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奠基之作
——学习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的两篇光辉著作

2010-08-15余雪飞

党史文苑 2010年9期
关键词:井冈山根据地斗争

余雪飞

(西安政治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8)

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创造性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等重要思想,科学回答了中国红色政权能否存在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如何中国化、农村革命根据地怎么建等历史性难题,奠定了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坚实基础,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这两篇光辉著作,科学回答了中国红色政权能否存在与发展的问题,为解决中国革命走什么路和党的工作重心如何转移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对于 “中国革命走什么路”这一重大课题同时进行了两种不同探索:一种是以南昌起义、广州起义为代表,仿照俄国 “十月革命”模式进行城市武装暴动;另一种是以秋收起义为代表,在城市暴动失利后仿照中国的历史传统在敌人统治力量较弱的农村进行工农武装割据。历史证明,井冈山根据地的创立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正确的方向,是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向农村战略转移的成功典范。但由于受 “左”倾路线的影响,当时党的中央领导坚决反对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坚持城市暴动要 “成为自发的农民暴动的中心及指导者”的错误观点。受此影响,井冈山斗争遭遇了1928年 “三月失败”和 “八月失败”两次严重挫折,根据地损失惨重。在困难和危急面前,有些同志“往往怀疑这样的红色政权的存在,而发生悲观的情绪”[1]P49“,不但红军和地方党内有一种悲观的思想,就是中央那时也不免为那种表面上的情况所迷惑,而发生了悲观的论调”[1]P100。

在血的教训和悲观情绪面前,毛泽东深深感到:只有正确答复中国革命根据地和中国红军能否存在与发展的问题,“才能既同那种怀疑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右倾悲观思想划清界限,又同那种认为可以无条件地在农村发动武装暴动的‘左’倾盲动错误划清界限”[2]P326。为此,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学说进行大胆的理论创新。他论证了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并发展的主客观条件:第一,中国是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国家。第二,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是大革命过程中工农士兵群众曾经大大地起来过的地方。第三,小地红色政权能否长期存在,还取决于全国革命形势是否向前发展。中国革命形势是跟着国内买办豪绅阶级和国际资产阶级的继续的分裂和战争而继续地向前发展的,所以红色政权不但能够长期存在,而且还会继续发展。第四,相当数量的正规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第五,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更是一个要紧的条件。此外,还需要有便利于作战的地势和能够提供足够给养的经济力等。据此,毛泽东以革命家的豪情和信心描绘了中国红色政权的胜利前景:“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所以我们始终认为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创造和扩大,是十分必要和十分正确的。”[1]P81这些论述,实际上提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在农村进行武装割据,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思想。虽然, “就全党来说,这时还没有解决以农村为工作中心的问题,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解决这个问题奠定了基础”[2]P326。

二、这两篇光辉著作,科学回答了马克思主义如何中国化的问题,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提供了理论生长点

我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开始探索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但在党的幼年时期,革命尚未完全展开,党对于开辟革命新道路和创立革命新理论问题还没有形成深刻的、完整的、统一的认识。在革命实践中,党的早期中央领导人或者无视十月革命以后世界形势和时代的变化,照搬马克思主义关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一般规律的理论,提出所谓“二次革命论”,或者脱离中国的特殊国情,照搬列宁主义关于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认为中国应该仿效十月革命走中心城市武装起义的道路,提出所谓“一次革命论”。在这些教条主义的错误指导下,中国革命走了一些弯路,出现了严重的曲折。正如刘少奇所指出的:“中国党有一极大的弱点,这个弱点,就是党在思想上的准备、理论上的修养是不够的,是比较幼稚的。因此,中国党过去的屡次失败,都是指导上的失败,是在指导上的幼稚与错误而引起全党或重要部分的失败,而不是工作上的失败。”[3]P220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毛泽东引兵井冈之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没有真正开篇。

而大革命以及秋收起义的失败,使毛泽东深刻认识到:“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1]P115也就是说,中国革命固然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借鉴俄国十月革命的有益经验,但绝不是脱离中国实际照抄马克思主义的个别词句或俄国十月革命的具体公式,而是必须认真地调查研究中国的情况,独立地思考和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为此,毛泽东首先深入实际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在走遍了“整个的罗霄山脉”[1]P79全面了解根据地的真实面貌基础上,毛泽东写出了《宁冈调查》和《永新调查》两个调查报告。以此为依据,毛泽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革命之“的”,写就了这两篇光辉著作,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整套“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其内涵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二是关于人民军队的建设与游击战术的思想;三是关于土地革命的思想和政策;四是关于根据地建设的思想;五是关于对敌斗争的政策和策略的思想;六是关于农村环境下党的建设的思想。”[4]P6这些光辉思想及其理论概括,是对中国革命独特发展规律的科学揭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突破。这个突破,是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里程碑。

三、这两篇光辉著作,科学回答了农村革命根据地怎么建的问题,为井冈山斗争以至全国各革命根据地斗争胜利发展指明了方向

如何建立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这是自建党以来一直以城市为中心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崭新课题。尤其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为我党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创建过程中面临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棘手问题:怎样在 “支部会议简直同时就是家族会议”的情形下,建设一个既有坚强阶级基础又有广泛群众基础的 “斗争的布尔什维克党”?怎样把脱胎于旧军队、以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为主的红军,锻造成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新型人民军队?怎样使白色政权包围中的一小块红色区域 “继续发展,日渐接近于全国政权的取得”?等等。这些关乎根据地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在马克思主义的本本里也找不到现成答案。毛泽东以他大革命时期丰富的农村斗争经验和卓越的政治智慧,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去研究根据地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和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和策略,即:“坚决地和敌人作斗争,造成罗霄山脉中段政权,反对逃跑主义;深入割据地区的土地革命;军队的党帮助地方党的发展,军队的武装帮助地方武装的发展;对统治势力比较强大的湖南取守势,对统治势力比较薄弱的江西取攻势;用大力经营永新,创造群众的割据,布置长期斗争;集中红军相机迎击当前之敌,反对分兵,避免被敌人各个击破;割据地区的扩大采取波浪式的推进政策,反对冒进政策”[1]P51。因为这些政策和策略的正确,加上边界地形利于斗争,湘赣两省国民党军队利害不一致,井冈山军民才能以不足4个团的兵力,和敌人持续斗争, “使割据地区一天一天扩大,土地革命一天一天深入,民众政权一天一天推广,红军和赤卫队一天一天扩大”。[1]P51

井冈山根据地和朱毛红军的真实情况通过共产党的地下刊物、文件和国民党的报刊逐渐引起了中共中央的高度关注。中共中央尤其是主持中央军事工作的周恩来,总结了经验教训,对井冈山斗争实行了正确的指导,充分肯定了朱毛红军的经验,高度评价井冈山的斗争,并通过党内文件指示和党的刊物向全国各地介绍和推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经验。1930年1月15日,在周恩来领导的中央军委刊物 《军事通讯》创刊号上刊载陈毅 《关于朱毛军的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时还加了编者按强调 “这是很值得我们宝贵的一个报告。朱毛红军这个 ‘怪物’,在我们看了这个报告以后,都可以了然”,[5]P239朱毛红军在编制、筹款、政治军事训练、官兵平等、开支公开与群众关系等方面的经验,都是在中国 “别开生面”,在过去所没有看过听过的。各地红军、各地方党组织要认真学习红四军的经验。在党中央的大力推广下,湘鄂赣根据地、东固根据地、闽西根据地、湘鄂西根据地和陕甘根据地等都明确提出要 “学习朱毛红军 ‘滚雪球’的方法发展红军和红色区域”、 “像毛泽东同志那样,以井冈山为依托,搞武装割据,建立根据地”[6]P12-13,等等。这些根据地大多因学习借鉴了井冈山斗争经验而得以坚持和发展。可见,井冈山斗争的经验宛如一面光辉的旗帜,指引中国革命一步步走向复兴和胜利。○

[1]毛泽东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

[3]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4]沈谦芳,廖述江.井冈山:中国革命的摇篮[J].党史文苑(下半月),2009(9).

[5]金冲及.周恩来传[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6]余伯流、陈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史[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井冈山根据地斗争
井冈山诗五首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朱允炆和叔叔们的斗争(下)
正当防卫正当斗争
井冈山抒怀
中共根据地反缠足依据的演变(1928—1949)
徐向前重视川陕根据地有线电通信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七绝 井冈山
陂孝礼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创建
旧政协关于停战问题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