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初探
2010-08-15庄丽敏
庄丽敏
(哈尔滨煤炭设计研究院图书室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公民文化权益日益受到重视,让人人都能享受到现代文明成果成为时代需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建立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
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努力建设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设施网络、资金人才技术保障、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为基本框架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加大众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公益性文化服务建设。党的十七大以来,明确指出了今后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重点在农村,主要目标是:
1.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任务,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机构经费运行保障机制,使文化机构能正常运转,图书馆有钱买书、文化馆站有经费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剧团能够下乡演出,把它们的活力调动起来。
2.加大重点工程实施力度,特别是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每个乡镇和每个村都要建立基层的服务点,实现“村村通”,继续推动送书下乡、流动舞台车等重点文化工程。
3.充分挖掘优秀非物质文化资源,包括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等,使这些非物质文化资源得到很好的利用,推动各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文化重在积累,要从基础做起,特别是从农村作起,扎扎实实地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好,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文化需求。
二、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情况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在广大农村,随着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送书下乡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全面铺开,农民群众存在的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看书难、看电影难等突出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到2006年,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累计投入资金36.4亿,基本实现了已通电50户以上自然村的村村通。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目前已整合的数字资源达到60TB,相当于1500万册图书或者5.6万小时的视频节目,辐射上亿人口。有关部门规划,到2010年,我国将基本实现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网络;基本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村村有文化活动室,每个社区有文化中心;基本实现全国农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建成农家书屋20万个,争取尽快基本覆盖行政村。
在城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是解决居民就近便捷享受文化服务问题。目前,我国许多大中城市根据各自实际情况,确立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路,并且在实践中取得可喜成绩。如深圳实施的“一公里文化圈”,提出每1.5万常住人口就拥有一个图书馆,市区所有图书馆一卡“通借通还”,市民出户一公里就能享受到公益性文化设施提供的服务,全市所有公益性文化场馆全部免费开放,基本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近在咫尺,群众随时随地可以获得。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历史原因,目前这一体系还有待于完善。特别广大农村和西部地区,文化设施还较为落后,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任务十分艰巨。
三、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途径
要贯彻好十七大精神,大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就必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创新:
1.实现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创新。要建立健全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财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部门分工负责,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作协等人民团体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合力。要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作为评价地区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
2.实现投入机制和投入方式创新。中央有关文件规定,中央和省级财政每年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增幅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资金的筹措方面,一些地方已经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如浙江省台州市在全国首创“百分之一文化计划”,即凡政府建设工程、总投入3000万元以上公共建筑项目必须在总投资中提取1%的资金用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这一做法已受到中央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浙江省嘉兴市市委、市政府设立嘉兴市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确定2007年至2010年总额为2000万元,主要用于对全市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先进县(市、区)、文化交流活动、外来务工人员文化活动、文化共享工程、图书馆乡镇分馆等15个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的奖励和补助。在政策保障和引导下,嘉兴各县、区及乡镇(街道)都结合实际,制定了相关政策,加大投入。以海宁市为例,2004年以来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用于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实现了村文化活动中心(室)全覆盖。据统计,3年来,嘉兴市用于农村文化建设的各类资金累计达6亿多元,年人均达44元,大大高于浙江省人均7.8元的水平。
在投入方式创新上,业界和学界普遍呼吁,要推进重要公共文化产品生产、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公益性文化活动的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服务效益。
为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的多元化、社会化,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简化审批登记程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以兴办实体、赞助活动、免费提供设施等多种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支持各类文化基金会和文化投资公司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3.实现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运行机制创新。要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要求,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人事和内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全面实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和经济核算,建立健全竞争、激励、约束机制,努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
4.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技术手段创新。要加快应用高新科技,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信息化、网络化水平。
要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充分发挥现有文化设施作用,积极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加大产业支撑和市场供给,增强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供给能力。如浙江省嘉兴市根据实际,采取VPN技术,协调整合其他网络资源,有效扩大了文化共享工程的覆盖面、服务面和影响力,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一种新型方式。为延伸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扩大服务半径,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看书难”问题,推行图书馆总分馆制,在乡镇建设新型的图书馆,高度流动、高度共享成为这种服务的特点。分馆与市馆联网,实现了图书通借通还、一证多用。乡镇图书馆的建设经费得到了有力保障,规定每个乡镇分馆开馆经费为30万元,由市、区、镇分摊;每开一个分馆,市财政按照每馆30万元标准拨付给市图书馆,专门用于新馆的图书购置,建成后每年市财政按每馆10万元标准用于图书、期刊等的添置。由于总分馆制管理统一、风格统一,容易让市民了解和接受,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品牌。
总之,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投入机制,加强队伍建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有重点分阶段地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抓紧抓好。
[1]胡锦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N].人民日报.2007.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