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联体对中国的多元战略价值——兼论中国对独联体应采取的政策

2010-08-15王树春王洪波

战略决策研究 2010年4期
关键词:俄罗斯国家

王树春 王洪波

1991年底,伴随着苏联的解体,独立国家联合体(以下简称独联体)作为一个全新的地区性国际组织登上了国际舞台。

国内外学者对这个新生的地区性国际组织给予了一定的关注,出现了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大多或关注独联体的一体化进程,或关注俄罗斯的独联体政策。

在国内的研究成果中,《独联体十年——现状·问题·前景》是国内第一本关于独联体问题的综合性学术著作。①这本书第十章的题目便是“独联体和中国”,主要描述了独联体的建立与中国安全环境的变化、独联体各国与中国外交关系的建立和发展、独联体国家与中国的经贸关系,以及“上海五国”机制的建立和发展等内容。部分章节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了独联体对中国战略价值的问题,这项研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具有开创性的。但也不可否认,这项研究还相当零散,缺乏系统性,长于描述而短于研究。因此,本文将尝试深化和完善这项研究,重点探讨独联体地区对中国的战略价值以及中国对独联体的政策。

一、独联体的形势与特点

从1991年底到1999年初,在俄罗斯的牵引下,独联体一体化的大车在曲折中前行,尽管始终没有改变其“爬行”状态,但俄罗斯基本能够控制独联体一体化的前进方向和发展进程,能够主导独联体地区的事务。从1999年开始,独联体出现分化迹象。②2003年以来,美国等西方势力利用独联体成员国换届选举的时机,先后在格鲁吉亚和乌克兰推动“颜色革命”取得成功。紧接着吉尔吉斯斯坦也出现政权更迭,乌兹别克斯坦相继发生动荡,一些独联体成员国更是公开声称退出独联体。继2005年土库曼斯坦退出之后,2008年格鲁吉亚也退出独联体。种种迹象表明,独联体的分化开始加剧,并呈现出下列两个特点。

(一)独联体的“多元化”趋势

目前看来,独联体的分化已不可避免,“多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这种“多元化”包括外部介入力量的多元化和独联体内部发展的多元化。内部发展的多元化表现在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外交战略等方面,本文以外交战略方面的多元选择来阐释独联体的“多元化”趋势。独联体国家在政治和经济上逐步获得独立的同时,开始改变过去唯俄罗斯马首是瞻,转而选择多元、平衡的对外战略。“苏联解体,新独立国家正在形成独立的多边外交战略,在这些国家外交战略中,俄罗斯不仅不再是唯一的选择,而且也远不是主要的选择。”③独联体的政治空间里,除了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赞成俄罗斯主导的独联体一体化之外,其他国家新一代的政治精英更认同西方而不是俄罗斯,把加入西方作为谋求国家利益的选择。由于俄罗斯自身实力下降,它领导的地区政治经济一体化举步维艰,独联体国家开始把眼光投向独联体外更广阔的世界。可以说,俄罗斯实力的下降是独联体分化的最主要原因[1]。这种选择是各国追求自身政治经济利益的结果。除此之外,外部力量的介入也是独联体分化的主要因素。北约在不断东扩的同时,积极发展同独联体国家的合作,其“和平伙伴计划”几乎囊括所有的独联体国家。 “9·11事件”之后,西方势力尤其是美国大举进入独联体地区,在中亚建立军事基地,加大了对除俄罗斯外的其他独联体国家的经济、军事援助。美国积极推行 “大中亚计划”,④积极介入中亚事务,不顾俄罗斯强烈反对,支持乌克兰、格鲁吉亚纳入北约的版图。扩大后的欧盟也推出“东部伙伴计划”,“意在扩大其在独联体的影响力,并防范俄罗斯的‘帝国野心’”。⑤西方势力的进入给一些独联体国家带来了他们渴望的政治、经济利益甚至安全上的利益,而这些好处俄罗斯不能提供或者提供的不能满足其需要。为追求自身利益,这些独联体国家倒向西方在所难免。

内部和外部的因素使独联体的“多元化”趋势不可阻挡,俄罗斯为了竭力维护自己在独联体地区的利益,从经济、政治、军事各方面拉拢各国,必要时甚至挥舞大棒惩罚一些国家。但是,“独联体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已经出现明显的改变,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俄罗斯势力范围,而日益成为世界主要力量角逐的大舞台。”⑥由于国家利益和政策选择的不同,再加上外部力量的介入,独联体地区内组织林立。在独联体地区,俄罗斯主导的组织有欧亚经济共同体⑦和集体安全条约组织⑧。非俄罗斯主导的有“古阿姆”集团⑨,该集团从成立之初就具有明显的反俄倾向,其成立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支持。此外还有,格鲁吉亚和乌克兰倡导的“民主选择共同体”,有学者认为它是扩充“古阿姆”集团的一种尝试,明摆着是要与独联体分庭抗礼[2]。

这两种力量(凝聚与分化)的消长和彼此之间的较量,致使独联体地区日益复杂和多变。2008年俄罗斯和格鲁吉亚爆发了军事冲突,2009年格鲁吉亚退出独联体。格俄冲突之后,独联体内部更加松散,一体化更加困难[3]。金融危机使独联体各国受到了沉重的打击,经济困难。欧美忙于自身经济复苏,无暇兼顾独联体地区,一些国家开始重新选择投向俄罗斯的怀抱。乌克兰亲俄势力登上总统宝座;格鲁吉亚没有美国的支持,显得独木难支;吉尔吉斯斯坦的亲俄势力发动骚乱,政府更迭。一时间俄罗斯似乎又掌握了独联体地区的主导权。但是,促使独联体“多元化”的内外因素并没有消失,这些新的变化只是暂时的,未来独联体的分化将是必然的趋势。

(二)俄罗斯的主导地位日渐削弱

独联体作为一个地区性国际组织具有自身的特殊性:独联体建立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在苏联解体后处理各种遗留问题。因此,被戏称为“文明离婚”机制。由于独联体是在苏联解体时仓促建立的,各成员国对独联体功能和任务的理解缺乏共识。独联体的建立和发展与各成员国建立独立主权国家的过程同时进行,各国对独联体框架内一体化的需求层次和程度不同,加之西方国家和独联体邻国卷入独联体事务,客观上造成了各种力量在独联体地区进行激烈较量的态势[4]。

同时,作为独联体中最重要的国家——俄罗斯对独联体的政策也十分矛盾:既想领导独联体一体化的进程,将其打造成为支撑俄罗斯大国地位的战略依托,又害怕在一体化进程中损害自己的利益。同时,俄罗斯不能也不愿意为独联体一体化庞大的建设开支埋单。

格俄军事冲突后,格鲁吉亚最终退出了独联体。俄罗斯与独联体内部的传统盟友(如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的关系也龌龊不断。一直被俄罗斯视为铁杆盟友的白俄罗斯,也因2009年两国间的 “牛奶战”和 “天然气战争”而对俄罗斯产生了强烈的不满。独联体每年以俄罗斯“总统杯”赛马会的形式举办一次非正式峰会,2009年的峰会仅有五国领导人表示愿意参加,不免让人感慨,独联体连一次像样的峰会都开不起来了。事实证明,独联体正遭遇成立以来最为惨淡的光景,俄罗斯正在失去对独联体事务的主导权。俄罗斯著名的智库——外交与国防政策委员会甚至大胆预测,独联体将成为“明日黄花”[5]。

二、独联体对中国的战略价值

独联体是冷战结束后在中国西北部边疆出现的一个地区性国际组织,对中国具有多元的战略价值,关系到中国许多重大利益的实现,具体表现在安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

(一)从安全利益来看,独联体在维护中国边境的安全、周边地区的稳定和全球战略力量的平衡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发展与独联体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对维护中国东北和西北地区的边境安全,解决中国与独联体国家之间的边界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苏联解体前,中苏边界线长达7500多公里。维持良好的中苏关系,保持中苏边界的安全,对于维护中国整个陆地边界的安全具有首要的作用。当中苏关系友好时,两国边界便相安无事;而当中苏关系恶化时,两国边界便剑拔弩张,甚至爆发了边界冲突。苏联曾在边界陈兵百万,给中国的边境安全带来了巨大压力。苏联解体后,边界变成了中俄、中哈、中吉和中塔的共同边界,因此,发展与这些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对于维护中国整个陆地边界的安全依然具有首要的意义。实践证明,正是中国推行与这些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政策,从增加边界地区信任和裁减军备入手,经过友好协商和谈判,1996年和1997年中国与这些国家签署了《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和《关于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协定》,解除了大军压境的威胁,减少了边境的安全压力。根据规定,在双边边界线各100公里范围内每一方保留的武装部队的最高限额为13.04万人。“根据这些数字进行推算,在7500多公里的边界线上各100公里以内的边境地区每一平方公里只有17-18名军人。”⑩可以说,目前中国与这些国家在边界上的驻军只具有军事上的象征意义。在此基础上,中国通过与这些国家的谈判,成功地解决了历史上悬而未决的边界问题。2004年10月,中俄双方最终签署了《中俄关于两国边界东段的补充协定》,标志着4300公里的中俄边界线走向全部确定,这是两国最近三百多年交往史中首次全线标定边界线。可以断言,在未来的岁月里,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关系如何还将是影响中国整个边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中国与独联体国家之间边界问题的解决,大大减少了中国北部边界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将有力地维护中国东北和西北地区的边境安全。

其次,发展与独联体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对维护中国周边的两个重要地区——东北亚和中亚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冷战结束后,朝核问题的时隐时现,美日安保条约的重新界定,中日关系的时好时坏,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形势日益复杂。在中亚地区,与三股势力(国际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的斗争一直存在。“东突”势力不时在中国西部地区制造恐怖事件,从事分裂中国的活动。2009年中国新疆发生的“7·5事件”说明了中国西北部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安全形势。中国的西部地区与中亚地区有着共同的边境、跨界民族、共同的宗教信仰,中亚地区的稳定与我国西北边陲的安全有直接互动作用[6]。中国要打击“东突”势力,粉碎其分裂国家的图谋,没有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的配合与协作将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发展与独联体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对维护东北亚和中亚地区的稳定,保持中国周边地区的和平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最后,发展与独联体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对保持全球战略力量的平衡,增加中国外交的回旋余地具有重要作用。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防止出现任何挑战其霸主地位的新势力成为美国的既定政策。苏联解体后,美国习惯性地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当作其假想敌,不断构筑和加强对中国的包围圈,成为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的重要因素。美国以朝鲜发展核武为借口,强化美韩、美日军事同盟,在中国周边频繁举行军事演习。美国奥巴马政府宣布重返东南亚,积极介入中国南海问题。随着美国战略重心逐步向亚洲的转移,中国愈发感受到美国的战略压力。衰落后的俄罗斯把恢复昔日的世界大国作为目标,反对美国的单极世界和霸权。俄罗斯在保持战略武器力量、独联体事务、国内民主等问题上也面临美国的强大压力。在许多国际问题上,中俄两国有广泛的共识和共同的利益,是在反对美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可以相互借重的重要力量[7]。因此,发展中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维护东北亚和中亚地区的稳定,促进独联体地区的安全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中俄形成“背靠背”的关系,对保持全球战略力量的平衡,增加彼此的外交回旋余地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从经济利益来看,独联体将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难以替代的作用。

目前,在经贸领域,独联体国家与中国的贸易在各自的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不大。2008年中国与12个独联体国家的贸易总额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3%左右[8],但这并不能抹杀独联体国家在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中的巨大经济价值。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独联体将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独联体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潜在的巨大新兴市场。在苏联时期,目前的独联体地区是一个十分封闭的市场,外国企业和外国的产品都难以进入这个市场。当前,独联体各成员国都已成立主权独立的国家,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相当落后,独联体国家急需开放内部市场,吸引外资,带动各国经济的发展,独联体地区已成为一个巨大的新兴市场,出现了世界各国竞争独联体市场的局面。由于地缘的优势,独联体对中国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新兴市场:独联体是一个商品集散地,中国与独联体多个邻国之间的边境贸易由来已久;独联体国家经济结构畸形的状况至今仍无较大改善,大量轻纺工业、食品等民用产品依赖进口,客观上成为中国巨大的出口市场;这个新兴市场也为吸收中国的富余劳动力从事劳务合作创造了重要的机遇。目前,欧美国家是中国进出口商品的主要市场,对欧美市场的过分依赖,会在国际贸易出现波动时处于被动境地,而且随着中国商品在欧美市场占有率的上升,今后要想取得数量上的大发展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因此,扩展中国商品新的出口市场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由于价格低廉,更适合独联体国家的消费水平,比欧美等西方国家的产品更具竞争力。

其次,独联体中的大多数国家(尤其中亚和里海地区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以石油和天然气最为丰富,将成为中国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的重要地区之一。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量日益增加,中国自身的储备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这一需求。这些资源供应的安全和价格方面的问题更加突出,威胁着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从1993年开始,中国已成为成品油净进口国,从1996年开始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中国的原油进口需求的年增长率将达15%,占全球原油需求增长总量的13%~14%,到2015年,国内石油产量将不足需求量的一半,中国石油需求的一半要依赖进口[9]。从目前中国进口石油的结构来看,56%来自中东,14%来自亚太地区,23.5%来自非洲,6.5%来自其它地区[10]。石油进口来源单一和运输线路单一的问题成为中国石油安全的主要威胁。因此,实现油源和油路的多元化成为迫切的任务。

独联体地区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十分丰富,其中以俄罗斯最为突出。截至1999年底,俄罗斯石油剩余探明储量为67亿吨,占全球总剩余探明储量的4.75%,在世界排名第七位;天然气剩余探明储量达48亿立方米,占全球剩余已探明储量的32.9%[11]。从俄罗斯进口石油方便快捷,节省运输成本。随着中国最终落实与俄的石油管道计划,到2010年中国20%到30%的石油进口将来自俄罗斯,将直接改善中国的石油安全状况。中国东北地区的石油加工能力很强,而目前的油田储量只能满足炼油厂的70%,来自俄罗斯的原油将直接缓解东北地区用油的“燃眉之急”[12]。中亚和里海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也十分丰富,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被称为21世纪的战略能源和资源基地。其中,哈萨克斯坦的石油远景储量在世界排第五位,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远景储量世界第三[13]。中哈石油管道于2006年7月投入运营,当年输油176万吨,2007年输油477万吨,2008年输油量突破600万吨,2009年则达到773万吨,成为管道运营以来输油量最高的年份。中哈原油管道输油量稳步提高,有利于中国获得长期的陆路能源供应,提升了能源供给的“安全系数”[14]。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于2009年开始供气,它西起土库曼斯坦,经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进入中国,如果满量输送,每年可高达700亿立方米,几乎等同于2008年中国天然气的消费总量[15]。独联体国家成为中国非常重要的油气来源地,从这里进口油气,既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又可以实现油气来源的多元化,更可以突破石油运输安全上的“马六甲瓶颈”,这将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矿产资源的需求缺口开始扩大。一些重要矿产资源的供需矛盾十分尖锐,安全保障程度不断下降,尤其是战略资源如铁矿石和铀矿。独联体几乎拥有世界上所有的已知矿产而且储量丰富,铁、锰、石棉矿的探明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许多有色金属、磷酸盐原料、铬铁矿等矿产的储量和产量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俄罗斯和中亚具有丰富的铁矿石,如能加以开发,可以缓解中国在澳大利亚和巴西铁矿石涨价后的压力。中亚地区的铀矿储量仅次于澳大利亚,投资开发中亚铀矿将可以确保中国核电燃料稳定供应,摆脱现在铀矿进口受制于澳大利亚的局面。

第三,独联体是世界交通运输的重要通道之一,也将是中国商品进入欧洲最便捷的运输通道。独联体各国的运输系统比较发达,由铁路、公路、河运、海运、管道、航空六种方式组成,其中铁路运输为主要运输方式。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独联体成为联结一体化的欧洲和飞速发展的亚太各国的地缘纽带。运输的畅通对积极参与世界经济活动的中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目前,中国西北地区的铁路网与独联体中亚地区的铁路网络已经实现对接。相对于西伯利亚第一条亚欧大陆桥,第二条亚欧大陆桥(由中国东岸连云港经中亚到欧洲荷兰鹿特丹港)可以连接中亚及俄罗斯的铁路网,通达欧洲、中东及近东等西亚地区。中亚各国是第二条欧亚大陆桥的桥梁,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商品货物要由陆路运往欧洲,经过中亚是最便捷的通道,由这里再进入西亚和欧洲具有特别的优势。第二亚欧大陆桥是中国通往欧洲和西亚的交通大动脉,欲使这条大动脉活起来,离开与中亚国家的合作也难以实现。另一方面,中亚各国都是内陆国家,其产品出口必然要通过其他国家的领土,经过中国领土出口产品是这些国家的选择之一,这里面存在着可观的经济利益。第二条欧亚大陆桥在哈中边界衔接,哈萨克斯坦在中国连云港获得货物中转基地。

最后,发展与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经济合作关系,将为中国与独联体国家之间建立的地区性国际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和壮大提供新的动力。上海合作组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名字命名的、秘书处设在中国的地区性国际组织,中国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更是中国实践多边外交的重要场所之一。上海合作组织是在“上海五国”基础上形成的,成立于2001年6月15日,现有中、俄、塔、吉、哈、乌六个成员国。从上海合作组织建立至今,其合作重点依然放在安全领域。随着安全领域合作机制的日益完善,安全形势的逐步好转,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将日益突出。因此,发展经济合作将为上海合作组织的壮大提供新的动力,有利于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有利于中国进一步拓展在独联体地区的市场,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在该组织内建立自由贸易区创造条件。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之一是“鼓励开展政治、经贸、国防、执法、环保、文化、科技、教育、能源、交通、金融信贷及其他共同感兴趣领域的有效合作[16]。”将上海合作组织由讨论安全问题为主扩大到了包括经济、文化领域的全面合作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在中国与独联体国家的经济合作中,上海合作组织的作用不可估量。

(三)从政治利益来看,发展与独联体国家的全面合作关系,有助于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和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于中国和平崛起为世界大国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中国要实现由大国到强国的转变,就必须拥有自己的战略伙伴和影响区域。既然独联体的“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俄罗斯在独联体的主导地位日渐削弱,难以独自支撑独联体事务,独联体将必然成为世界各国群雄逐鹿的战场。因此,中国需要采取积极的政策,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与独联体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将有助于中国在独联体地区的安全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实现,而随着中国安全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实现,中国对独联体的政治影响力也必将会进一步扩大,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将进一步得到提升。因此,独联体将成为中国和平崛起为世界强国的重要战略依托。

金融危机后,美国战略重心加快向东亚转移,同时强化了对中国的战略包围。中国要突破美国“C形”战略包围,就必须在稳定与西北国家政治联系的同时,进一步通过双边或多边(上合)方式加强政治合作,在一些国际问题如南海问题上获得支持,避免陷入孤立。

(四)从军事方面看,加强与独联体国家的合作关系,对内可以增强我国的军事力量,对外威慑潜在的威胁,提高中国的国防实力。

首先,独联体国家尤其是俄国拥有先进的军事技术和装备,发展武器贸易和技术合作有利于更新中国的军事装备和提高军事工业的技术水平,也有利于打破欧美对华武器禁运。在短期内无法改变欧美对华禁运政策的情况下,购买独联体国家的先进军事装备和技术是提高中国军事实力最为快捷的途径。根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 《2008 年军备、裁军和国际安全年度报告》,2000-2005年间,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常规武器购买国,约占全球武器交易量的14%,其中中国武器进口的95%来自俄罗斯,占俄罗斯武器出口总量的45%。除俄罗斯外,乌克兰也是中国军事装备和技术合作的伙伴。近些年中国的军事装备大部分都已经实现国产化,但是诸如飞机发动机,防空武器等重要军事装备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因此,仍须重视和发展同独联体的武器贸易和技术合作。

其次,中国通过与独联体国家多边或双边的军事演习,可以提高军队战斗力,增进国家间的信任,威慑潜在的共同威胁。

中国与中亚邻国和俄罗斯建立边境互信,尤其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后,进行了许多多边或双边的军事交流,举行了多次军事演习。2002 年7月,中俄双方举行了一次联合军事演习,目的是预防边界危险军事行动以检验双方军队通信联络。2003 年中国,俄罗斯和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进行了“联合-2003”反恐联合军事演习。2005年, “和平使命-2005”联合军事演习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演习分三阶段进行:战略磋商与战役筹划,兵力投送与组织战役协同,以及包括海上封锁作战、两栖登陆作战和强制隔离作战三个实战课目。演习出动了包括“图-95MS”战略轰炸机、A-50 预警机、伊尔-76 运输机、装甲战车等一大批先进武器。由于演习内容主要以海上封锁和登陆作战演练为主,而且出动了除核武器之外的几乎所有常规武器,不少国际问题分析家认为演习具有针对中国台湾海峡爆发潜在军事冲突的可能,并针对美国在亚太的霸权。以后每年上合成员国都举行了“和平使命”系列的军演。这些军事演习对于增进中国与俄罗斯和其他中亚国家的军事互信,提高共同应对威胁的能力,威慑“三股势力”,促进地区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三、中国对独联体的政策

独联体对中国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加强与独联体国家的合作是大势所趋。独联体成立十几年来,在俄罗斯能够主导独联体事务时,中国出于维护与俄罗斯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大局,对于俄罗斯的独联体政策给予相当大程度的尊重,对于与整个独联体国家发展关系采取了低调和渐进的方式。毫无疑问,在中国的对独联体政策中,俄罗斯地位是重中之重,解决好对俄罗斯的关系,在中国对独联体政策中将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实践证明,正是由于中国理性地处理好了与俄罗斯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才使俄罗斯在划定西北边界、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等一系列问题上起到了建设性的作用。

但是,2003年以来,独联体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俄罗斯的主导地位日益丧失,它再也无法单独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对独联体的大举渗透,俄罗斯需要外力对它的支持。既然中俄是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国在独联体也有多重的战略利益,中国就应该变被动为主动,根据独联体的当前形势,制定一个对独联体的完整政策。在目前的情况下,中国应该奉行多边与双边并举,更多借助多边的积极完整的政策。

在多边层面上,中国应该更多地借重上海合作组织的多边磋商机制,并不断完善多边机制,制定出合理的“游戏规则”,把中俄两个大国框定在多边机制的制度框架内,以减少俄罗斯对中国参与独联体事务的担忧及戒心,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俄罗斯对任何世界大国参与独联体事务都是相当敏感的,它至今仍然认为,独联体是它的传统势力范围,不希望其他世界大国染指。因此,俄罗斯不仅对西方大国参与独联体事务十分敏感,对中国参与独联体事务就更加的敏感,因为中国是近在咫尺的大国,而且近百年来中国在综合国力上首次超过俄罗斯,这令俄罗斯十分恐惧,这一点从“中国威胁论”在俄罗斯比较有市场就可见一斑。所以,中国要参与独联体事务首要的任务是减少俄罗斯的抵触心理,而利用多边机制,运用制度框架规范中俄合作将减轻俄罗斯对中国的怀疑和不信任;其次是利用彼此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实际合作,减轻西方国家对独联体的外部压力,使中俄双方得到切实的实际利益,这也将为中俄在未来深化合作创造有利条件。

在双边层面上,中国应该注意发展与独联体的重要国家的双边关系。无论是在安全和政治领域,还是在经济领域,俄罗斯都是独联体中最重要的国家。因此,无论是从谋求安全和政治利益,还是谋求经济利益出发,俄罗斯都是中国对独联体政策的重中之重。此外,在安全领域,中国应该特别重视与中国接壤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双边关系。这三个国家的安全与稳定与否,将直接影响中国边界和地区的安全与稳定。要继续完善与这三个国家在边境安全和地区安全上的互信机制,继续合作打击三股势力。在经济领域,中国应该特别重视发展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外高加索地区的阿塞拜疆、以及东欧的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双边合作关系,这些国家或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或拥有丰富的军事资源,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或国防现代化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他们又大都与中国不接壤,没有利益冲突,容易处理好彼此的合作关系。

但是,在现阶段中国进入独联体地区的步伐不宜太大,否则会弄巧成拙。我们应该从经济方面逐步打开缺口,渐进式进入独联体地区,做到多边与双边并举,更多地借助于多边机制,发挥上海合作组织的作用,减少俄罗斯的抵触和敌意情绪,做到事半功倍。

注 释:

① 郑羽.独联体十年——现状·问题·前景[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② 1999年,乌兹别克斯坦、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退出由俄罗斯主导的“集体安全条约”。格鲁吉亚、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阿塞拜疆和摩尔多瓦组成了“古阿姆集团”,后来乌兹别克斯坦又退出了该集团。

③ 陈新明.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关系:新趋势与新战略[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9,( 4).

④ 2005年美国学者弗雷德里克·斯塔尔在美国《外交》杂志第4期发表文章,题为《美国与大中亚:发展与和平伙伴关系》,文中提出“大中亚”计划的设想。要旨是以阿富汗为中心,主要通过安全、民主、经济、交通和能源等合作,形成一个以美国为主导、以中亚五国和阿富汗为主要成员、有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国参与的新的地区组合,而把中俄两国排除在外。后来该计划为美国政府所接受,从而上升为美国官方的战略构想。

⑤ 赵怀普.欧盟对独联体政策的演变[J].外交评论,2009,(6).

⑥ 陈新明.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关系:新趋势与新战略[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9,(4).

⑦ 2000年10月成立,它是一个地区经济组织,成员国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2006年1月乌兹别克斯坦加入,2008年11月乌兹别克斯坦申请终止其成员国资格。

⑧ 1992年5月成立,成员国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亚美尼亚和乌兹别克斯坦。1999年,条约第一个5年期限刚满,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和乌兹别克斯坦三国宣布退出。2006年12月,乌兹别克斯坦重返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

⑨“古阿姆”即格鲁吉亚、乌克兰、阿塞拜疆和摩尔多瓦国名的第一个俄文字母的缩写(ГУАМ),乌兹别克斯坦也曾参与其中,2005年5月又宣布退出“古阿姆集团”。2005年11月,乌兹别克斯坦迫于“颜色革命”的压力,与俄罗斯签署了联盟关系条约,把两国关系提高到“实际建立了军事战略和防御联盟”的新高度,并于2006年12月重返“集体安全条约组织”。

⑩尤·米·加列诺维奇. 世纪之交的俄罗斯与中国[M].尹今黎,张蕾译.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1]陆俊元.地缘政治的本质与规律[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

[2]张弘.‘古阿姆’与独联体的未来走向[J].国际论坛,2009,(5).

[3]吴宏伟.俄美新较量——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的冲突[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9.

[4]郑羽.独联体十年——现状·问题·前景[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5]外交与国防政策委员会(俄).未来十年俄罗斯的周围世界——梅普组合的全球战略[M].万成才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

[6]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上海合作组织——新安全观与新机制[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2.

[7]郑羽.独联体十年——现状·问题·前景[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8]商务统计[EB/OL].中国商务部网站, http://www.mofcom.gov.cn/.

[9]史忠良.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安全[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10]李昕,殷建平.中国石油进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对外经贸实务,2007,(7).

[11]李钢,刘华芹.上海合作组织——加速推进的区域经济合作[J].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4.

[12]范海涛.谈判代表披露中俄石油管道协议内幕[N/OL].北京青年报,2003-3-18. 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2189707.

[13]肖德.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4]熊聪茹.中哈原油管道向中国原油输送量突破2000万吨[EB/OL].中央政府网站,2010-1-25.http://www.gov.cn/jrzg/2010-01/25/content_1518935.htm

[15]葛传红.‘世纪管道’:中亚-中国打造能源新丝路[J].大经贸,2009,(12).

[16]上海合作组织宪章[EB/OL]. 2002-6-15. http://www.sectsco.org/CN/show.asp?id=162.

猜你喜欢

俄罗斯国家
国家公祭日
俄罗斯猫展
国家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同舟共济
严防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