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世民:杀兄逼父夺皇位

2010-08-15骆玉明

领导文萃 2010年11期
关键词:李建成李渊魏征

□骆玉明

李世民:杀兄逼父夺皇位

□骆玉明

公元六二六年六月四日上午,唐朝都城长安,皇城内被称为“海池”的湖泊中,一艘彩船缓缓漂着,船上坐着唐高祖李渊和几位大臣。李渊看看已经升高的太阳,心里有些着急,他等的是自己的三个儿子。此时,在皇宫的北门玄武门,正发生着一场血腥的谋杀。李渊怎么也不会想到,互相残杀的正是他三个儿子,凶手就是他的二儿子李世民,这就是著名的玄武门事变。

两个月后,李渊退位,正式传位给他的皇子李世民。

三兄弟间的明争暗斗

李渊有很多孩子,他起兵时,已经成年的就是这三个。三人各有特点。长子即太子李建成,因为争权失败,所以正史史料对他很不利。也有很多人不相信,在唐代一些野史、笔记中,留下李建成的形象,说好话的还是有。这个人比较沉着冷静,心胸也比较宽博,为人比较仁厚。因为第三子早死,四子李元吉是勇猛战将,没有太多心计,性格刚烈勇猛。二子李世民,抱负远大,识度过人,特别勇毅果敢,善于捕捉时机,一有时机就敢于全力出击。

从李渊准备起兵开始,三兄弟间的明争暗斗就拉开序幕了。当时,隋末动乱,隋王朝跟叛军的主要战场是在河南、河北和江淮一带。当时,李渊的身份是太原留守,庇护长安,处在一个有利的位置,军事资源和物资资源都充分,距长安也特别近。所以一开始,李世民就比较着急,不断催促父亲,天下大乱是动手的大好时机。

李渊按兵不动。当他看到大势已去,就及时地发动,组成两路大军,就是李建成和李世民左右两路大军,直发长安,很快把长安拿下了。然后先建立王朝再平定天下,建唐朝,改号为武德,把各路割据的军事势力平定下来,最后建成唐王朝的统一。

从最初来说,李建成和李世民各带一支部队直扑长安时,难说谁高谁下。后来平定天下中,有几个大战役,主要有六个,其中四大战役由李世民指挥,显示出他的超凡勇气和能力。

李世民那么骁勇善战,已经对当时的长子李建成构成相当的威胁。唐王朝开始建立时,就确立了李建成的太子地位。李渊的计划很清楚,而太子作为王朝继承人,责任是维护中央朝廷的运作,建立自己的威信,培养自己的力量,所以他不去领兵打仗也是一种合理安排。

随着李世民在打天下的过程中,军功越来越显赫,特别是中原的一场大战,同时灭了当时最大的两个势力,王世充加窦建德,让他居于人下,恐怕他是不能够接受的。

按照李渊的想法,天下大定后,权力要归到李建成那儿,那么秦王府的这些人,还有什么好下场呢?都得拔毛。他们当然心里很明白。

平衡被打破

武德五年,河北刘黑闼叛乱。要派兵去征讨,通常这些事情都是李世民去干。这时魏征出来,他原是李建成的亲信和主要谋士。魏征就跟李建成说,秦王这些年功勋、声望越来越高,您要是不去建立一点军事功勋的话,不足以号召天下。

于是李建成去打这一仗,成功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平叛刘黑闼,李建成是跟李元吉一起去的,李建成跟李元吉达成了一个协议,将来让他做皇太弟。说白了,我的皇权将来不传给儿子,是传给你兄弟的。本来李元吉对他的两个哥哥,大体中立。但是这么大的好处放在面前,他当然就跟着李建成走了。

这是兄弟争斗中形势变化很大的一步,平衡被打破了。

李渊的取舍

形势不利于李世民,但关键就要看李渊的态度。可两个儿子都是豪杰,李渊该如何取舍呢?

太子的地位是不能动的。减少矛盾冲突的方法,就是一步步削弱李世民的势力,让他渐渐失去兵权,失势,最终让他做个空头王爷。

到底谁成为被拔的第一根毛呢?尉迟敬德,又叫尉迟恭,他跟秦叔宝历来都是贴在门上的,成为门神。通过诬告,把尉迟敬德给下到牢里,判他死罪,对李世民刺激太大了。李世民有一个特点,他对死心塌地跟着他的那些人确实好。这事对他来说不可容忍,他跑到李渊那儿去,不跟你讲道理,这人我就是要了。秦王一发飙,谁都得犹豫。就把尉迟敬德给放回去,但就引起秦王府的那些谋士、战将惊悸。敲山震虎,人人自危。

第二根毛拔谁呢,秦王府的一名勇将,程知节即程咬金。定罪这个方法不好,就把程咬金派到康州去做刺史,程知节称病不去,他跟李世民说,你的股肱、臂膀、羽翼快给人剪干净了,剪完了你还能自保吗?我拼死也不去,问题就在于大王要早日决断。

秦府的人对李世民强烈推进,李世民这时还下不了决心。但他实际上做了很多的准备,只是在等待一个恰当的时机。突厥突然进犯,这时李元吉本应带兵征讨,平定边关。可李元吉提了个要求,得带点精兵强将,手头人马不够,要带秦府的人。

摊牌与结局

在李建成、李元吉的鼓动下,李渊最后下决心摊牌,一下子釜底抽薪,把毛全拔光了。李世民被逼到了墙角,再不反击就要功亏一篑。他的态度却很犹豫,在史料上看,李世民的态度一直是不明朗的。他不着急,可是他手底下的人都差不多要跳出来拼命了。

尉迟恭、长孙无忌赶紧就找李世民,说,如今嫌隙矛盾已经形成,一旦祸乱发生,生死存亡在此一线。然后,李世民就叫了尉迟敬德去找两谋士房玄龄、杜如晦,赶紧回王府。房玄龄答,皇上下了指令,如果私自奉召,怕有杀身之祸。李世民跟尉迟敬德说,你带着刀去,不回来就把头剁下来带给我。

李世民的血性给激起来了,房、杜二人秘密潜回秦王府策划。李世民给他父亲上了一道密奏,一说李建成“淫乱后宫”,二说李建成跟李元吉兄弟俩密谋要杀害我,准备在送李元吉出征的宴会上把我杀死。爹,你看怎么办?

最头疼的是李渊,他想把三兄弟叫在一起,好好调和一下。可是李渊左等不来,右等不来,一场腥风血雨的玄武门事变发生了。

李世民早有预谋,一个关键是玄武门禁军的将领常何。整个布局就设置在这个地方。常何是李建成的下属,李建成做梦也没有想到。

他们进玄武门后,人影闪动,回头去看是谁,李世民一马跃出,一支箭“唰”就穿过去。李世民是个神箭手。李元吉扑上来就把李世民的弓夺下来,拿着弓弦要勒他的脖子。这时,尉迟敬德从后面赶过来,一阵乱箭把李元吉给射死了。太子身后也有人马,双方就开始争夺玄武门,尉迟敬德把建成和元吉的人头割下来,走到城头上,向攻打玄武门的人示众,战事才停。

李世民出手非常狠,他有他的考虑。他所面对的,不是李建成、李元吉,还要加上皇帝父亲李渊,他的力量跟他们是无法对抗的。太子府也是谋士如云、战将如云的,他们岂肯罢休。

杀了两兄弟后,李家兄弟的事已经解决,若老子再杀他,那李家的家业就扔了,不可能。所以这个事实李渊必须承认。在玄武门事变后的第三天,李渊就下诏了,立李世民为皇太子,又过了几天,李渊表示要退位,两个月以后,正式传位给李世民。天下大定。

再换一个角度,在对付兄弟李建成、李元吉时,李世民非常狠。但对于太子府中东宫名士、僚属,他倒是非常宽容,这里面就包括魏征,史书里记载李世民跟魏征见面时,很有意思。话里玄机,双方于是建立了一种默契。

所以,魏征有一句话,大臣有忠臣和良臣之分,我只做个良臣就可以了,因为他做不了忠臣。

玄武门事变是“正义”的吗?这是后人争论了一千多年的话题。从道德角度来说,李世民杀兄逼父,后来的儒家,包括朱熹等,对李世民的道德评价很低,觉得他这种行为近乎于禽兽,说得很厉害。

如何看待这种道德的评判和政治斗争的残酷?一分为二说,从传统道德来说,这确实不能接受。但对于历史人物,归根结底,还要看他历史上做成了什么,他对这个国家、民族的发展有什么样的贡献。那李世民无可指责,甚至很难比拟。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四人里他都是出挑的。终究说,在他手里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强盛、最宏伟、最灿烂的王朝。当然不是说是他一个人的功绩,他造成了这样一个历史契机。

(摘自《文汇读书报》)

book=61,ebook=61

猜你喜欢

李建成李渊魏征
Quantum-enhanced optical precision measurement assisted by low-frequency squeezed vacuum states
中国史上最能杠的“找碴儿王”
Design of a novel correlative reflection electron microscope for in-situ real-time chemical analysis∗
李渊:我只是个孤独的老父亲
“冒犯”太子官位牢
唐太宗因何会砸了魏徵的墓碑
“相交线”检测题
李建成:被历史严重歪曲的大唐太子
李渊起义
太子李建成:被弟弟扭曲的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