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世界眼光
2010-08-15文/时宗
文/时 宗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社会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讨论,它们的主要议题就是对即将出现的一种新型社会模式的预想和判断。之后,一大批论著出版。1969年美国政治家布热津斯基在《两代人的美国》一书中预言,世界在历史上将变成“一个具有单一的社会与文化背景的世界”,即“地球村”模式或“全球化社会”。
事实上,全球化思想并不是布热津斯基的首创。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早在1776年的《国富论》中就提出了建立全球性的市场公用空间的概念。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卢梭和狄德罗等思想家也曾经提出建立符合全人类利益的理性王国。马克思在1884年的《共产党宣言》中,更是预言社会出现了开拓世界市场和世界性生产、消费的趋势。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提出了人类走向“新部落”——地球村的预言。
40年后,这种预言真的由想象变为了现实。互联网、卫星电视等媒体的国际化发展促使处于七大洲、五大洋的人和物浓缩在一个小小的村落里,人们感觉世界变小了、相互离得更近了,全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紧缩”。“地球村”概念从而被广泛地应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极富启示性和前瞻性的思想。
但是,经济全球化的现实粉碎了世界一体化的梦想,如今的全球化趋势越来越使得整个世界充满着分裂和冲突。在这种新形势、新格局下,各个层次的决策者必须强化全球视野,时刻保持清澈的理性思维。
全球视野与管理学的某种模式相联。这种模式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在全球范围内调动各种因素,并凭借技术革新的成果,将全球结构形成为一个单独而巨大的市场,从而将世界上的国家单元转变为更加宽泛而有效的信息系统。
为此,把握决策权的领导者,在制定政策和策略时,不仅要考虑近年来国内发生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变化,而且还要将全球各地区国家的整体变动联系起来,跨越经济或文化的屏障,去获取相关信息,培养和塑造自己独到的视角能力。
如何强化世界视角能力?其要点有三:一是全局性。即要站在全球的高度和国家民族利益的立场上去把握信息源的本质,辨析国际意义以及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效应;二是预见性。要有把握重大事件发展走向的预见能力。见微知著地提炼国际事件的核心规律;三是独特性。要紧密联系自身的工作实际,用独特的世界性眼光审视现在的立足点和未来发展的前景,从而及时、全面地调整思路,开拓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