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施工标准化管理

2010-08-15胡继宏

科学之友 2010年17期
关键词:标准化标准施工

胡继宏

(中铁十二局集团建安公司,山西 太原 030024)

中铁十二局集团承建的京沪高铁济南西客站及相关工程自2008年6月7日进场以来,紧紧围绕推行标准化管理这条主线,全方位规范、高标准施工,阶段性实现了安全、质量、工期、投资、环境保护、技术创新“六位一体”责任目标,成绩的取得和推行标准化管理密不可分。

1 工程概况

济南西站位于济南总体规划中主城区的西部腊山新区的西客站片区。北到小清河,南到腊山河北路,东到二环西路,西到京福高速公路。

济南西站主站房总体投资为20.31亿,本工程建筑面99786m2,站台47 543m2,站台雨棚65 326m2。建筑层数: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地铁1号线在主站房下东西贯通,地铁6号线在主站房东侧平行于主站房,并位于地铁1号线下。地下通廊位于地铁1号线上部,并于主站房相连。

济南西站地下一层主要为出站层,一层为基本站台层,主要功能含候车厅、售票厅等,其中一层夹层主要为设备房;二层为高架候车室、主要功能候车厅等,其中二层夹层为设备和商业用房。主要节点工期为:2010年3月20日完成主站房地面以下,高架层站台面以下的主体结构,无站台柱雨棚基础和钢管混凝土柱;2010年6月底,完成高架层楼面主体结构,部分无站台柱雨棚张弦桁架吊装为京沪高铁正线轨道铺设提供条件;2010年10月底,完成站房、高架候车主体结构及钢结构的施工;2011年4月底,完成装饰工程以及设备安装、调试。

该工程按照高速铁路标准设计,设计时速350 km/h,具有质量标准高、路基沉降控制严等特点,同时又是京沪高铁在山东省境内的重点控制工程,具有开工时间晚、拆迁难度大、施工任务重、建设工期紧等特点,必须进行又好又快的建设才能化解以上矛盾。因此,进行了推进标准化管理。

2 推进标准化管理的基本思路

鉴于标准化管理具有全面、系统的特点,并且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持续改进的实际,推进标准化管理的基本思路是具体通过“四册作业卡”来反映。

(1)四册即《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手册,主要是细化标准化管理的相关要求。管理制度是基础,人员配备是保证,现场管理是重点,过程控制是关键,4个标准化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分别制定了4个标准化《实施细则》,用以指导各项工作的具体开展。一是管理制度的标准化,目的在于通过建章立制,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程序清晰、责任明确、奖罚分明。根据项目的管理特点,建立了14个方面的管理制度。二是人员配备标准化,在《预控纪要》配齐管理人员的前提下,人员配备标准化的内容侧重于人员培训和工作职责。主要包括先培训、后上岗、施工过程中培训计划、部门及个人的工作职责、所在岗位要做什么、怎么做等内容。三是现场管理的标准化,目的在于明确现场管理要做到什么程度,把现场管理工作目标具体化和定量化。主要包括平面布置和大临标准、安全文明工地建设标准、技术工作标准、中心试验室管理标准、拌和站管理标准、机械设备管理标准、内业资料管理标准、架子队和劳务用工管理标准、现场监控检查标准等内容。四是过程控制标准化,目的在于通过细化分解各个环节的责任而实施全过程的监控。

(2)作业卡即《岗位标准作业卡片》,主要是把标准化管理落实到操作层。以简洁、方便、实用为原则,直接面对操作人员(根据济南西客站的用工实际,主要有钢筋工、模板工、木工、架子工、混凝土振捣工、砌筑工、电工、电焊工、气焊割工、材料保管员、吊车司机、装载机司机、搅拌机司机、混凝土泵车司机、混凝土输送泵司机、挖掘机司机、装修工种等等)制定成了各种方便易携带的《岗位标准作业卡片》,内容主要包括岗位资格标准、工作内容、工作标准、考评标准和考评结果处理标准。要求每一个操作人员随身携带,随时查看,工作前先学标准,操作过程谨遵标准,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标准化管理体系。

3 在现场管理和过程控制方面重点推进标准化管理

作为施工单位,一切标准化推进工作都要反映于施工生产,而反映施工生产的标准又主要在现场和过程,所以在标准化体系建立起来后,在推进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的基础上,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现场管理标准化和过程控制标准化两个环节。

3.1 强化现场管理标准化,确保施工生产有序推进

一是抓现场要素配备的标准化。适应高速铁路建设的要求特别是质量控制的要求,坚决摒弃“作坊式”生产,坚定地推行工厂化生产、专业化施工、机械化作业。

二是抓技术管理的标准化。坚持把“技术先行”作为施工管理的根本原则,充分认知项目特性,快速做好测量、试验、现场调查、图纸审核、施工图现场核对等前期技术筹备工作。根据《预控纪要》对优化设计、编制施组和作业指导书等提出的大方案,一项一项具体细化,重要方案及时沟通,施组和作业指导书由“内部专家”审核后实施,确保以最优的方案、最佳的作业指导推进现场施工。

三是抓安全文明标准工地建设。为树立高速铁路建设新形象,在文明施工标牌、安全牌、宣传牌等工地文化建设上加大投入,重要路口均设置指示标,现场人员统一着装,挂牌上岗。

四是结合本项目特点在现场管理方面寻求创新。比如为了在钢筋加工厂实现安全管理标准化,强力打造“无线理念”,所有电力、照明线路均布设暗线,全部采用塑料外套管埋设于混凝土地坪以下,既延长了使用耐久性,又保证了用电安全性。又如为了便于筏板和框架桥涵超长钢筋的加工制作和使用,设计施工类似站台雨棚的悬挑式后拉锚钢筋加工棚,建成了带双侧导轨的移动式钢筋存料棚,便于存放钢筋成品,科学实用。

五是抓架子队的标准化管理,以用工和谐促进施工和谐。首先是杜绝违法分包、以包代管,在用工形式上全部使用以人工费为标准的架子队模式。架子队由工区项目部负责组建,每个架子队配备一名专职队长、一名技术负责人,并配备专职安全、质量、试验、材料、测量、工班长等人员,劳务工通过有资质的劳务公司派遣或由公司的劳务公司到社会招募。其次是对劳务工实现身份管理,在银行为劳务工开设专门的工资账户,体现谁用工、谁发资,工区财务部按月发放劳务人员工资和劳务公司的管理费支付。再次是加强对劳务工的考试上岗管理、培训管理、工作纪律管理,确保劳务工的操作技能和工作态度。

3.2 强化过程控制标准化,确保施工质量达标创优

过程控制涉及到安全、质量、工期、环保等各个方面,但京沪高铁作为中国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从开工建设到实现350 km时速开通运营,建设质量决定运营安全,从保质量就是保安全的百年大计考虑,质量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将其作为过程控制标准化的重点。

一是制定目标,细化标准。为了使施工质量过程控制目标清晰,体系健全,责任明确,根据本工程创优的总体要求,制定全部工程一次成优,确保部优,争创国优的总体目标。

二是培训先行,理念领先。为了使全部管理、技术、操作人员具备高速铁路建设的理念和掌握新的技术要求,重点抓岗前培训和过程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办法,通过组织学习、多媒体介绍、现场观摩、会议传达、专家座谈等多种形式,并充分借助上级部门组织的教育培训活动,使全体参战人员就高速铁路施工在理念上更新,管理上创新,技术上革新,工艺上推新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技术规范、作业标准等有了科学严谨的把握。

三是打造样板,典型引路。分阶段打造样板工程,确保每一项工作的开展、每一阶段的主要工作都有典型引路。其次是坚持“样板引路,数据指导”的质量管理原则,严格“试验数据指导施工”,通过室内、室外试验和样板段选定原材料、操作方法,修正相关技术参数,制定工艺流程、作业指导书、内控验收标准,作为全面施工的控制依据。

四是强化措施,以过程控制的标准化保证创优目标的实现,以保证创优推动过程控制标准化工作,使二者互为促进。为此制定《创优规划》,除了制定保证创优的组织保证、技术保证、重难点工程施工方法、工艺及保证措施外,特别注意选定科研课题为实现创优服务。

五是严格检测,落实标准。强化对高速铁路验收标准的掌握,一切检测标准以数字说话,狠抓工艺参数、验收参数的达标。

六是规范内业,全程追溯。内业是施工过程的书面反映,必须资料齐全、规范完整,才能从文字上对过程控制进行反映。在内业资料标准化管理上做到:形式上与京沪高铁保持一致,内容上与施工现场同步,管理上与贯彻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三标一体化有机结合,明确了分工负责人,定期收集整理存档,采取周检月评的办法进行自查自纠和总结提高,确保内业资料能体现“写所做,做所写,记所做”的原则,尤其在施工日志、现场自检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原材料使用追溯等方面必须在当天及时填写,履行签认手续,当日汇总存档。

七是重视改进,工作闭合。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检制”,专项检查和平时巡检相结合,未雨绸缪,排查隐患,限时整改,不留死角;在施工的不同阶段评价出相应的检查防范重点,组织专项排查和日常巡查,做到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不留隐患。

4 结束语

标准化管理的目标是安全稳定、质量精品、工期合理、环境和谐、技术创新。实现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

猜你喜欢

标准化标准施工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标准化简述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探讨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土木工程施工实习的探讨与实践
扶贫村里施工忙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