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博物馆外联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0-08-15金太善

科学之友 2010年18期
关键词:吉林市基地博物馆

金太善,宋 阳

(吉林市博物馆,吉林 吉林 132000)

众所周知,博物馆所具有的宣传和教育功能,它不仅担负着为社会提供智力支持,也担负着对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职能,应为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坚实而有力的平台。那么,作为博物馆的外联部如何更好地运用这一平台,去充分发挥它所担负的社会教育阵地作用,已成为业内人士探索和研究的深层课题!文章将吉林市博物馆关于夯实社会教育基地,强化文化阵地服务的有效做法进行深入考究,探索出了一整套博物馆外联工作新的工作思路和新的工作模式,有力地夯实了与时俱进的博物馆外联工作的理论基础,旨在带给人们以启迪。

1 创新打造,真诚服务

1.1 明确意义

努力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是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大力培育“四有”新人,作为社会教育基地的博物馆同样担负着重任。

1.2 创新工作

1.2.1 免费开放

为拉动未成年人这一特殊观众群体,切实履行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吉林市博物馆全面开展了对未成年人的免费开放工作。成立了由全市四个区教育局德育办、体艺科等相关科室及各校辅导员组成的联系网络,对未成年人进行了广泛的宣传,组织了大量的学生前来参观博物馆举办的各种展览,使广大青少年受到了很好的综合素质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更好地发挥了博物馆教育基地作用。

1.2.2 开展节日活动

1.2.3 举办特色活动

根据中、小学生美术教育需要,吉林市博物馆举办了相关的特色活动。如:博物馆与市文明办、市关工委、市文联、市文化局联合举办了全市中、小学生《迎国庆六十周年——孩子看中国美术、摄影、书法展》,有2000多名学生报名参赛。从策划活动方案到组织参赛学生,从收集作品到实施布展,从作品展览到作品评比,最后将获奖作品编成博物馆永久馆藏画册——《蓓蕾的梦幻》,整个活动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增强了对美术专业的热爱,得到了家长的广泛支持和好评。

1.2.4 举办培训班

吉林市博物馆针对未成年人年龄特点和学习的实际需要,举办了多种阵地培训班,使博物馆成为未成年人的“第二课堂”。如:本馆利用中、小学生的寒暑假期,举办了全市中、小学生“小讲解员”培训班。分批分班由本馆高级讲解员亲自为“小学员”进行培训授课,结合展品实物演绎讲解技巧,并请“小学员”实地演练。还要给每个小学员颁发“业余小讲解员证”,尽可能多地创造机会请“小讲解员”到博物馆实地讲解。这项举措引起了学生、家长及社会很好的反响,收到了理想的社会效益。

1.2.5 引进高科技

博物馆以中、小学生为主要观众对象,引进了他们酷爱的穹幕 3D电影《决战千里》、《超级明星》、《探索宇宙奥秘》等等,让未成年人感受高科技、体验高科技,让高科技带给他们快乐、带给他们梦想……

目前,每个学校的每个学科都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其中也包含体育课程。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老师只是一味地让学生们跟着教学进度进行运动,而且过分强调运动时间、运动项目,学生在体育课不能进行感兴趣的运动。现代教学论视角下体育教育信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每个学生个体存在差异性,个人的体能是不一样的。对于体弱的学生不能进行强化运动,对于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过于轻松地训练不利于身体强健。学生在体育教育的发展中要形成不同的爱好和兴趣,找到能体现自我的运动。

1.2.6 举办流动展览

为充分发挥“两个基地”作用,博物馆面对全市中、小学生举办了多个可流动的临时展览。如:举办了《红色节日、红色旗帜》大型爱国主义展览、《天、地、人科普展》、《中华民族百位名人展》、《世界珍奇海洋动物展》、《复兴之路主题展》、《秦兵马俑展》等等,组织全市中、小学生免费参观,实施教育。

1.2.7 共建教育基地

博物馆与吉林市各区教育局共建了德育实践基地,充分发挥教育机构行政权威力量,为广大未成年人更多地创造“走进博物馆”的机会,因而,有力地夯实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基地。

1.2.8 发挥资源优势

充分利用博物馆“松花湖浪木艺术馆”特有平台,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开展“走进博物馆,亲手绘浪木”写生活动,激发孩子们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总之,上述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博物馆“社会基地教育”活动,为吉林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3 基本经验

1.3.1 走近观众群体,适应观众兴趣

博物馆要发挥好“社会教育基地”作用,就必须走近未成年人这一观众群体,积极开创这些观众群体感兴趣的展示内容和展示形式。

博物馆的展示内容应讲求针对性、新颖性、贴近性和多样性。针对性指展览主题更具体,受众特定性更强。新颖性指展览主题新颖独特,满足未成年人的好奇心理。贴近性指贴近观众生活,对其生活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多样性指展览主题丰富多彩,以满足受众的多方面需求,并使博物馆永葆生机。

在人们的个性化、多样化选择越来越强烈的趋势面前,能否展示出让广大公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产品,能否保持对广大公众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是关系到博物馆兴衰的大问题,博物馆的功能必须随着社会进步及社会需求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博物馆的工作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根据不同观众的不同需求,采用各种吸引人、感染人的手法去丰富和提高工作艺术水平。博物馆要积极主动地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促进当地人们思想道德、文化艺术素质的提高,参与和推动当地良好社会发展环境的塑造。

1.3.2 改革传统模式,满足参与欲望

在展示形式上,我们力求改变“隔着玻璃看,耳旁别人讲”的传统固定模式,努力满足未成年人这一特殊观众群体渴望更多的参与性和自主性的愿望。本馆在展品的展示形式,根据陈列内容的具体特点,结合未成年人观众群体好奇、好动、好体验的特性,努力营造出一种陈列内容与具体陈列品相辅相成的参观环境和氛围,营造出奇妙的视觉、有趣的互动等有效而直接的形式,可让未成年人在无形中受到教育和熏陶,使他们从中增加感性认识,获得更多的知识、资讯和艺术享受。我们在陈列展览中还适度地运用了多媒体3D、穹幕等高科技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并强化了受众的参与性,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感和融入其中的深刻体验。这无疑给未成年人提供了一个将书本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的良好平台。进而,切实发挥博物馆区别于学校系统性、理论性、抽象性而所具有的自主性、直观性、启蒙性、社会性和寓教于乐的特殊社会教育功能。

2 正视问题,积极应对

2.1 传统教育观念亟待转变

中国传统教育——应试教育主宰着许多人的受教育观念,重书本、轻实物、轻体验的倾向成为博物馆实现对未成年人社会教育的巨大障碍。家长又迫于孩子升学压力,无暇兼顾让孩子到学校以外场所——博物馆这一优越的教育基地接受教育。

2.2 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目前,由于资金等因素的限制,博物馆对中、小学的宣传活动尚处于薄弱状态。中、小学生白天在校,放学回家后很少出门,因此对博物馆的了解非常有限,自然很少有去博物馆的想法。

2.3 馆校衔接急需重视

搞好博物馆与学校教育衔接工作是博物馆实现对中、小学生进行社会教育的关键,而现实恰恰缺乏对这一重要工作的认真探讨和研究。我们应研究如何建立有效的馆校联系制度,如何将博物馆的教育活动纳入中、小学生教育体系的长效机制等问题,实现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使博物馆真正成为青少年课堂教育的必要补充和校外教育的重要内容。

3 理清思路,确定目标

依据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立足博物馆资源实际,吉林市博物馆将花大力气,积极投入人力物力,进一步理清思路,确定工作目标和总体思路。

3.1 宣传形象 展示基地

为了让博物馆走进未成年人的心里,我们将加大投入力度,印刷数万册“展示基地”的宣传画册和“博物馆简介”、制作DVD光盘等宣传材料,主动与相关教育部门联系,力争将宣传材料发放到中、小学生手里,让他们对博物馆这个重要的第二课堂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利用博物馆的网站和省、市的十六家新闻媒体进行全方位宣传,让吉林市博物馆这一未成年人的“社会教育基地”家喻户晓,人人向往。

3.2 创建馆校衔接制度

我们要主动与市关工委、市教委、市文明办等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具体协商,建立有效的馆校联系制度,力求将博物馆教育活动纳入中、小学生教育体系,达到有机结合,让中、小学生充分享受博物馆这一独特而优越的教育和文化资源。要供给未成年人更多的阳光、新鲜的养分,使祖国下一代身心健康、全面地发展!

3.3 创办德育苑坛

博物馆要做到准确定位,面对未成年人文化需求的不断变化,要突出自身优势,创新活动载体,活化教育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独具特色的文化产品。我们利用吉林市博物馆扩建的新馆一楼占地面积约4000 m2的场所,要创办“吉林市博物馆未成年人德育苑坛”。内容为:创立中、小学生“观后感园地”;开展专题讲座;举办新闻媒体与中、小学生面对面地“知识问答有奖活动”互动节目;开设“畅读校外书刊”一角;观赏穹幕电影、3D技术片;设立“天文观测台”——采用观测星空等天文器材,让中、小学生体验天文观测活动,激发孩子们对高科技的幻想和探索。这一系列的活动载体,让未成年人在我们所创办的集教育、观赏、审美、休闲于一体的“德育苑坛”,获得从抽象的书本知识中学不到的综合知识。

3.4 举办特色展览 开展节日活动

“展览”和“活动”是博物馆实现对未成年人社会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必要手段。

我们要根据未成年人这一特殊观众群体,要有计划地举办适合他们需求的特色展览。同时,在不同的节日开展专题活动,充分展示“德育基地”。力求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力求教育与艺术的完美统一,力求知识与趣味的完美统一,以增强活动载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在博物馆的3项基本社会功能中,教育功能是博物馆的重要功能。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不仅在于文化教育方面,其在思想教育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并且已成为其它教育机构不可替代的“特殊教育园地”。

我们相信,担负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重任的博物馆,以其睿智的创新,辛勤的耕耘,必将会让博物馆这一“特殊教育园地”奇葩鲜艳、硕果累累!

猜你喜欢

吉林市基地博物馆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博物馆
我的基地我的连
露天博物馆
Impact of IEC61850 Based Digital Substation on Busbar Protection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