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梁子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2010-08-15丁忠浩彭清泉陶语若

绿色科技 2010年10期
关键词:流域补偿生态

杨 佳 ,丁忠浩,彭清泉,陶语若

(武汉纺织大学环境与城建学院,武汉430073)

1 引言

梁子湖位于武汉市江夏区东土之滨,是湖北省第2大淡水湖。梁子湖湖面面积达225km2,有99个岔,集水面积6.5×108m3。梁子湖流域包括了梁子湖、鸭儿湖、保安湖、三山湖,跨武汉、鄂州、黄石、咸宁4市,有17个乡镇(街道),总人口约6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约 10万人,域内有耕地约 11.9万hm2。在享有“千湖之省”美誉的湖北,梁子湖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绝佳的自然生态而闻名,在旅游热高涨的今天,保护梁子湖水域已刻不容缓。

2 梁子湖流域的现状

2.1 湖水的水质状况

梁子湖入湖河港多达30余条,主要入湖河港为高桥河、金牛港、朝英港、徐家港、张桥港、山坡港、宁港等7条。高桥河长64.4km,集水面积893km2,占流域陆上汇水面积一半,入湖水量占50%以上。出水口仅长港一处,河道全长46.6km,至樊口新闸排入长江。梁子湖多年平均水位18.25m,堤内湖水滞留时间为0.53年。

由于梁子湖流域经济相对落后,开发程度较低,入湖工业污染较轻,再加上湖泊水草丰盛、自净能力较强,是目前中国水质较好的淡水湖泊之一。从1986年到2009年,西梁子湖(江夏水域)水质以Ⅱ类为主,但南北嘴等局部水域水质为Ⅲ类,主要超标项目是磷和氮;东梁子湖(鄂州水域)以Ⅲ类为主,但梁子岛、长港磨刀矶等局部水域水质为Ⅳ~Ⅴ类,主要是氮、磷超标。梁子湖营养状态已从贫营养型进入中营养型,局部已接近富营养型。梁子湖水质的季节性变化较大,农田和鱼池退水期水质较差。2009年10月东梁子湖和西梁子水质均以Ⅳ类为主,分别占各自湖面面积的59%和76%。

2.2 水生植被、生物种类多样

梁子湖具有生物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物种稀有性等特点。20世纪80年代,梁子湖的水生植物有89种,组成17个主要水生植物群落类型,全湖水草群落覆盖率高达77%。20世纪90年代,梁子湖有水生植物92种,组成12个主要水生植物群落类型,物种多样性有所上升(增加了五刺金鱼藻、亚洲苦草和空心莲子草3个物种),但群落多样性下降近1/3,主要是浮叶植物和挺水植物群落减少。全湖水生植被覆盖度和生物量呈逐年增长态势,这与湖泊冬季水位相对稳定、草食性鱼类不足等因素有关。湖内共有脊椎动物280余种,水生高等植物92种。在脊椎动物中,鸟类166种。湖内生长着国家重点保护植物4种,其中一级1种(莼菜),二级3种(水蕨、野菱和野莲);国家重点保护鸟类2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有东方白鹳、黑鹳、白头鹤、白鹤、丹顶鹤等5种。

2.3 梁子湖流域社会经济状况

梁子湖流域是相对贫困的农业区,2006年流域内GDP约21亿元,人均GDP不到湖北省平均水平的一半。其中农业总产值12.16亿元(占GDP的58%),种植业、水产业、畜牧业为农业支柱产业。工业和服务业相对落后,全流域共有生产性企业91个,企业规模较小。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较快,2007年梁子湖接待游客140.6万人次,其中梁子岛接待游客约40万人次。随着武汉城市圈城镇化速度提高,根据流域内四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2012年梁子湖流域GDP将比2007年增加75%以上,若不能严格控制新增污染项目,预计全流域废水排放量将增加约35%,对梁子湖水质构成严重威胁。

2.4 梁子湖流域存在的环境问题

2.4.1 农业生产

梁子湖流域的农民的经济来源以种、养植业为主,盛产作物有玉米、小麦、稻谷、芝麻等。农民考虑到方便和效率,一般喷洒复合肥,较少的农民使用有机肥。种植业残留物的处理方法主要是作为饲料和焚烧。据统计,用作饲料的占40%,焚烧占60%。

2.4.2 畜禽水产养殖

农村家庭的畜禽养殖主要有牛和鸡,养猪的农民只占10%,畜禽粪便的处理方法是还田或随意堆放。大约20%的家庭养鱼,且以围网养殖为主要养殖方式。养殖后的尾水处理方式有2种:或是不处理,让其自我净化,或是换水处理,将水排到其它湖泊。

2.4.3 农村生活垃圾

在发展相对较快的村镇,农村家庭产生的生活垃圾还是以集中堆放的处理方式为主。而在发展比较缓慢的村庄里,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都是随意堆放或者焚烧。在接受调查的村庄中,像北咀村这样有污水处理管网(下水道)和自来水厂的村庄大约占20%。

2.4.4 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梁子湖周边的工矿企业比较少,在调查的矿场内,对环境产生严重危害的就是粉尘污染。在几家养猪场中,只有少数养猪场对其产生的废水未经处理就排入附近的湖泊内,其余都基本做到了“三化”,这为保护梁子湖的生态环境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4.5 休闲娱乐旅游

自从2005年12月,江夏区委、区政府决定设立梁子湖风景区,梁子湖因其优美的容颜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参观者,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会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

3 建立梁子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梁子湖地区独特的生态价值和相对良好的生态环境,日益成为武汉城市圈乃至湖北省的一个珍贵资源。因此,它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功能越来越重要,在涵养水土、调节气候、维护现有生态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大的作用。对缓解武汉城市圈经济密集区的发展给生态带来的影响,形成城市圈基本生态框架和生态调节功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梁子湖因其动植物的多样性与完整性,被专家学者称为“化石型湖泊”、“武昌鱼故乡”、“物种基因库”和“鸟类乐园”。梁子湖特别适宜淡水珍稀鱼类和水生蔬菜的生长,仅在鄂州水域,每年生产出水生动物类产品16万t,水生蔬菜7.5万t,产品年产值达6.6亿元。梁子湖Ⅰ、Ⅱ类水质面积达到85%以上,并常年保持在Ⅱ、Ⅲ类水体,水生植物覆盖率达到75%,被列为武汉市应急备用水源地和Ⅱ类水源保护地。因此,梁子湖地区生态建设和保护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密切相关。

(3)生态补偿是以保护和持续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为目的,以经济手段为主要方式,调节相关者利益的制度安排;是政府通过行政、法律、财政、市场等手段,让生态保护的受益者支付相应的费用,使生态保护者受益,以消除生态环境的外部性,解决生态环境这一特殊公共产品消费中的“搭便车”现象,激励人们重视生态保护、生态建设,促使人们投资并使生态资本增值。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有利于城市生态建设和生态安全,为生态保护区域公平发展提供保障,更为经济社会的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

4 建立梁子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

4.1 加强组织管理

由于梁子湖跨4个地区,管理上不能很好的协调,在管理梁子湖流域水生态时需实行区域联动的方针。

(1)区域间的联动。梁子湖流域水生态管理委员会将由江夏区环保局、鄂州环保局、黄石环保局、咸宁环保局4个局的领导成员联合组成,并由武汉市环保局和湖北省环保厅参与。

(2)区域内的联动。在梁子湖周边的各村、镇或县内建立管理委员会的分管点,负责该地区的水生态保护。各管理主体的地方政府拥有区域内人、财、物等资源的相应调配权,也具有相关制度的管理权。武汉市环保局和湖北省环保厅的参与,有利于贯彻湖北省政府的环保政策和水利政策,可协调环保厅与地方在梁子湖水生态保护方面的关系。

4.2 健全流域管理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1)完善生态补偿法规。结合江夏区的实际,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应上升到国家层面,从财政制度、税收制度、法律法规、基金制度、公众参与等方面着手逐步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对有可能引起梁子湖流域污染的各项,需制定严谨的环境政策和法规。必须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在区域生态补偿的运作过程中,应遵循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原则,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付费。要明确生态补偿责任主体,确定生态补偿的对象、范围。

(2)建立“资金横向转移”补偿模式(即区域间利益缺失补偿形式),让从生态保护中受益的地区、发达地区实施财政转移支付、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发展扶持、异地开发、流域综合治理和环境服务付费等补偿措施,在资本、人才、技术等方面对生态保护做出贡献的地区给予支持,以保持生态资本的平衡,实现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共同发展。通过资金横向转移改变地区间既得利益格局,实现区域间公共服务水平的均衡,提高生态保护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缩小地区间经济差距。

(3)建立生态友好型的税费制度,完善现行的保护环境税收支出政策。结合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税制改革,调整和完善现行的资源税费制度,发挥消费税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改变现行税制中关于生态补偿税收优惠措施过于单一的状态。按照不同的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阶段,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方针,促进资源富集地区尽快将比较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首先,要调整提高资源税税率。即提高工矿企业各类金属矿产资源等资源税税率,由此增加的资源税收入将主要用于相关资源开发开采后的生态恢复和治理等。其次,合理调整矿产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在区域内和各区域间的分配方法。

(4)开展绿色GDP体系认证,完善行政考核制度。绿色GDP是指用以衡量各国扣除了自然资产(包括资源环境)损失之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其简化为计算式:绿色GDP=GDP-自然资源耗减和环境退化损失-(预防支出+恢复支出+由于非优化利用资源而进行调整计算的部分)。绿色GDP占GDP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对自然的负面效应越低,经济增长与自然保护和谐度越高。把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原材料消耗强度、能源消耗强度、水资源消耗强度、环境污染排放强度、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等5个绿色GDP指标)纳入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可以在相当程度上纠正传统GDP作为政府工作业绩指挥棒的扭曲性,从根本上改变党政干部的政绩观,并推动梁子湖流域生态补偿的实施。

4.3 加强民众教育,严格湖区流域环境管理

(1)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利益相关者对生态补偿的认知和参与。梁子湖流域的城乡地区是生态补偿机制落实的最终对象,城乡公众的知识、认知和意愿直接影响到生态补偿的效果。因此,生态补偿必须有社区的广泛参与、关心和支持。加强生态补偿的科普教育和公众宣传,增强群众的生态补偿意识,明确生态补偿的政策,使公众积极主动参与到生态补偿中来。

(2)加强梁子湖流域中农村的面源污染控制。各乡镇、村修建污水处理管网,并增设污水处理厂。禁止湖泊里的围网养殖,养殖尾水需排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在各乡镇、村修建垃圾集中堆放点,规范农村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严格要求农民将生活垃圾运到集中堆放点,进行妥善的处理。改变畜禽粪便处理方式,牛粪、猪粪必须作为有机肥还田。调整农业结构,鼓励农民种植无公害作物,如大蒜、绿豆、洋葱等,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提倡施用有机肥,加强宣传施用有机肥的政府补贴政策。对农作物产生的秸秆等种植业残留物的处理方式规范化,只能作为饲料、肥料,禁止随意焚烧或丢弃。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适度开发梁子湖风景区生态旅游业,使环境保护与当地的经济、政治、社会协调发展,建设环保型的新型社会主义农村。

[1]王耀辉.加强梁子湖、汤逊湖水资源保护积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J].参政议政,2009(9):47~ 48.

[2]颜锁祥.用发展的生态水利学构建和谐梁子湖[J].水资源,2009(5):11~ 12.

[3]李长安.关于梁子湖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J].参政议政,2010(4):16~17.

[4]孙家寿.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要重视保护河湖——对梁子湖保护的几点建议[J].参政议政,2009(9):77~78.

[5]范 弢.滇池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及政策建议研究[J].生态经济,2010(1):154~ 158.

[6]葛劲松,翟永洪.关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考[J].青海环境,2009(12):172~ 175.

[7]李国忠.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J].财政研究,2005(5):131~ 132.

[8]魏国印.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考[J].资源环境,2009(16):1~ 3.

[9]赵 丽.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刻不容缓[J].科学社会主义,2009(4):7~ 9.

猜你喜欢

流域补偿生态
昌江流域9次致洪大暴雨的空间分布与天气系统分析
“生态养生”娱晚年
疫情下的补偿式消费 引爆宠物氪金新时代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解读补偿心理
称“子流域”,还是称“亚流域”?
基于自学习补偿的室内定位及在客流分析中的应用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