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循环经济管理模式探究

2010-08-15

科技传播 2010年15期
关键词:政府资源经济

汪 琨

贵州财经学院,贵州贵阳 550004

新形势下循环经济管理模式探究

汪 琨

贵州财经学院,贵州贵阳 550004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严重的环境与资源问题,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健康、平稳及长远发展。这种情况下,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我国的发展循环经济现状透彻的分析,总结出该管理模式的构建途径等内容。

循环经济;经济管理;管理模式

循环经济这种新型的经济管理模式,以资源的循环和高效利用为核心,以低排放、低消耗为基本特征,以再利用、减量化为原则,是对传统经济发展理念和模式的根本变革。

1 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

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目前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如下:

1)得到了政府多项政策的激励

我国政府为了引导循环经济的发展,推行了多项激励性的经济政策,包括财政、信贷和税收等刺激,也包括对节能设备的购置和节能技术的改造实行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差别利率、信贷贴息并减免企业所得税等。另外,还对城市生活垃圾发电、农村可再生能源等项目实行税收优惠,极大地促进了资源的节约利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

2)初步形成了循环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

为了给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政府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清洁生产促进法》、《节约能源法》、《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等,促进了企业形成节能、节材、节水,合理利用资源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3)在管理机制上仍存在一些问题

目前来说,在发展循环经济的管理机制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函待改进的地方:一方面,尚未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的理论体系,也没有统一的组织领导机构和总体策划,协调机制不健全;另一方面,地方发展循环经济的领导小组在欲行效率低、监管不得力,造成企业管理理念没有跟上来。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循环经济优势的发挥,需要我国在构建过程中予以解决。

2 政府介入循环经济的发展

我国对于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政府应在此初步阶段发挥主导作用。一方面我国经济目前总体上还是政府主导型经济,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政府的推动甚至直接的投入;另一方面,循环经济的实现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意识约束。因此,政府介入循环经济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2.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循环经济属于政府的自觉行为,而不是自发的市场行为,因此必须以法制为保障来实现自身的稳定有序发展,用法律手段来规范企业和公民的行为。我国政府应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通过立法、宣传和监督3个步骤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

2.2 提高公民的消费信心

我国当前的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市场透明度不高,影响人们对未来收支预期的计划。政府应通过制定并实施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增强人们对未来循环经济发展的信心,刺激消费;同时还要,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消费者对循环经济的关心和支持。

2.3 大力扶持技术研发和推广平台

循环经济的发展还有赖于资源再利用和清洁生产等技术,而企业和个人的能力又不足以对相关技术的研发进行大力投入。因此,政府需要予以扶助,加大投资力度,建立相关先进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平台,如出资引进或与科研机构联合进行技术研发攻关、宣传、推广相关技术等。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减少企业自主开展技术研发的成本,还可以拉动消费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3 构建循环经济的管理机制

有效地循环经济的管理机制,应采用目标管理和全过程控制的管理方法,贯彻全面管理和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结构化的管理框架和运行机制。

3.1 构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由于循环经济的发展与经济核算体系息息相关。因此,更好地发挥其优势需要建立一套绿色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改变传统国民经济总值(GDP)统计方法,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损失纳入统计范围内。目前,我国已经开始研究开展和建立环境污染物实物量核算以及环境损失价值量核算等活动,目标是建立一个综合环境与经济的核算理论体系。

3.2 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

相关部门的职责的明确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应对各组织部门的职责、权限和作用作出明文规定,建立部门间的合作协商制度,保障各部门之间合作关系的和谐,以此来提高管理的效率和工作的绩效,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技术信息、基础设施等条件。

3.3 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机制

畅通的信息渠道和丰富的信息资源可以降低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成本,使相关的理论、技术和观念意识得到广泛地的传播。因此,可以建立循环经济技术信息网络、废弃物资源供求信息网络、咨询服务网络以及信息发布制度等,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的发布、咨询、统计、交易等功能。另外,还要将内部信息交流公开化(尤其是循环经济进展情况),以便能及时协调和监控。

3.4 加强宣传和培训力度

循环经济的发展涉及到各行各业、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需要循环经济的各级管理者和实践者以及百姓共同的参与和推广。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如专题讲座、研讨会、中小学基础教育、大学高等教育、在职教育、经验交流等,进行循环经济的能力培养。同时,还可以借助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普及循环经济知识,引导全社会选择正确的生产和消费模式。

4 结论

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是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迫切需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我们要高度重视和积极构建循环经济的管理模式,提高生态环境的利用效率。循环经济的实践不仅需要政府的提倡,企业的自律,也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

[1]李苗苗.论我国企业的经济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09(9).

[2]陈小洁.日本循环经济战略体系对中国的启示[J].蚌埠党校学报,2008(4).

[3]范新成.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障碍及路径选择[J].财经政法资讯,2007(1).

F2

A

1674-6708(2010)24-0120-02

汪琨,职称:初级,研究方向:战略管理

猜你喜欢

政府资源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资源回收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