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通专家否认世界首堵说 称居民出行选择有问题

2010-08-15

科技传播 2010年20期
关键词:保有量城市交通机动车

作为北京市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继孚否认北京是世界“首堵”的城市:北京汽车出行速度一般在19公里/小时,而东京街头的平均车速仅为15公里/小时。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五十步笑百步”,不过郭认为,这很大程度上是北京居民交通出行方式的选择问题。北京5公里以内距离的出行,本来可以靠步行和自行车,或者公交车解决的,但是现在40%由小汽车来解决。北京二环以内居民拥有汽车的比例,甚至比纽约曼哈顿还要高1倍。“下一步,北京要优化建设地面的公交系统,提高居民公交出行比例。”郭继孚在10月16日举行的第六届中国交通发展高层论坛上说。北京的困境,是中国汽车业快速发展下城市交通困局的一个缩影。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字,今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均将达到世界第一。如此多的汽车被投放到街道上,亦将使中国的能源安全和环境压力增大。

政府拟在今后五年间解决产业发展和交通困局的协调问题。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司长黄民表示,“十二五”期间,应将交通各个领域的独立发展向综合协调转变。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尽管还是要加快,但更要考虑各种交通形式的衔接服务,以此构建一个综合的运输体系。

汽车业狂飙下的交通困局

截至目前,北京机动车保有量为450多万辆,目前还在以每天1900多辆的速度增加,尽管北京采取限行等措施,但北京堵车状况仍在加剧,行驶路况更加脆弱。9月17日的一场小雨,使得北京发生9个小时大堵车,拥挤路段达到143条。未来的情况不容乐观。按照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的预测,到2012年,北京机动车保有量将达700万辆,届时平均每小时车速将低于15公里。首都或将成为名副其实的“首堵”。该研究中心判断,当机动车保有量达500万辆和600万辆时,如不采取限行措施,高峰拥堵时间将超过5个半小时;如采取限行措施,中度以上拥堵时间也将达3至4个小时。

北京城市交通面临的困境,只是全国城市的一个缩影。今年全国的机动车保有量预计达到8500万辆,而按照这个发展速度,2040年将达到2亿-2.6亿辆。业内人士说,汽车产业发展与交通建设发展的矛盾将愈演愈烈。“是静等全国2亿辆机动车时代的到来,还是现在就开始出台一些限制发展的措施?”在第六届中国交通发展高层论坛上,国家物资储备局局长王庆云对与会者发问。他认为,中国应在发展汽车工业和改善城市交通上维持一种平衡。事实上,中国汽车业的快速发展所引发的问题,不仅在于交通方面。2008年,中国石油消费3.8亿吨,汽车消耗石油占到41%,比2005年提高4个百分点。预计今年该比例达到45%,2015年将进一步上升到65%,届时全部石油消耗要达到5.6亿吨。考虑到去年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0%,汽车业能源消耗的增长将进一步加剧能源供给及安全问题。

“十二五”交通将谋求综合协调发展

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已经引起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并预备在“十二五”期间全面着手解决。其中,北京或通过经济和法律手段限制小汽车发展。黄民表示,未来随着居民出行距离越来越长,更需要改善居民的居住和工作环境,并进一步实现公交优先的发展战略。北京通过对公交汽车刷卡和坐地铁实施补贴后,居民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已有所上升,该市2009年居民公交出行比例为38.9%,比2003年提高了10.3个百分点。北京打算将上述比例在2015年提高到40%,高峰时提高到50%。郭继孚说,目前北京的小汽车使用率超过了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的大城市,一般是在中心城区主要靠坐公共交通工具,在郊外才开汽车。“新加坡的一个汽车牌照价格高达几十万元,而北京迄今没有任何对机动车牌照的限制措施。”郭继孚认为,北京限制机动车发展的政策空间很大。记者亦了解到,目前一些保障性住房用地免费给汽车停车使用,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认为,中国目前需要尽快将目前分段建设的高铁联网,同时与城市轨道交通等其他方式有效衔接,以提高便捷轨道公交的吸引力。他说,目前分段建设的高铁上座率不高的问题,有望在“十二五”期间得到解决。

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整合非常有必要,尤其是形成一个适应城市群的由轨道交通和快速公路构成的网络。黄民以伦敦的公交为例说,该市每400米之内就有一个公交站,这样公交可覆盖95%的城市人群。大城市如果能在此问题上科学筹划,公交出行将替代部分机动车出行率,有利于城市交通畅通。

猜你喜欢

保有量城市交通机动车
全国机动车保有量突破4亿辆,新能源汽车占比2.90%
让机动车交通安全统筹更
由一起厂内机动车事故引发的思考
新形势下我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思考
铁路机动车管理信息系统
上海城市交通大数据研究与实践
全国机动车保有量
——《2013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第Ⅰ部分)
契合城市交通需求 推进单轨交通发展
基于GIS的城市交通流模拟与决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