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二十二卷(2010)索引

2010-08-15

中外法学 2010年6期
关键词:犯罪法律

检索说明:本索引内含作者、译者、篇名三个义项,混合编排。排列以义项的汉语拼音为序,首字拼音相同者以四声为序,首字音声相同者以第二字为准,依次类推。斜线后数字为该文所载号别,冒号之后数字系该文所在页码 (全卷六期连续计码)。

不确定法律概念具体化的说明理由 (尹建国)/5:754

蔡桂生:敌人刑法的思与辨 /4:600

陈 兵:从继受到自主创新 19世纪下半叶美国法上垄断概念研究/2:274

陈端洪:人民既不出场也不缺席 西耶斯的民族制宪权理论解读/1:81

陈 虎:提高死刑案件证明标准 一个似是而非的命题/3:455

陈兴良:犯罪构成论:从四要件到三阶层 一个学术史的考察/1:49

陈毅坚:预备阶段共同参与行为的性质:以共谋为例/5:784

程 红:人体实验的刑法学分析 /6:898

程 啸:论不动产登记簿公信力与动产善意取得的区分/4:524

重构我国犯罪论体系的宣言与自省 (付立庆)/1:70

重申犯罪主体 论以人为本的刑法意义 (王安异)/3:409

褚福民:事实推定的客观存在及其正当性质疑/5:667

从极端到理性 刑罚个别化的进化及其当代意义(石经海)/6:885

从继受到自主创新 19世纪下半叶美国法上垄断概念研究 (陈 兵)/2:274

从明文到明确:语词变迁的法治意义 Beling构成要件理论的考察 (邵栋豪)/2:214

崔 威:国有企业重组的“超特殊”税务处理:法律背景及评议/6:944

敌人刑法的思与辨 (蔡桂生)/4:600

杜维明:文化多元、文化间对话与和谐:一种儒家视角/3:326

法典理性与民法总则 以中国大陆民法典编纂为思考对象 (朱庆育)/4:485

法律的双重性质 ((德)罗伯特·阿列克西)/3:342

反垄断法中的公共利益及其实现 (蒋悟真)/4:551

范忠信:古代中国人民权益救济体制的廉政监督旨趣/6:853

犯罪工具没收研究 (王飞跃)/4:615

犯罪构成论:从四要件到三阶层 一个学术史的考察 (陈兴良)/1:49

犯罪论体系的意义与机能 ((日)山口厚 (付立庆译))/1:23

方 乐:司法如何面对道德?/2:182

封闭式公司中的股东信义义务:原理与规则 (张学文)/2:262

付立庆:重构我国犯罪论体系的宣言与自省 /1:70

高秦伟:私人主体的信息公开义务 美国法上的观察/1:141

葛伟军:债权出资的公司法实践与发展/3:467

共和的诤友:康有为《拟中华民国宪法草案》评注(章永乐)/2:227

构建犯罪论体系的方法论 (张明楷)/1:32

构建刑法体系的思考 ((德)克劳斯·罗克辛 (蔡桂生 译))/1:5

古代中国人民权益救济体制的廉政监督旨趣 (范忠信)/6:853

郭 雳:证券欺诈法律责任的边界 新近美国最高法院虚假陈述判例研究/4:630

国有企业重组的“超特殊”税务处理:法律背景及评议 (崔 威 )/6:944

“和平崛起与中国法理学问题”学术研讨会荟萃/1:151

胡东飞:认识论、法治与刑法解释的目标 /5:770

黄宗智:中西法律如何融合? 道德、权利与实用/5:721

蒋悟真:反垄断法中的公共利益及其实现 /4:551

结果回避义务研究 兼论过失犯的客观归责问题(周光权)/6:871

界权成本问题:科斯定理及其推论的澄清与反思 (凌斌)/1:104

金自宁:作为风险规制工具的信息交流 以环境行政中 TRI为例 /3:380

近代中国审级制度的变迁:理念与现实 (聂 鑫)/2:246

(德)克劳斯·罗克辛 (蔡桂生译):构建刑法体系的思考/1:5

劳东燕:刑事推定、证明标准与正当程序 对 20世纪 70年代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例的解读/5:646

黎江虹:知识论视域下政府与市场关系之辨思/1:122

李 浩:宁可慢些,但要好些 中国民事司法改革的宏观思考/6:928

李秀清:中美早期法律冲突的历史考察 以 1821年“特拉诺瓦案”为中心 /3:425

凌 斌:界权成本问题:科斯定理及其推论的澄清与反思/1:104

刘风景:“视为”的法理与创制 /2:198

刘 星:司法日常话语的“文学化” 源自中国基层司法经验/2:165

论不动产登记簿公信力与动产善意取得的区分 (程啸)/4:524

论不真正连带债务 (张定军)/4:505

论近代民法体系建构的方法论基础 以多玛的演绎法为中心 (朱晓喆)/3:394

论民事抗诉制度的程序法定位 基于修改后民事诉讼法的分析 (宋小海)/4:564

论契约精神在刑事诉讼中的引入 (詹建红)/6:913论现代社会的民事执行危机 (赵秀举)/4:576

论诱导型规制下的口头行政契约 (郑春燕)/4:540

(德)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的双重性质 /3:342

(美)玛蒂尔德·柯恩:作为理由之治的法治 /3:354

闵春雷:严格证明与自由证明新探/5:684

聂 鑫:近代中国审级制度的变迁:理念与现实/2:246

宁可慢些,但要好些 中国民事司法改革的宏观思考 (李 浩 )/6:928

潘志成:中美经营者集中审查程序比较 以英博收购 AB案为例展开/3:439

《侵权责任法》体系下的证明责任倒置与减轻规范与德国法的比较 (周 翠)/5:698

人民既不出场也不缺席 西耶斯的民族制宪权理论解读 (陈端洪)/1:81

人权无需根基 ((英)约瑟夫·拉兹)/3:367

人体实验的刑法学分析 (程 红)/6:898

认识论、法治与刑法解释的目标 (胡东飞)/5:770

(日)山口厚 (付立庆 译):犯罪论体系的意义与机能/1:23

邵栋豪:从明文到明确:语词变迁的法治意义 Beling构成要件理论的考察/2:214

石经海:从极端到理性 刑罚个别化的进化及其当代意义/6:885

事实推定的客观存在及其正当性质疑 (褚福民)/5:667

“视为”的法理与创制 (刘风景)/2:198

司法日常话语的“文学化” 源自中国基层司法经验 (刘 星 )/2:165

司法如何面对道德?(方 乐)/2:182

私人主体的信息公开义务 美国法上的观察 (高秦伟)/1:141

宋小海:论民事抗诉制度的程序法定位 基于修改后民事诉讼法的分析/4:564

提高死刑案件证明标准 一个似是而非的命题 (陈虎)/3:455

汪建成:中国刑事司法鉴定制度实证调研报告/2:286

王安异:重申犯罪主体 论以人为本的刑法意义/3:409

王飞跃:犯罪工具没收研究 /4:615

王凌皞:应对道德两难的挑战 儒学对现代法律职业伦理的超越/5:737

文化多元、文化间对话与和谐:一种儒家视角 (杜维明)/3:326

邢会强: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上市的法律问题/1:131

刑事推定、证明标准与正当程序对20世纪70年代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例的解读 (劳东燕)/5:646

严格证明与自由证明新探 (闵春雷)/5:684

尹建国:不确定法律概念具体化的说明理由 /5:754

应对道德两难的挑战 儒学对现代法律职业伦理的超越 (王凌皞)/5:737

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上市的法律问题 (邢会强)/1:131

预备阶段共同参与行为的性质:以共谋为例 (陈毅坚)/5:784

(英)约瑟夫·拉兹:人权无需根基 /3:367

债权出资的公司法实践与发展(葛伟军)/3:467

詹建红:论契约精神在刑事诉讼中的引入 /6:913

张春海:论唐律对朝鲜王朝前期法制之影响 以“华化”与“土俗”之关系为中心 /4:587

张定军:论不真正连带债务 /4:505

张明楷:构建犯罪论体系的方法论/1:32

张伟仁:中国法文化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上)/6:805

张学文:封闭式公司中的股东信义义务:原理与规则/2:262

章永乐:共和的诤友:康有为《拟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评注 )/2:227

赵秀举论现代社会的民事执行危机/4:576

郑春燕:论诱导型规制下的口头行政契约 /4:540

证券欺诈法律责任的边界 新近美国最高法院虚假陈述判例研究 (郭 雳)/4:630

知识论视域下政府与市场关系之辨思 (黎江虹)/1:122

中国法文化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上)(张伟仁)/6:805

中国刑事司法鉴定制度实证调研报告 (汪建成)/2:286

中美经营者集中审查程序比较 以英博收购 AB案为例展开 (潘志成)/3:439

中美早期法律冲突的历史考察 以 1821年“特拉诺瓦案”为中心 (李秀清)/3:425

中西法律如何融合? 道德、权利与实用 (黄宗智)/5:721

周 翠:《侵权责任法》体系下的证明责任倒置与减轻规范 与德国法的比较 /5:698

周光权:结果回避义务研究 兼论过失犯的客观归责问题/6:871

朱庆育:法典理性与民法总则 以中国大陆民法典编纂为思考对象/4:485

朱晓喆:论近代民法体系建构的方法论基础 以多玛的演绎法为中心/3:394

作为风险规制工具的信息交流 以环境行政中 TRI为例 (金自宁)/3:380

作为理由之治的法治 ((美)玛蒂尔德·柯恩)/3:354

猜你喜欢

犯罪法律
法律推理与法律一体化
公园里的犯罪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Televisions
环境犯罪的崛起
让人死亡的法律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让法律做主
“犯罪”种种
积极开展创建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