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定在标准化中的不懈追求
——记标准化专家陈晓东
2010-08-15方颖
方 颖
恒定在标准化中的不懈追求
——记标准化专家陈晓东
方 颖
标准化在现代社会越来越成为水准的象征,没有标准就没有质量也就没有判别的依据,标准已经达到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境界。然而,在二十多年前,人们对标准化的理解还很浮浅,认为航空工业的标准化工作就是“螺钉、螺帽、图形、符号”,可有可无,标准化能够日益壮大并且在型号科研和预先研究中生机勃勃,这是几代标准化专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陈晓东就是其中一位在标准化领域矢志不移、默默奉献的专家。
1979年,他以北京城南某中学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北京航空大学航空制造专业录取。选择航空大学,他深受父母影响,父母都是军人出身,对国防有着深厚的感情。选择航空制造专业则是他从小就有的兴趣,童少时期,他就愿意动手,自行车自己修理,闹钟拆分得七零八落再一一复原,还自制木手枪……那份动手带来的快乐伴随着他的成长岁月,如果能用自己的双手制造蓝天翱翔的飞机,这是他梦寐以求的追寻。
1983年,他踌躇满志来到301所,可是,刚到所里,他就发现这里没有动手可实际操作的车间,从事航空标准化专业仅仅只有三个研究室,分别是产品标准研究室、基础标准研究室、工装技术室,好在他被分配到工装技术室,接触的是刀具、量具等工艺装备标准,还能感觉到标准不那么虚化,只要到工厂企业实地考量,标准应该还是实体的标准,从此,在理论与实体之间,他走上了与基层紧密结合的标准化探求之路。
实习一年,是他迈出对标准化认识的第一步。他首先去往株洲南方公司刀量具设计室,画了4个月的图纸,从中感知了标准在实际生产中的作用。此后,他又转到南昌320厂的制造工艺部门继续画图,在一张又一张实际应用于飞机生产的工装设计图纸中,他不仅体会了标准化的重要性,更主要的是了解了航空工厂对标准化的需求,这对他今后从事标准化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机床的轰鸣声中,他终于尝到了制造的无穷乐趣,也从中顿悟:标准化理论必须要勤于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充分发挥有效的作用。从此,这一感悟一直伴随着他在标准化领域脚踏实地的深入探究,无论多忙都不敢懈怠。每次出差,他无心浏览湖光山色,却总是首先去拜访企业,常常赶到车间工厂去看看生产部门和制造部门有关标准的应用状态。对标准化基层了解得越多,他对标准化的实施就更有了“把握”。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走过超过三分之一的航空企业后,他也由此成长为标准化领域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著名专家。
1988年,工作刚刚5年,他就担任了主持技术岗位的领导职务,那年他才27岁。当时,他所在的室内中专、大专学历的人员居多,年龄都大他一旬以上,甚至可以说都是他的长辈,当他刚从贵州支教回所不久,时任所长的杨育中就把通用标准研究室副主任并主持工作的重任交给了他,他清楚这是所里对他作为年轻大学生的期望,也是对他这一代年轻人的器重,因此,还是助理工程师的他努力应变角色,在管理中推进标准化的发展。同时,他也收获了广博的视野和对标准化工作的深爱。
最早的标准化是国家计划经济范畴的概念,一年几百万科研经费、300多个标准号,100个左右项目,制定的标准有些与实际需求脱节,部分标准没有被企业使用就悄无声息地入档,因此,标准化显得无足轻重,这也与当时所处的标准化状态有关,他所在的301所是标准化专业研究所,但是标准却不是自己写出来,而是由有经验的厂所专家去做,标准化工作是纯粹的“三步走”: 301所只是负责召集编制组会,技术讨论会、标准审查会,这三个会开完,标志着标准也就完成,曾几何时,301所负责“标准化”的人似乎都成为了会务专家。他主持工作后,清醒地认识到标准化要有活力和生存空间必须改变管理标准的工作模式,必须推陈出新,必须改变这种科研氛围和状态,因此,他采取了一系列举措,鼓励更多的年轻人直接承担项目,发挥技术人员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对任务完成好、自主承担科研、项目做得好水平高的人,及时给予奖励,努力在室内营造科学、认真、开诚布公的氛围,由此科研氛围得以转变,技术潜能得以挖掘。回顾那段岁月,他颇为感慨地说,风气转变了,才能有利于标准化专业的深入研究,而标准化能够发展至今,则完全得益于人才辈出,尤其是现在,名牌院校的硕博士的输入,这是拓展标准化领域的有力后盾。
经历了最早时期的标准化,他清楚在标准化领域若不努力,这一专业就会越来越萎缩,如果真正到了可有可无的境地,那么标准化也就没有立足可言,所幸他赶上了标准化的事业发展期。九十年代,随着标准化项目开展的不断深入,项目与项目之间的关联度越来越密切,尤其是所内从事的其他科研业务都与标准化紧密关联,因此,集成标准化业务势在必行。1997年,为了举全力做好标准化工作,所里根据他的建议集中力量合并两室成立航空标准化中心研究室,他成为这个室的第一任主任。在这个岗位上他一干就是7年,七年内,他与行业专家走遍了相关厂所,考核并调研了相关机构组织,进一步加深了做企业标准化的认识,这也坚定了他做标准化应该基于基层而不是浮在上面、大力推进基层标准化的信念。
标准如何才能被实际采纳,符合企业的需求?这是他始终思考和追求的专业发展方向,他以为标准化与航空产品研制的需求同步进行才能真正有价值,正是因为充分认识到标准化在型号研制工作中的作用,他一直致力于推进标准化与型号研制紧密结合。
某型号标准化的开展,是深入广泛开展型号标准化工作的标志性工程,为了满足型号需求,解决引进图纸和技术标准如何在工程中应用的问题,他和航标中心的同事们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航标中心组织行业内标准化力量,翻译分析国外的相关标准,出版了一批相关书籍、资料以及国外标准的识图指南等,及时有效地保证了该型号工程的顺利开展。
标准化直接为型号生产服务这是第一次,国外与国内的标准差异较大,如何才能使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国产化的产品上应用有关标准和技术?他们抓住机遇把国外的标准中国化,参考国外标准并在总结国内经验的基础上编制出一批适合国情的标准,还为标准的贯彻实施编写了实施指南。那段时期,前后共完成了翻译标准两万多项,编标准写指南若干册,还马不停蹄组织全国六个地区的标准培训宣讲,忙得不亦乐乎。工程的标准化工作按倒计时推进,每天必须完成额定标准数量。有一次,沈阳企业急需标准参照,电话打过来,马上就行动起来,从组织翻译到印刷和出版,一天之内就完成,又赶着坐火车送往企业,因为标准不到,生产线就要停工,这种标准化被倚重的感觉他至今记忆犹新。对于这次型号标准化的具体实践,他不无感慨地说,标准化能够实现直接为型号服务,作为标准化的实施者都非常有成就感,而制定的标准被一线技术人员和工人采纳使用,更是感到十分欣慰。这一时期应该是标准化与型号结合的开端,历炼了技术人员,收获很大,技术能力因此有很大提高,这为自主编写相关基础标准和以后更多的开展型号标准化工作奠定了基础。
九十年末期,型号业务广泛开展,标准化的作用更加显现,尤其是经过多年“做精做强”标准化的努力,301所的标准化地位日益突显,所里不仅自己能够制定许多标准,还在为型号的不断服务中,能力大幅提升,对型号需要制定多少标准已经“胸有成竹”,同时,开展咨询服务,负责教会基层贯彻实施标准。他在与301所共同成长的过程中充分体验了301所向着真正“标准化中心”位置的迈进。此后,标准化与型号相结合开辟了标准化的新天地,标准化的提升也从此翻开了新的篇章。
标准化融入型号这样的产品是他多年向往的追求,也是他对基层企业标准始终关注的回报,熟知企业标准才能有效地服务产品,他因此更加努力在做实标准化上下功夫,当标准化为基层服务缺乏说服力时,他敏锐地意识到对标准化产品检测手段的拥有十分必要,1992年,他就萌生了不能光搞标准,要拥有标准件检测手段的想法。做标准化首先应该了解基层需要什么,型号需要什么,这是开展标准化的依据,然而仅有理论和标准远远不够,必须对相关产品进行验证,使其真正达到标准的要求,这才能真正发挥出标准化对产品质量的保证作用。作为航标中心主任的他对此深明大义,因此,积极投身到标准件检测能力建设的“游说”, 沟通各部门,统一认识,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推进下,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他们的游说变为现实。标准件检测实验室建成,验证手段的建立完成了一个标准化的闭环过程,从此,标准化实现了精准的服务内涵。
实验室是在自己拿钱中起家,301所自筹资金200万,购买紧箍件拉力、尺寸检测、缺陷检测等设备,半年内就运转起来,开始了标准件的实验,一年后,投资见效,收回了成本,此后,赢得集团的大力支持,疲劳试验、扭力试验等相继引进,扩充了引力、拉力实验机的品种,并且新建了实验房,设备到货时正值西北风猎猎,但是他们这个团队却都人人激情满怀,每台设备都是自己动手落位,对前景充满了期待。检测中心建立后,效益连年递增,八年中,增长30%以上、50%,甚至翻了一倍,迈上了标准化作为第三方开展合格鉴定的新台阶。
随着国内市场化的演进,他又积极尝试民用标准化的对接。1990年,他与民用标准化有了初始碰撞,某研究所的建材机械要参加全国行业竞争,需要制定相关标准,找到301所,虽然301所做军用航空标准,但是这是新的领域,充满挑战,他接下了这份新标准,短短的几个月内就做完了这份标准,对方很满意。以这份标准为蓝本,产生了相关行业标准。这次进入民用市场的尝试,他和所在的研究室不仅开拓了标准化领域,还收获了效益。
在民用领域标准化的积累以及多年的航空标准化根基为他在21世纪赢得了一次提升标准化的良机。中国商用飞机公司成立之始,制度、体系建设刻不容缓,在标准化专家中,他被选中,成为为中国商飞公司服务的专家之一。他常住在上海四个半月,帮助中国商飞公司搭建了组织机构,建立了标准化体系。更高水平、更完备的标准化体系的筹建让他和他的团队木秀于林,也让他在大量涉猎国际标准的基础上对民用飞机标准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中国商飞的民用客机采用的标准是国际级的标准,作为国家推出的新型民机必须足够先进才能被全球市场接受,因为与军用飞机概念大为不同,民用飞机必须要靠市场说话。可见,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是迎接挑战,还是放弃?他选择了前者。多年来对航空企业的熟知,以及标准化的积累让他对建好中国商飞体系充满了信心,更何况没有高度怎么会有进步?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项工作中,两到三个月内,他就和团队确定了商飞标准化发展的十几个目标并构建了结构和目标的体系,显然,这是进入民用飞机标准化的又一个提升。高标准的目标,自然满足了民用飞机的适航性要求,他们在国防工业系统树起最高声誉,被兄弟单位赞许:不愧为一个标准化领域技术能力强有力的团队。
在标准化领域,他始终笔耕不辍,兴趣有加,任何工作都不能阻止他放弃对这一专业的追求。他曾担任过四个航空型号的标准化副总师,还是全国机械工业标准化协会理事、企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会委员、航空学会标准化分会副主任委员、空军标准化咨询委员会委员,身兼多个社会标准化职务。他曾主持过航空标准化重要课题20余项,编写和参与编写基础标准、标准件标准、管理标准、工艺装备标准等国军标和航空工业标准近百项。作为项目总牵头人,他还组织了多个重点型号综合标准化、航空标准化“十•五”规划、航空工业标准体系表的编制、标准清理整顿等国防重要标准化专项课题的研究,并在三个标准化专业著作中撰写相关章节。近年来,在开展航空标准化通常技术研究工作的同时,他还把重心放在某些型号工程标准化方面深入拓展,因在标准化领域的卓越贡献,他曾多次立功受奖。经历了二十余年的追求,他所在的301所标准化业务不仅参与型号研制,而且已经涉猎型号预研项目,他为之奋斗多年的标准化触角已经延伸到航空工业各个众多型号的项目工作中,作为航空标准化专家的他十分憧憬地说,未来,我们将随时跟踪国际标准,不断拓展标准化领域,使标准化在科研、预研、设计过程中真正全程发挥作用,为进一步提升标准化的地位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