就涉及后面的补虚药、理气药、清热药、化痰药与止咳平喘药等。而且一味中药又有多种功效。但在学习解表药时,只应着重掌握各药解表的特点,而对桂枝的温阳,香薷的化湿等,不可能在该章的学习中一次到位,只有通过日后有关章节的学习时复习比较,才能真正弄清其功效含义、作用特点和应用规律。这是一个不断积累,逐步深入,循序渐进的过程。
这样分解后,临床中药学本学科的核心内容就显现出来了,而且这部分内容并不太多,也不繁杂,其总字数还不到教材的5%。在中药自身的知识中,还要期于实用,与时俱进,摈弃诸如贯众驱虫、麝香下胞衣等内容;淡化土茯苓治梅毒、半边莲治蛇伤之类功用。这样,就容易学习和掌握了。
2 学好章(节)概述,是掌握各类药物共性的关键
临床中药学各论章(节)的概述,是以该类药物的功效为核心而概括出来的共性。理解和掌握了这些内容,就抓住了各类药物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在讲授、学习该类具体药物时,只需比较其差异,了解其个性。这样就避免了相同内容的重复,可以收到执简驭繁的捷效。
在概述中部分要求掌握各类药物四方面的共性。
一是功效与主治。概述中介绍的功效与主治,是决定这些药物归类的依据,也是该章(节)所有药物都具有的功效与主治。记住这些内容,也就掌握了这一类药物重点中的重点。如化湿药都具有化湿和中的功效,皆可用于湿阻中焦所致的脘腹痞满、恶心呕吐、食少体倦、大便溏薄、舌苔白腻等症。而在各具体药中就不必重复记忆这些内容,而应着重掌握各自的特点和相互差异。
中药的同一种功效,大多可以用几种不同的术语来表述。如同为辛温的解表药,有言发汗解表者,有言散寒解表者,有言发表散寒者,有言祛风解表者,有言散风寒者,初学时很难明白这些术语的内在联系及细微区别,故只好死记硬背,结果花了大量功夫,反而事与愿违。其实,同一章(节)药物的相同功效,是可以用一种说法统一表述的。如辛温解表药的功效皆可先用“发散风寒”四字目之。在初步明确共性的基础上,再逐步认识各种相似术语之间的细微差别。这样首先掌握主要功用,然后再记兼有功效;先识其同,后求其异,对于初学中药学的人来说,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是性能特点。中药的性能是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主要功效相同的药物,一般都具有相同的性、味及归经、升降浮沉趋向等。一旦判断和掌握了这部分共性,各类药的基本性质和特征也就随之明确了。这对于进一步认识该章(节)内各药物的性能,同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例如:中药的寒热药性,是与所治病证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的,所以清热药、发散风热药、利尿通淋药、利湿退黄药、凉血止血药、清化热痰药、补阴药等均为寒凉之性;而温里药、发散风寒药、补阳药等,均应为温热之性。根据“辛能散、能行”及辛可表示芳香之气的“五味”理论,则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祛风湿药、化湿药、开窍药、温里药等,一般都具有辛味。又根据血由心所主,并归藏于肝这一中医基础理论,则活血药、凉血药、止血药等主治血分病证的药物,应主要归心、肝二经。对于一些性能的规律性不太强的章(节),可以在了解其主要倾向性的基础上,着重记忆其少数例外的药物。如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以偏于温性者居多,不必逐一死记。一旦抓住其中少数寒性之品,其药性就比较容易掌握了。有的章(节)中各药物的某些性能,还可能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如补阴药和收涩药的归经,对其可以再分组归纳总结,如将收涩药分为止汗药,敛肺止咳药、涩肠止泻药,固涩肾精药等,其相应的归经便清楚了。
应当注意,一味中药具有多种功效,同一章(节)的药物,除有上述共性外,由各药兼有功效的性质和特征概括出来的性能,则相互差别很大,如补虚药一般为甘味,而白术燥湿、天门冬清热而又有苦味,续断行血脉、淫羊藿祛风湿而有辛味。又如解表药皆归肺经,因麻黄兼能利尿,又可归膀胱经;紫苏兼能行气宽中,又可归脾(胃)经,菊花兼能明目、平肝,又可归肝经……各药性能方面这些个性差异,则不属于概述介绍的范围,须联系其兼有功效加以论定。
三是配伍原则。在章(节)概述中介绍的配伍原则,是根据各类药物主要功效的主治病证的病因、证型及症状而总结出来的,主要涉及寒热虚实4个方面。如祛风湿药主治风湿痹证,其病因、证型有风、寒、湿、热偏盛及久病入络、正气虚衰的不同,故应分别配伍祛风、散寒、除湿、清热及活血通络,扶正补虚之药。又如补气药主治肺气虚证和脾气虚证,前者常有喘、咳、痰多、自汗等症状,故可因证配伍平喘、止咳、化痰、固表止汗之药;后者常有食少、腹胀、便溏或浮肿、失血等症状,则又宜因证配伍开胃消食、行气、止泻、除湿、止血之药。
只要真正掌握了中医基础理论,就可以举一反三,达到不必死记而完全掌握的效果。
四是使用注意。概述中所强调的使用注意,主要是该类药物共有的病证禁忌。这些内容,是根据其主要功效,并结合中医治则和治法原理而确定的。如发散风寒药具有辛温之性和发汗作用,故风热表证不宜,表虚多汗及热病伤阴津液不足者忌用或慎用;反之,固表敛汗药又不可用于表邪未解者。祛风湿药、化湿药、温里药、补阳药,性多温燥,容易助火伤津,故热证及阴虚证不宜;补阴药则性寒而滋腻,故虚寒证、脾虚便溏及湿盛者不宜等等。
此外,还有由该类药物的性状特点所决定的使用注意。如芳香性的解表药、化湿药不可久煎,或不能入煎剂(如多数开窍药);潜阳药多矿石、介壳类质重之品,则宜先煎久煎。了解这些规律,各类药的使用注意自然就掌握了。
3 以功效为核心,将性味、归经和应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中药的功效既是总结性能的基础,又是指导各药临床应用的依据。所以,功效一项是记述药物的核心内容,也是联系其它项目的纽带,掌握了这一内容,就抓住了学习该药的肯綮。
记忆功效,首先应理解各种功效术语的含义,才能运用自如而准确,避免按图索骥或张冠李戴。从构词特点看,功效术语都是动宾结构之词,其动词使用灵活多变。有时动词不同,含义迥异,如祛风与息风,化湿、燥湿、胜湿与利湿,均不可混用。有时动词改变,其含义极为相似,甚至完全相同,如化瘀、祛瘀、消瘀等,只是同一种功效的不同称谓。又如清热解毒与清解热毒,平肝抑阳与平肝潜阳,其含义并无二致。完全拘泥于教材上所用之字词,就很难记住这些功效。其次,要注意中药功效存在的层次性,不能满足于高层次功效术语的笼统记忆。如石膏清热泻火,可分化为清气分热、清肺热与清胃热,麦冬之养阴,可分化为养肺阴、养胃阴与养心阴。忽视了功效的这一特点,临床就不能准确用药。
掌握功效以后,再上推性能,下联主治,将此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其理解和记忆就比较容易了。至于有的药物的性能存在分歧,可留待日后去研究。
应用部分,文字最多,涉及基础和临床的知识面最广,但只要在统一掌握各类药物共有的主治病证基础上,弄清楚其个性特征和典型配伍,就达到了学习的要求。如发散风寒的药物,都能主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身疼,脉浮紧等症。其中麻黄发汗力较强,又有平喘之功,宜于风寒表实无汗,或风寒感冒而有喘咳者;紫苏叶兼能行气宽中,宜于感冒风寒而兼气滞,胸脘满闷不舒者;荆芥药性平和,风寒与风热表证都可广泛应用……只有这样,才算真正掌握了各药的功效。
熟悉各药的配伍应用,也是学习临床中药学的重要内容。由于这方面的知识在方剂学中还要系统的讲授,所以,在本学科内只要求掌握典型的配伍关系,这部分内容并不繁杂,需要掌握记忆的文字也不太多。
4 药物的毒性,特殊的用量,用法和使用注意,必须专门记忆
中药以无毒之品居多,用量幅度变化也较大,给药途径以汤剂内服为主,一般只须根据总论中提出的原则,从总体上把握,不必一一记忆。
但有的药物的毒性;或因有特殊气味(如芦荟、穿心莲),或有效成分不耐煎煮(如雷丸、钩藤),或有效成分不溶于水(如青黛、琥珀),而不可入煎剂;或同类药中只有某药单独具有的使用注意,如麻黄不宜用于高血压患者;麦芽之授乳期妇女不宜用等特有的注意,则是不容忘记和错记的。
至于证候禁忌,应在学习概述时一并解决。如化湿药均有温燥、挥发之性,热盛及阴虚证不宜,且不可久煎。但因各药的偏性强弱不一,有的药下再次特别强调,有的药下则并未重申。对此,不论各药下是否说明,均全部适用。
中药的数量毕竟很多,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还须付出辛勤的劳动,课后及时复习,更应在后期课程的学习中和用药实践中,反复深化理解和记忆,才能把中药学真正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