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农村水利工程工作的发展方向和主要措施
2010-08-15许开彬
许开彬
(广西长锋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22)
农村水利是农民抗御自然灾害,改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环境条件的基础设施,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物质保障条件,是农业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公益性。农村灌溉渠系水利用系数较低,农村居民饮用水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农村水利科技含量仍然较低。建国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广泛持久地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形成了政府组织引导、群众投工投劳、引入市场机制调节的建设模式。
1 农村水利面临的形势与问题
1.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水利工程主要满足粮食作物的生长需要。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蔬菜、瓜果、药材等对灌溉、降渍和抗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市场化行为,一家一户生产,给农村水利组织协调工作带来了困难。
1.2 水质要求更加严格
由于水产养殖业发展较快,对水源水质的标准要求越来越高。一旦水源污染,水质被破坏,就会影响到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损害农民的利益。
1.3 宏观环境的变化
水利基本建设由政府组织向村民自主转变,由指令性计划向指导性意见转变,由政府组织号召向一事一议转变,农村水利建设的政策环境、投资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1.4 理解水利产业政策的片面性
部分干部和群众片面地认为防洪除涝工程、农田灌排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和水资源、水环境的治理全部应由政府投入,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农田灌排工程应该是农业生产性的工程建设,其受益范围和受益者也非常明显。不应该把政府作为投入的主体,相反农民应该成为农业生产性投入的主体。
2 农村水利发展的目标
2.1 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
以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为水利工作第一要务,采取一切措施,全面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确保在2020年前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2.2 加强以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为重点的粮食安全体系建设
始终把提高、稳定粮食生产能力,作为农村水利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以消灭低产田、改造中产田为突破口,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2.3 建设防灾减灾体系,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以河湖治理、水库除险加固为重点,力争在2020年前,使骨干河流防洪标准达到 10~20年一遇(其中长河城区段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完成 150座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建成较完善的防汛指挥决策系统和预警系统,通过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形成相对可靠的防洪抗灾保障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4 坚持人与自然相和谐,可持续利用水资源
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水资源优化配置为重点,抓好生态和水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5 抓好以灌区改造、节水增效为重点的农业节水工程建设
农业灌溉要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必须实现节水技术措施和手段的升级,并以此作为农村水利现代化的突破口。重点抓好骨干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同时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地新建一批小型水库、当家塘、旱地水窖等,以加快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率的提高。
3 农村水利建设发展的主要措施和建议
3.1 更新思路观念
按照水利部新时期的治水思路,围绕新时期治水思路,把农村水利发展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的发展结合起来,特别是面对入世后农业的形势和结构调整,按照全局的部署和要求安排指导工作。从注重工程数量外延为主的发展模式转变到以效益为中心、提高管理水平、挖潜改造的方式上来,要高度重视工程管理问题,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建立科学、良性的工程建设、管理、运行、维护发展及更新改造机制,使其长期发挥应有的效益。
3.2 明确工作目标
在工程建设上要抓住干旱缺水这个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针对税费改革、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新情况,研究新的工作方法,认真做好宏观指导、政策引导和技术指导,使工程建设以新建为主转向新建与更新改造。挖潜、提高同时抓,以一般工程为主转向一般工程与高标准、高技术含量、高效益工程同时抓;以服务粮食生产为主转向为农村经济发展全方位服务,大、中、小、微型工程同时抓;以传统管理模式为主转向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化,良性循环管理方式为主。
3.3 明确农村水利性质,改进投入办法
农村水利是改善生产条件,抗御自然灾害,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公益性基础设施,服务对象是弱质产业及弱质群体,是加入 WTO后允许政府补贴的基础设施。强调以改革促发展,大胆进行体制、机制、科技创新,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以科技为先导,围绕工程的建、管、用等各个环节,进一步建立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搞好服务保障发展。政府通过改革投资办法,调动农民及社会积极性,推动农村水利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3.4 加强规范化建设,抓好技术创新
参照国内外相关标准和规范,积极探索引进和推广现代农村水利技术、管理手段与方法等,大力普及喷滴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研究开发各种新设备、新材料、新机械和新工艺,探索现代经营管理模式和方法。充分利用信息灵通、高科技人才聚集等各方面有利条件,组织各种学术团体、高等院校、科研设计、施工和管理单位等共同研讨和协作攻关,尽快制定或完善农村水利现代化建设管理标准,明确方式方法、途径、步骤和重点,完善效益评价、评估体系,确定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的可具体操作的技术经济指标。
3.5 深化农村水利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
适应市场经济,以水价改革和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放开建设权、有偿转让使用权、搞活经营权,盘活资产增值获益,滚动发展。对于中小型工程和设备,进行多种形式的改革,新建工程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行建设、管理和经营;大中型灌区要进一步借鉴国内外经验,实行用水户参与管理模式,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灌溉公司等经济实体,强化自主经营、自我发展。
3.6 加强农村水利服务体系建设
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水利服务网络,完善信息服务网络,建立相关的中介组织。充分发挥服务体系在防汛、抗旱、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科技推广、水利执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农村水利行业科技水平与经营管理水平;大力开展农村水利科普、技术培训和经验交流工作;通过技术竞赛、典型示范引导等多种形式和途径,造就一支业务过硬、精干高效的农村水利队伍。
4 结束语
水资源智能管理系统可以加强取水计量管理,促进计划用水,保障水资源费足额征收,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大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力度,将推广应用智能管理系统等先进科学的节水措施纳入到区域资源管理的法规中,要从资源水利的角度合理配置水资源,实现农村水利的可持续发展。
1 徐小春.加强水资源调控能力 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J].成都水利,2007(12)
2 倪文进.新时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战略思考[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2(7)
3 翟浩辉.水利建设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本保障[J].求是,2005(8)
4 王小芳.乐都县水利可持续发展面临问题与对策[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4.10(25)
5 杨平富.农村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思路[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6.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