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变电站安全生产运行管理
2010-08-15余晖
余 晖
四川安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安县 622651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电能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源之一,人们对电能依赖性不断增强,对供电可靠性要求不断提高。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电能生产单位和最终消费群体的中间环节,发挥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重要功能,其安全运行直接影响着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发展,关系着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因此,加强变电站安全生产运行管理就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1 变电站安全生产运行管理的不足
变电站安全生产运行意义重大,多数变电站在日常运营过程中,也在不断加强此方面的安全管理工作,但由于变电站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生产运行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1 安全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安全管理工作是保障变电站正常生产运行的基础,然而一些变电站不重视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无法很好解决生产中权责问题,安全生产无人管、无人问的现象频出。[1]有的变电站虽然有配套的管理制度,但这些制度多从管理者角度出发,无法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且在管理工作落实过程中,部分领导者口上高喊严格管理,但在实际中却没有做到从严考核,对违章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而在客观上形成了对不安全行为的纵容,增添了单位中违章行为的气焰,严重影响了变电站的安全管理水平。
1.2 不重视职工心理健康教育
行为是人在接收外界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处理后,通过心理支配而做出的身体反应,因此,行为的最终做出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变电站日常生产过程中,那些影响安全生产运行管理的违章行为多数也正是不良心理影响的结果。[2]
总结大量的违章案例可以发现,容易导致人为事故的不良心理主要有冒险蛮干心理,侥幸心理,散漫心理,从众心理以及自负心理等。职工不良心理的存在是影响变电站安全生产运行管理的重要因素,需要引起企业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管理措施。然而在实际中,很多变电站企业却忽视了职工的心理教育,认为职工心理是职工自己的事情,与企业无关,从而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1.3 职工素质培训工作不到位
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是影响职工工作状态的重要因素,只有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安全技术的职工,才具有干好本职工作的可能;只有具有相应的安全意识,也才能够实现作业中的自我约束,从而避免事故发生。相反,如果将一个安全意识低、技术水平不到位的员工安排到它不能胜任的工作岗位,往往只能增加危险发生的几率,影响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提升职工的综合素质需要单位经常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然而,常见的培训活动往往缺乏针对性,且只注重形式,职工即使经过培训,也没有多少收获,从而使培训功能大打折扣,最终影响了单位的整体管理水平。
2 变电站安全生产运行管理措施
2.1 深化安全管理工作
变电站要保障安全生产运行,需要根据单位的特点以及不同岗位的特殊要求,从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开始,逐级明确各个部门的生产责任,制定完善的岗位职责,从而在根本上解决安全事故发生时的责任人,以及责任人对事故如何负责、负什么责、不负责怎么办的问题。[3]此外,还必须强化生产责任制度的落实,在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严格依照生产责任制度逐级进行责任追究,使生产责任制度落到实处,提升变电站的安全生产水平。
此外,变电站的安全生产运行管理工作要得到好的效果,除了需要管理人员尽职尽责,发挥监督指导作用外,还需要基层操作人员发挥积极性,实现与管理人员的良好配合。为此,变电站还需要建立起有效的安全奖惩制度,对严格照章操作、安全效益好的职工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以提高职工的积极性,促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
2.2 加强职工心理辅导
由于不健康心理对安全生产的重要影响,因此,变电站要真正的关注职工的心理问题。首先,变电站需要给予职工心理状态以持续关注,当发现职工存在紧张、焦虑、消极等不健康心理问题时,应当尽快进行心理疏导,并通过开展心理辅导使员工学会自我心理调整的方法,使员工在工作中不断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4]此外,变电站可以视自身情况,建立相应的心理咨询办公室,除了进行日常心理培训外,还可以为有心理压力的员工及时提供帮助,解决职工心理问题,保持职工心理健康,提升变电站安全生产运行管理水平。
2.3 强化职工安全培训工作
职工的综合技能素质和安全作业意识都是变电站开展安全培训的重要内容,因此,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可以通过日常教育、基础技能培训、特定岗位培训等多层次的培训工作来实现。
日常教育主要是指变电站每周开展的安全例会等方式,该种教育形式可以使职工不断的提高安全生产意识,树立起安全生产理念,从一点一滴中改变自身的不良作业习惯,实现标准化作业。基础技能培训主要贯穿于职工生产作业过程中,对此,变电站根据实际需要,结合职工岗位特点和要求,确定每次培训的内容和培训时间,通过有计划的安排,切实提高职工综合素质。特定岗位培训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员工换岗时,必须给予该员工相应的岗位技能培训,保障员工具有该特定岗位要求的专业技能;另一种是在变电站引进新设备时进行的培训,此时,变电站需要给予新设备的操作人员有针对性的教育,使作业人员掌握新仪器的操作方法和必要的维修技术,从而降低危险发生几率。
3 结论
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电能的分配、变换中介,通过深化安全管理工作、加强职工心理辅导以及强化职工安全培训等措施,可以有效的提升变电站的安全生产运行管理水平,提高供电可靠性,保障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和整个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1]王金同.变电站人性化的安全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8):190-191.
[2]刘元津.变电运行与事故处理:基本技能及实例仿真[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36.
[3]潘蕊.强化变电运行安全风险管理的探讨[J].云南电业,2009(8):51-52.
[4]邬永强.浅议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措施[J].工业技术,2010(7):15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