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妇女解放思想
2010-08-15兰夕雨
兰夕雨
(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广州 510521)
五四时期,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对封建伦理道德进行了激烈批判,高呼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由于他们站在独特的理论视角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对欧美妇女解放思潮进行了改进,他们的妇女解放思想成为五四时期的一朵奇葩,对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妇女解放思想的前提预设
借鉴欧美妇女解放经验,宣传和树立中国自己的妇女解放思想,是五四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倡导的民主解放运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四时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创建中国妇女解放思想时蕴含了特有的前提预设。
首先,对本民族封建伦理道德的不满。中国几千年文明虽包含许多积极成分,但封建伦理道德纲常根深蒂固,妇女地位几近于无。民主的主张由不民主孕育而来,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觉醒来源于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改变妇女低下的地位与艰难的生存现状是他们实现妇女解放的第一前提预设。“妇女解放与Democracy很有关系,有了妇女解放,真正的Democracy才能实现,没有妇女解放的Democracy断不是真正的Democracy,我们若是要求真正的Democracy,必须要求妇女解放。”[1]P27因此,当欧美的民主进入中国时,中国社会掀起了巨大的民主浪潮。
其次,欧美的民主精神。欧美妇女解放运动的经验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提供了理论和现实的依据,是其妇女解放思想的第二前提预设。欧洲文艺复兴之后,“天赋人权”的观念极大的促进了欧洲民主进程,“现代民主主义的精神,就是令凡在一个共同生活组织中的人,无论他是什么种族、什么属性、什么阶级、什么地域,都能在政治上、社会上、经济上、教育上得一个均等的机会,去发展他们的个性,享有他们的权利。”[2]P15依循着民主精神,欧美开启了妇女参政议政和接受平等教育的女权运动,其所取得的显著成果鼓舞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正如李达所说:“我国女子虽然是程度幼稚,却是那欧美女子数十年前走的老路,总是可以走得的。事在人为,世间那有办不到的事?”[3]P43但是,欧美妇女解放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眼中是中产阶级的运动,与自身所向往的劳动阶级妇女的解放运动并不相同,至此,他们与欧美的妇女解放思想分道扬镳。
第三,与欧美妇女解放思想分道扬镳的理由蕴含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妇女解放思想的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前提预设。孔子的学说统治了中国几千年,将妇女的地位置于社会最底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开始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学说,将妇女解放归于阶级解放之中,这就把欧美的女权运动更进一步的推进到劳动阶级运动。“中产阶级妇人的利害,不能说是妇人全体的利害;中产阶级妇人的权力伸张,不能说是妇人全体的解放。”[2]P19妇女解放包含的应该是隶属于任一阶级的全体妇女的解放,这种解放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妇女解放,才是真正的完整意义上的民主。
二、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妇女解放思想的核心:经济独立与阶级斗争
在构建自身思想的过程中,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开始反思中国妇女长期处于社会底端地位的原因,提出了要使妇女解放首先需要实现其经济独立的主张,并通过吸收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的营养,阐释了妇女解放运动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提出了通过阶级斗争实现妇女解放的思想。
首先,妇女地位的低下是由于经济上对男权社会的依赖所引起的,要实现妇女的解放首先需要实现经济的独立。“我们要晓得支配人生的根本问题,只有食的和性的两大问题。”“食的问题就是经济关系。”[4]P306经济上受制于人致使妇女为了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不得不听命于男权社会,从而丧失自己的独立人格。财权上的、教育上的和职业上的诸多不平等追根溯源都是由于经济上的不独立。妇女在经济上的从属地位没有实现之前,教育平等、职业平等的主张都是空谈。
其次,“女子问题,实离不开社会主义。”[5]P80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从中国历史进程中寻找妇女问题的根源,前面已提到妇女问题的产生是由经济上的不独立造成的。在原始社会,中国妇女曾经在社会中处于支配地位。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分工的发展,私有和掠夺发生了,男人逐渐侵占了妇女的地位。要打破这种不平等,就要打破私有的经济制度。“这无产阶级的男子要打破现在私有经济制度的运动,即所谓社会主义的劳动运动,已经以男女劳动者为中心,风靡了世界,并且及到中国了。”[4]P307至此,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已经真正将自身的妇女解放思想融入世界无产阶级学说之中,陈独秀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形态》中为人们描述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一样,为中国妇女勾勒了这样一幅图画:“女子在家庭,固有独立的人格,在社会,也有独立的人格。”[5]P82经济的独立需要打破私有制,社会主义的实现需要消灭阶级,阶级斗争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
再次,阶级斗争是实现妇女解放的重要手段。五四时期,中国所能借鉴的妇女解放思想大抵局限于欧美的女权运动以及俄国的阶级斗争,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根据外国经验和自身对于解放的理解,认为中国妇女是无产阶级的妇女,主张中国的妇女解放应该通过阶级斗争的方式实现,即所谓的“第四阶级”的女子的解放运动。中产阶级的妇女要求的是拥有与男人同样的权力,这与劳动阶级的妇女要求改善自身的生活条件是截然不同的。前者可以通过女权运动实现自身的解放,而后者则必须通过尖锐的阶级斗争获得解放。从这一方面说,劳动阶级的妇女又同劳动阶级的男人具有同样的阶级利益。至此,劳动阶级的妇女从理论上来说就获得了自己的两个同盟者,一是同为妇女的中产阶级,一是同为劳动阶级的男人。正如李大钊所主张的,“中流阶级底妇女应该辅助劳工妇女底运动。”“此外,劳工妇女的运动亦不该与劳工男子的运动互相敌对,应该有一种阶级的自觉,与男子劳工团体打成一气,取一致的行动。”[6]P97这样,阶级斗争就成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妇女解放思想的核心内容。
三、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妇女解放思想的特点
五四时期,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由于其自身阶级属性的不同,其妇女解放思想具有鲜明特色。
首先,劳动妇女是他们的关注重点。五四时期,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眼光不仅仅局限在欧美女权运动上,而是将关注重点转移到第三阶级(中产阶级)所忽略的劳动阶级妇女身上。劳动阶级的妇女失掉的不仅是自由和人格,更为重要的是连基本的生存条件都无法保证,这一阶级的妇女是中国几千年来最为悲惨的群体,受到的是同级的男权社会以及上层社会的双重剥削。“我以为妇人问题彻底解决的方法,一方面要合妇人全体的力量,去打破那男子专断的社会制度;一方面还要合世界无产阶级妇人的力量,去打破那有产阶级(包括男女)专断的社会制度。”[7]P640无产阶级妇女的力量被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所重视,以至于后来中国共产党一直关注劳动阶级妇女的阶级觉悟提高的问题,重视培养妇女力量帮助无产阶级革命事业。
其次,经济独立是妇女解放的关键所在。五四时期,中国社会针对到底是妇女素质的低下还是经济的贫困导致其地位低下的问题产生了争议。“两种不同经济独立的途径,实际上反映了在探讨妇女解放问题上两种不同的道路:资产阶级的妇女解放和无产阶级的妇女解放。”[8]P640通过改变妇女的政治、教育等情况进而改善经济不独立的状况与首先改善经济现状再促进教育等问题所走的路径是截然不同的。后者必然要求打破现有国家机器和社会制度,实现所有制的平等。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政治地位、教育等问题的不平等都是经济不独立的结果,要解决问题首先就需要解决经济问题,抓住妇女解放的核心所在,走一条阶级斗争的道路,以实现真正的妇女解放。
再次,将妇女解放纳入无产阶级解放的范畴。当打破私有制成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目标时,也意味着他们在妇女解放思想中已经将妇女解放纳入了无产阶级解放的范畴。此时的妇女,不仅作为妇女的身份而存在,而且作为无产阶级的身份而存在。当整个社会都实现了公平正义时,不仅无产阶级得到了解放,而且同样作为无产阶级的妇女也得到解放。因此,陈独秀主张,“不论男女,都要研究社会主义,而女子比男子更要奋斗才好”,并且“希望男女要全部努力于社会主义,男女实行联合弱者以抗强者”,[5]P83通过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的实现以最终达到全体无产阶级的解放。如果说妇女解放问题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那里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理论解释的话,那么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探索过程中找到的这一路径则开拓了革命者的视野,也使得五四时期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妇女解放思想同当时其他的阶级学说区别开来,独树一帜。
五四时期的妇女解放思想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妇女与封建主义的众多伦理说教密切相关,所以妇女解放思想是能够实现对封建主义最彻底批判的关键部分。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凭借对社会制度的深入分析,对妇女问题的深刻阐释,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五四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既是当时杰出的理论者,又是敢为天下先的实践者,为后五四时期以及后来中共在根据地开展的妇女解放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李大钊:妇女解放与 Democracy[C].五四时期妇女问题文选[M].北京:三联书店,1981.
[2]李大钊:战后之妇人问题[C].五四时期妇女问题文选[M].北京:三联书店,1981.
[3]李达:女子解放论[C].五四时期妇女问题文选[M].北京:三联书店,1981.
[4]李汉俊:女子怎样才能得到经济独立[C].五四时期妇女问题文选[M].北京:三联书店,1981.
[5]陈独秀:妇女问题与社会主义[C].五四时期妇女问题文选[M].北京:三联书店,1981.
[6]李大钊:现代的女权运动[C].五四时期妇女问题文选[M].北京:三联书店,1981.
[7]李大钊文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8]张莲波:五四时期的妇女经济独立思潮[J].史学月刊,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