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二十八”之缘
2010-08-15邵季胜
■邵季胜
毛泽东与“二十八”之缘
■邵季胜
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一生与“二十八”结下了不解之缘。
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生在湘潭县韶山冲南岸上屋场(今属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里。他是韶山毛姓第二十代,属泽派,取名毛泽东。繁体字“毛泽东”笔画共二十八画。以后,毛泽东曾以“二十八画生”为笔名写启事、发表文章或赋诗赠友。如,1915年9月发出的征友启事,1917年4月1日在《新青年》第三卷第二号发表《体育之研究》,1918年4月赠罗章龙的《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
毛泽东从小热爱学习、热爱劳动,同情穷苦人民,立下救国救民志向。到长沙后,创建了革命团体新民学会,参加领导湖南“五四”爱国运动,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创建长沙共产主义组织和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7月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这年,毛泽东二十八岁。而共产党的“共”字,是由“艹一”(即廿,读niàn,二十)和“八”组成,也就是二十八。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党和中国各族人民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经过二十八年,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家习惯称之为新中国。繁体字“新中国”的笔画恰巧也是二十八画。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时,五十四门礼炮齐鸣二十八响,象征着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的二十八年辉煌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至1976年9月的二十八个年头里,毛泽东领导党和中国各族人民开展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大运动和三反、五反斗争,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他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确立和奠定了社会主义制度。艰辛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使我国的经济文化事业获得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巨大发展,国防日益巩固,国际威望空前提高。这一切,都成为后来实行改革开放能取得伟大成就的坚实的政治基础和物质基础。
(作者系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原副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