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装备研制综保信息全寿命管理研究初探
2010-08-15郭晓
郭 晓
(中航工业综合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28)
装备综合保障是一项包括研制阶段保障性需求确定、保障性分析和保障系统规划,以及使用阶段使用与维修保障工作的全寿命全系统的管理与技术工程活动,它分别由研制阶段的综合保障工作与使用阶段的综合保障工作构成。
目前航空装备综保信息化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基于CALS战略实现装备综保信息的全寿命管理,由于装备使用阶段维护所需的信息在装备采办周期的开始阶段(主要是设计阶段)被生成,为了贯彻CALS战略“信息一次生成多次使用”的原则,在研制阶段就开始对装备综保信息进行全寿命管理尤为重要。
1 航空装备研制综保信息管理现状
世界各国由于政治经济制度、经济实力、军事战略及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不同,装备采办管理体制有较大的差异。美国是“国防部统一领导、军种负责实施的体制”,法国、英国、德国、瑞典等西欧国家施行的是“国防部集中统一领导并负责实施的体制”。
尽管美国和西欧国家的采办管理体制不尽相同,但是它们的项目管理模式都是全寿命一体化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从管理体制上确保了对包括装备综保信息在内的所有装备技术信息能够顺利实现全寿命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成熟,美国和英、法等国的装备综保信息全寿命管理水平逐渐提高。
我国装备工作管理体制尚未完全适应全寿命管理要求,装备的设计、生产、保障等主要阶段是相互独立和分离的。加之航空装备由于其自身的复杂性,不仅整个装备的寿命周期往往长达几十年,装备的研制周期往往也很长,采办管理的阶段性更加明显,这从制度上为航空装备综保信息化管理贯彻CALS战略(即实现航空装备研制综保信息的全寿命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
虽然近些年来我国航空装备研制的信息化水平极大提高,但是航空装备研制的综保信息还多处于原始的、分散的、孤立的状态和静态的形式。各部门都自行开发了各种综保信息化系统,但由于装备管理体制障碍,都没有从源头开始狠抓综保信息的全寿命管理,信息生成、存储和共享无统一标准,跨阶段的综保信息共享体系尚未形成,所以开发运行的各个信息系统互不兼容,形成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造成综保信息沟通不畅,重复生成、综合效率不高。
2 全寿命周期信息管理的核心
全寿命周期信息管理是一种管理数字技术信息的产生、存取、管理、维护、分发和重用的方法,这种方法使装备的技术信息在整个寿命周期内的产生、交换和使用更有效。在我国目前分阶段的装备管理体制下如何更好地应用全寿命周期信息管理方法开展航空装备的综保信息化工作需要我们对这种方法进行深入理解。
全寿命周期信息管理的目标:一是在需要的地点、需要的时间,以需要的格式向授权用户提供正确的信息;二是在整个寿命周期内以最经济的方式管理(生成、使用、交换)信息。
全寿命前伸新机规划、方案论证,后延使用管理,维修反馈。这种扩展主要不是“后延”,而是“前伸”,特别是“前伸”到初始设计。因为随着装备复杂度的提高,使维护装备所需的技术信息与不断变化的产品保持一致正变得更加困难。而这些维护所需的技术信息大多在装备采办寿命周期的开始阶段(如设计阶段)被生成,并且需要在全寿命周期内被管理。如:构型数据、诊断数据、故障模式、装配图、备件清单、测试需求等。所以全寿命管理更加注重把管理重心前伸,实施“前伸管理”,这是全寿命管理的核心思想。其关键是当信息产生时获取它一次,并在整个寿命周期中多次使用。
3 研制阶段综保信息的全寿命管理
军方需要航空装备具备以电子方式交付所有合同要求信息的能力,并能够在一定条件下访问和获得承包商在研制阶段生成和留存的与保障相关的大部分技术数据。承包商(设计单位和制造单位)需要得到在装备服役期间维修管理所积累的大量技术数据,这些数据是研制阶段开展保障性分析工作的重要输入。所以当前航空装备研制综保信息全寿命管理的重点就是建立信息共享的技术基础和机制。
目前,首要要解决的问题是树立对技术信息的全寿命管理思想,即明确信息的生成、提交、利用和管理方式,其次是明确信息的范围、种类、具体内容、格式,建立相关的标准体系,加速制定和完善各项标准,最后是建设符合全寿命管理要求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信息化系统。
3.1 树立对技术信息的全寿命管理思想
可以通过顶层规范制度、激励政策以及验证和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实施,逐步树立全寿命管理思想,推动综保信息转向一个综合的高度自动化的运作状态。如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IETM)系统所管理的装备维护所需要的技术数据大多来自研制阶段,同时IETM的数据又要支持装备在使用阶段的维护和保障工作。为了确保装备维护所需技术信息与不断变化的装备保持一致,IETM系统就既要和设计制造的相关信息系统,又要和维修管理等保障信息系统发生交互,共享数据。因此IETM就应使用基于公共源数据库(CSDB)这样支持全寿命管理的方式来管理技术数据。
3.2 明确信息的范围种类和具体内容
应在研制阶段开始时或更早就通过对装备的采办流程进行全寿命周期的业务建模来明确跨阶段共享综保信息的范围和种类。可以由粗到细对从装备研制开始到报废各个阶段生成和使用综保信息的各项业务活动逐层建模,重点关注综保信息在各个活动之间的交互关系。通过科学建模可以确保综保信息全寿命管理的质量。
3.3 标准化是全寿命管理的技术基础
标准化是实现综保信息全寿命管理的基础。特别是在我国目前装备管理的体制下,通过标准来规范信息的内容、格式及交换方式是各系统相互间进行高效数据交换的技术保障。
在关注数据标准的同时必须重视政策标准,政策标准是整个综保信息全寿命管理标准体系的顶层文件,它应从政策的层面明确军方和工业部门实施综保信息全寿命管理的要求。
3.4 共享数据环境(SDE)是实现全寿命管理的重要技术途径
共享数据环境,包括数据存储技术(如分布式数据库)、交换共享机制(如保密专网)、访问控制和安全手段等。
应结合我国航空装备研制管理工作的具体实际和信息化发展水平构建SDE。SDE的构建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通过SDE,各系统按标准生成的综保信息在装备全寿命周期内可以有效地实现交互和重复利用,授权用户也能方便利用SDE获取需要的信息。
4 结束语
航空装备研制综保信息全寿命管理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全面、高质量提升装备综保数字化进程的过程。从时间上,它强调全寿命,从空间上它倡导多系统一体化协同,从使用方式上强调一次生成、多次使用。所以航空装备研制综保信息全寿命管理的实质就是实现与保障有关的装备技术信息和管理信息在全寿命周期视角下的标准化与数字化,并形成在研制阶段一次生成的综保信息在后续阶段多次使用的技术基础。
[1] 现代武器装备持续采办与全寿命支持:CALS编委会.现代武器装备持续采办与全寿命支持:CALS.[M]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7.8.
[2] 张兴全.装备保障信息化.[M]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3.8.
[3] 张子丘,王建平.装备技术保障概论[M].军事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