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2010-08-15

党史文苑 2010年7期
关键词:群众政治思想

张 云

(长江大学 湖北荆州 434020)

一、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心内容

“和谐社会”是一个既古老又时新的话题,传统文化中的理想社会追求和谐,而新时期的和谐社会有了新的内涵。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心内容,“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1]P264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是否和谐。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越要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因为人的行动是受思想支配的,只有思想和谐了,才能达到社会和谐。思想政治工作以“情”为本,重视感情的作用,是我们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光荣传统,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真正优势所在。要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通过耐心细致的沟通,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联系,从而达到思想和谐。这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可靠基础,又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途径。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新问题和新矛盾,难免引起心理上、情绪上的变化,不满、焦虑、怨恨等情绪就可能随之产生。这些情绪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缓解和消除,就有可能使人产生过激行为,最终对社会造成危害。这就需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针对这些社会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有针对性的思想疏导。通过人与人之间思想的交流与沟通来调适人们的心理状态,使人们的心理由不适应、不平衡向适应、平衡转化,从而消除人们的心理障碍,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活力、创造力,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形成团结文明、扶贫济困的良好风气,形成公平正义、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

二、思想政治工作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

1.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引导形成共同思想基础和良好社会观念。胡锦涛在论述和谐社会时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引导、培育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社会观念至关重要。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大力宣传弘扬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力宣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大力宣传尊重人格、尊重个体、伸张正义、维护公平等理念,努力使尊重、理解、友善、文明成为社会氛围的基调,使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自觉行动。

思想政治工作通过认真组织学习、宣传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和谐的真正内涵,可以引导人们走出认识和行为的误区。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就需要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人们牢固树立和谐发展的社会观,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既要遵循经济规律,又要遵循自然规律;既要讲究经济社会效益,又要讲究生态环境效益。要抓紧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同时要着眼未来发展,坚决防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努力增强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要引导人们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以造福人类;正确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完善社会功能,实现社会公平,保护个人权益;正确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诚实守信,平等友爱,与人为善,尊重差异。同时思想政治工作还要引导人们增强发展是硬道理、贫穷落后谈不上和谐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充分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发展才有保障。

2.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形成畅通的人际思想通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思想活跃,民主意识、参与意识增强,思想出现多元化是必然的。目前,我国存在较大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和分配差距,党内和社会上的腐败行为,损害了群众的根本利益,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在党和群众之间筑起了壁垒。这些会使群众产生不满和躁动、压抑等情绪。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像春风化雨般润“心”于无声中,进行深入细致、有针对性的思想疏导。疏即疏通,好比疏经活络,活血化瘀,解开思想疙瘩。导就是循循善诱,理顺情绪,把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好、保护好。疏与导是辩证的统一,疏中有导,导中有疏,又疏又导,疏导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要善于因势利导,化解思想矛盾。

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很好地下达,通过及时、全面、准确地向群众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让人们清楚地了解党和政府对出现的新问题非常关注,也有相应的对策,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暂时的困难,光在下面发牢骚是没有用的,需要上下一条心共同解决。同时认真做好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工作,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也可以上传,为群众提供必要的沟通渠道,使群众的愿望、意见和要求能通过畅通的渠道反映上去。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性。

3.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起到规范社会言行的作用。思想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精神基石。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和现代公民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以其鲜明的是非标准和明确的价值导向,规范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加强了人们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增强了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动力。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和提炼出了最基本的道德共识,即作为一个中国人,要热爱祖国、服务人民;作为一个现代公民,要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等。因此,我们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将其作为广大人民群众共同遵守的价值标准,从而凝聚社会各阶层的力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天人合一”中蕴涵着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善待鸟兽草木,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提倡宽和处世,协调人际关系。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主张和谐共处,“协和万邦”。孔子提出“四海之内皆兄弟”,孟子提出“仁者无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充分发掘这些传统优秀文化资源,大力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认真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规范作用。

4.思想政治工作可以通过宣传教育,达到凝聚人心、民心的效果。“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2]P263面对西强东弱的现实压力、西方反华势力的虎视眈眈,怎样将中国的人口数量优势转变成人口质量优势,形成巨大合力,这是只有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出色完成的任务。工作难做,“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多做工作,越要做得深入细致”。[3]P290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征程中,通过有效的思想教育工作让群众认识到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是生活的主流,党和国家已从宏观上、政策上、法律上不断控制和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和分配差距。要针对多样、多变、多元的社会实际,做到既统一思想,又注重差异;把理论逻辑力量与事实力量结合起来,尽可能用通俗的语言解开群众思想上的困惑,用身边的事例说明深刻的道理,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要充分利用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现代传媒手段,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构筑思想政治工作新平台。通过这个新平台,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真正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强大的合力。同时,要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大力发掘、总结、宣传、树立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弘扬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富有时代气息的时代精神,激发广大干部群众投身于现代化建设的热情,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追赶先进的良好风尚,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方面。

进入新世纪以来,思想政治工作一直在努力改进和创新,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由于改革开放在进一步深化,科学技术在迅猛发展,市场经济在不断完善,思想政治工作还必须不断创新,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前进,随着客观的变化而变化,使人们在享受思想政治工作实惠中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构建和谐社会给自己带来的好处。

[1][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邓小平文选(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群众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多让群众咧嘴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