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运动队效应对大学生体育认知方式的影响

2010-08-15杨建平

运动 2010年6期
关键词:运动队伯格体育锻炼

杨建平

(北京物资学院,北京 101149)

高校运动队效应对大学生体育认知方式的影响

杨建平

(北京物资学院,北京 101149)

通过分析大学生体育认知方式的现状,借助体育认知的理论与斯腾伯格心理自我控制理论,探讨了运动队效应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作用。

运动队;大学生;体育认知

目前我国认知方式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在教育领域内的应用和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认知模式,是指个体在认知过程中所经常采用的、习惯化的方式,具体说是在感知、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中个体所偏爱的、习惯化的态度和方式。认知是影响个体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体育认知属于个体认知范畴,大学生对体育的认知直接影响其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在高校运动队建设过程中,运动队的形象、竞赛成绩和日常训练直接影响、辐射大学生的体育活动,然而,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高潮又给运动队的训练、比赛带来了激情,使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群众性体育锻炼的风气。

1 体育认知的理论内涵

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内涵主要揭示了认识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认知心理学强调学习是一个知识构建的过程,就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去构建新知识的过程。认知心理学确认了人的认知过程就是大脑对符号信息加工的过程,是说明和解释人在认知活动时如何进行信息编码、储存和提炼的认知过程。人的活动主要包括认识活动、情感活动和意志行为,然而这三个方面活动完全可以用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进行解释。体育认知是指人们对体育的主要认识过程。人们对体育的认知往往影响体育发展的历史进程,决定着体育发展的基本方向。不同时代的人对体育都有着不同的解读。把认知心理学和体育学科联系在一起,可理解为将获得的体育知识按自己理解的深度,结合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特点形成具有规律的整体结构,也就是人们头脑中的体育知识结构。体育认知结构的形成过程,也是创造心理价值、改善心理素质的过程。因此,体育认知结构是体育知识的逻辑结构与人的心理结构相互作用和协调发展的必然结果。

2 斯腾伯格心理自我控制理论解析

斯腾伯格对认知方式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并提出了富有创意的认知方式理论即心理自我控制理论。与传统的认知方式理论相比,斯腾伯格对认知方式有了新的探索和认识:其一,每个人都具有多种认知方式,而并不是只有一种认知方式。在不同情况下可以选择不同的认知方式。其二,认知方式的形成和发展是社会化的必然结果,人在生长过程中通过观察学习逐渐形成自己的认知方式,并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发展。因此,斯腾伯格理论说明了个体的认知方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发展变化的。其三,由于认知方式是社会化的结果,因此,认知方式是可以相互影响、相互培养的。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如讲座、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来促使学生形成各种认知方式。斯腾伯格提出的心理自我控制理论,着重阐述人的思维方式,它将思维方式分为五个维度,即功能、形式、水平、范围和倾向性。在功能维度上,思维方式可分为立法型、执法型和评判型三种。在形式维度上,思维方式可分为君主制型、等级制型、独裁型和无政府型。在水平维度上,思维方式可分为局部型和整体型。在范围维度上,思维方式可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在倾向性维度上,思维方式可分为自由型和保守型。斯腾伯格的心理自我控制理论,是一个富有创意的新理论。斯腾伯格关于个体认知方式是社会化结果的观点对于学校和家庭教育无疑起到了巨大的启示作用。有许多研究表明,学生的认知方式与教师的教学经验、所学科目以及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等因素有密切关系。根据斯腾伯格的理论,认知方式的形成和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因此,个体的认知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高校运动队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的一部分,高校运动队日常的训练比赛必然会对大学生的认知产生一定的影响。

3 大学生体育认知方式的现状分析

3.1 大学生体育认知方式的现状

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体育认知整体水平并不高。有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的体育认知水平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在体育锻炼行为方面,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频率、负荷明显不足,部分学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在1~2次,由于锻炼频率失去科学性,导致难以对机体产生良好的刺激,学生的锻炼效果不能显现出来。一些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意识虽然较高,但是体育认知的水平却不高,对应的体育行为较低。说明大学生的体育意识与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体育意识与行为两者是相互依赖的,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体育意识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对体育行为的能动性。

3.2 影响大学生体育认知方式的几个因素

3.2.1 体育教学方面 体育教学在大学生对体育认知方式上起着重要影响作用。随着体育教学内容的不断增加,趣味性体育教学内容融入课堂,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内容和组织形式表示满意,说明高校体育教学起到了引领学生锻炼的作用,得到学生们的一致肯定。

3.2.2 网络媒体方面 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互联网的迅速普及,获取资讯越来越方便。大学生通过网络媒体获得体育资讯占据第一,其次是广播、电视、期刊、报纸。许多体育赛事、体育资讯都在第一时间通过网络传递到大学生的生活之中。说明大众传播对大学生对体育的认知、培养对体育的情感、形成体育行为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3.2.3 体育赛事方面 观看体育赛事是大学生获取体育认知的又一主要方式。奥运会、全运会、锦标赛等体育节目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体育知识,而且能够增强大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调动起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我国成功举办奥运会后,国家曾一度掀起了大众健身的热潮,说明体育赛事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

3.2.4 校园体育文化环境方面 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尤其是体育设施环境以及组建学校运动队也影响着大学生的体育认知方式。校园体育设施健全,体育活动场所较多,每年定期举办学校运动会,使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越来越多。校园体育文化环境氛围的好坏,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直接起到增减作用,说明校园体育文化宣传与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和行为有着密切关联,对校园体育文化宣传越重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比例就越高。

3.2.5 家长态度方面 家庭对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有着直接的影响。家庭对孩子运动行为持肯定态度的家庭,孩子的活动相对比较活跃,比较积极,反之,活动较拘谨,且体育行为容易受外来因素干扰,连续性较差。

大学生的体育认知很大一部分还来自体育教学上面学到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其次是自学和向朋友学习。影响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因素也体现在老师、同学和朋友,往往这些人的一些鼓励,就会调动大学生积极参加锻炼的动力。众所周知,大学生都是集体生活,他们朝夕相处,都有共同的生活经历,很容易互相感染、交流、学习。如果置身于喜欢观看体育比赛的环境中,那么体育比赛就会大大吸引这些学生的体育兴趣,从而激发出这些学生模仿参与这些体育项目活动的积极性。由此看来,体育认知和体育行为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

4 运动队效应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

4.1 高校运动队形象折射出的影响力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各高校运动队的实力都得到提升,纷纷培养出不同层次的优秀运动员,使运动员的比赛实力和健康形象日渐成熟,折射出一定的影响力,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许多大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随着媒体传播的介入,报道体育的节目丰富多彩,一方面展示着体育比赛的魅力,另一方面影响着学生对体育的关注和广泛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体育比赛展现了体育特有的魅力,往往生动、激烈的比赛场面以及运动员顽强拼搏向上的精神都能紧紧抓住观众的心,甚至由于比赛漂亮的装束、运动员优美的动作都能让让观众一饱眼福。

4.2 提升高校运动队在学校群体活动中的示范作用

多年来,社会关注、呼吁发展学校体育教育,但在实际的实施中收效甚微。随着学生学习、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影响着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如何激发学生锻炼的动机,成为体育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找准切入点调动起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欲望,是高校体育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观念不是催生出来的,而是需要点与面的有效影响。高校组建运动队,可以扩大影响力,使学校运动队能发挥出应有的示范作用,引领学生积极投身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潮。从大的教育观分析,高校运动队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锦标,更大意义体现的是参与、竞争、合作的理念。因此,不能忽视学校运动队的建设,应不断提升运动队在学校群体活动中的示范作用。

5 结束语

拓展运动队在促进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中的作用,深化高校运动队在此过程中的示范作用,使高校运动队对促进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起到有效的影响作用,有利于在大学校园形成浓郁的体育锻炼氛围和全民健身的热潮。

[1] 姜丽娟.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 ].体育学刊,2001(5).

[2] 洪国武.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推动全民健身[J ].安徽体育科技,1996(1).

[3] 郑岩.体育教学中认知心理学相关理论的应用[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4).

[4] 周俊.认知心理学在体育教学的应用[J ].成功(教育),2008(3).

[5] 李少勇.运用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探讨学生体育能力培养[J ].教学与管理,2008(9).

G804.8

A

1674-151X(2010)06-052-02

投稿日期:2010-05-10

杨建平(1959 ~),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运动队伯格体育锻炼
我的爸爸叫焦尼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No.5扎克伯格又抛股票
“我”来了
党建工作在优秀运动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探讨
扎克伯格赴欧洲议会道歉
中学创办二线运动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集体性项目运动队的集体效能及其培养
江苏省职业学校啦啦操运动队训练现状分析*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