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道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影响

2010-08-15韩尚洁

武术研究 2010年5期
关键词:中国武术传统武术道家

韩尚洁

(山西医科大学体育部,山西 太原 030001)

论道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影响

韩尚洁

(山西医科大学体育部,山西 太原 030001)

中国武术之所以博大精深,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内部饱含着丰富的中国古代哲学理论和方法。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在其自身的发展中从道家思想中汲取了许多重要内容,对武术自身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从道家本体论与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关系的视角进行分析与探讨,对传统武术文化蕴涵的道家思想进行了剖析。

道家思想 传统武术文化 道论 气论 天人合一论

1 中国传统武术与道家思想的发展渊源

1.1 道家思想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道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老子、庄子的思想为代表并包括秦汉黄老、魏晋玄学等思想的总称,其哲学的最大特点是崇尚自然、无为而治。道家思想从形成至今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曾为促进中国古代的政治、科学、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颗明珠,是中国四大国粹之一。武术经历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继承与发展,到现在仍然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原因就在于它生长于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华民族,受到深刻的中国哲学思想的影响,也就是说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为中国传统武术理论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才使得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体现出浓厚的民族特色。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其它事物有着密切的联系,当然武术也不例外。它的变化发展过程受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尤其是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的影响,这些不仅可以从武术的运动方式、技术理论、训练手段中可以看出,而且在武术精神及其运动理念中也都深刻的体现出来。

1.2 道家思想是影响传统武术文化发展的核心思想

温力先生认为:“武术的民族特色不仅表现为中华民族对武技的理解和运用,而且也表现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包括思维特点、欣赏习惯、感情意志、理想道德观等等,这些不仅影响到了中国武术技术的风格特点,并且影响到了武术技术体系的形成”。所以要真正了解和领悟武术的精神,就必须深入的分析研究其内在包含的中国哲学思想文化内涵。中国几千年的哲学思想体系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儒家、佛家和道家,但是从这三种哲学思想的地位来看,道家思想的地位是最重要的。因此,可以说,道家思想是整个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是影响整个传统文化的重要因素。

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也有过精辟的论述:“道家对大自然的思考与探究,奠定了中国古代科学基础”。中国武术的各个方面都与道家哲学思想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道家思想是非常博大精深的,在各个发展时期的观点也不完全相同的,各个代表人物的观点也不尽相同,但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是不变的,这就是道家的本体论。哲学中所说的本体论,主要是探讨何为万物之本源的问题,道家的本体论主要表现在道论、气论、天人合一论这三个方面,而这三方面是中国武术文化形成的主要理论基础。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武术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道家思想的核心作用。

2 道家本体论对中国武术文化的渗透和影响

2.1 道论与武术的关系

道家的创始人相传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之本源。中华武术吸收了这一思想,认为“道”也是武术的最根本的本质特征。道家认为,“道是万物之始,万物之宗”。而武术理论中的“一招变万招、万招归一”的理论思想正是从“道”的思想中领悟而来。“一招变万招、万招归一”的思想指的是武术的动作是从原始单一的进攻防守动作,按一定的路线演变成千万个技术动作,而千万个技术动作又通过长期演练最后达到形成一种形神合一。这种形神合一就是武术训练阶段的至高境界。

“道”的观点首先是由老子提出的,老子关于“道”的学说是宇宙生成论,即“道”是世界万物的总根源,演化出了天地万物;同时又是本体论,即“道”是世界天地万物的总根据。道生万物,万物归于道,拳术理论也是如此,武术种类虽然千变万化,而它们包含的道理是相通的。这种思想将中国武学的理念推至了最高顶峰。所谓武学最高境界实质也就是摆脱武术招式的束缚,这也就是俗话所说的“无招胜有招”。追求武术的本质和“悟性”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经过日积月累的实践、摸索才能“得道”。“道”生成了万物,是万物存在的根据。那么,“道”是怎样进行活动和遵循什么样的法则行事呢?老子提出了“道法自然”的命题,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谓道法自然,就是不违背自然,一切顺应自然。老子主张人们的思想行为应该像道一样“生而不有,为而不悖,长而不宰”,就是说道生养万物,哺育了万物,而不占为己有,有所作为而不居功自恃,成长了万物却无意做主宰。万物自相治理,不加任何干预。从形式上看,道是无为的,自然而然的,这充分体现了“道法自然”。

2.2 气论与武术的关系

在先秦时期,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比较模糊,道家学派虽然提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仍尚未能给道一个合适的命名。道家为了表述本体观,用“气”字来代表万物的根本,来体现“道”。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气”是庄子对老子“道”的具体化。庄子认为,构成宇宙的本体是阴阳之气,万物的生成,是阴阳之气的聚合,而万物的灭亡,则是阴阳之气的离散。“气”在武术中占有重要地位,俗话说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气被看作是武术的根本,是武术的本体与精华所在。气与养生更为密切,气是武术养生的重要理论基础。庄子本人也非常注重养生,他的养生基本方法是“心斋”与“坐忘”。道家认为:气是构成、维持、充养人体和生命活动的根本物质。武术养生是以养气炼气为主旨。武术养气皆不外通过静心平息,存养气息,以求全身内气凝聚充盈于丹田,太极拳的“气沉丹田”、形意拳的“聚气于丹田”、少林拳的“气贯丹田”等,将养气炼气法融入站桩的“桩功”练习,以意念引导气息,配合劲力的聚蓄、运转、爆发的劲力练习等,都是武术内气炼法。

道家认为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故以精、气、神为修炼的基础,以宝精、固气、啬神为修炼原则,从而达到精足、气充、神旺的目的。道家的行气、吐纳、服气等养生术,实际上就是道家的“气功”,是道家以“气”为万物本源的认识论基础上创造的一种养生方法。道家气功特别是内丹功被广泛融于武术体能和技能锻炼中。道家气功同武术结合,是中国武术的一大变革和跃进。

2.3 天人合一论与武术的关系

所谓“天人合一”指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统一。所谓“天”并不是指天上的神灵主宰,而是“自然”的代表。所谓“天人合一”是说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世间一切人事,都应该顺应自然,不能违背违自然规律,才能够获得生存与发展。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更认为天人本是合一的,《庄子·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因此天人合一思想的主旨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武术是人体的运动,只有严格遵守自然的法则,顺应自然变化,遵循自然规律,才能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武术练功十分重视按自然界四季和人体机能的变化,采用不同方法,来达到相应的练功目的。只有顺应四时气候变化,才能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道家强调要达到天人合一,就应该要遵从自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武术主张从大自然的生物与现象中获得灵感和启迪。武术模仿各种飞禽走兽的形象、动作、攻防,创造出新的武术动作。如大鹏展翅、白鹤亮翅、金鸡独立、野马分鬃、神龙摆尾等拳术术语。又如五形拳是根据虎、蛇、猴等五种动物的攻防动作创出的。形意拳更是依据道家“五行”之说立论,用“五行”与“五拳”相配,用“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劈、崩、钻、炮、横”五拳。习武要与社会和谐相处,要先立德后学武。道家“天人合一”思想中所主张的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在武术中则表现为追求“人际关系和谐”。武术非常注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提倡武德,处理人际关系时强调宽厚、容忍。习武与比武中点到为止,避免致人于死地;遵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理念;以门派规矩约束人的行为,维持武术内部的和谐平衡。武术将人体视为心与身是统一,将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和锻炼。内外兼修、和谐发展,绝不是为了培养争勇斗狠、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

在此思想的影响下,中国武术的和谐思想得以产生和发展。武术是人体的一种运动方式,要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练武一方面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效法自然,利用自然规律达到与宇宙自然的统一和谐;另一方面必须达到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以寻求人类自身的最大发展。天人合一的观念是道家本体论的一种表现。中国武术经过长期实践得出:武术实践中必须自然规律,达到二者的和谐统一,才能更好的达到练习目的。《峨嵋十二桩》中说:“象天法地,圆空法生;大小开合,唯妙于心。”这四句揭示出功法的本源是“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使人领悟到“圆”与“空”是大自然天地的基本特征,因而是动功的最佳方式与境界。圆则灵活多变,空则轻灵无滞,圆而又空则能做到活泼自如,变化无穷,如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等,这些拳种悟自然的变化规律于拳法之中,最完满地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促进了武术和谐思想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道法自然是武术最基本的指导方针,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武术强调效法自然。武术的和谐思想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受着自然法则的制约,并遵循着同样的运动变化规律。人与天是一体的,天既包括宇宙、天地、万物和自然,与人是感应的。大自然的变化可以影响到人体这个小宇宙的变化,而人自身的变化也可以反映自然的运动规律,人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遵守人体运动的自然规律才能谋求更大的发展。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现实意义来说,同样需要提倡武术的和谐思想。

[1]温 力.中国武术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71.

[2]惠 蜀.体育哲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6.

[3]杨润根.发现老子[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9.

[4]张岱年.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2:31.

[5]沈 涛.太极拳谱[J].中华武术,1995(5):40.

[6]苌乃周.中气论[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68.

On the Impact of the Taoist Idea on Chinese Traditional Wushu Culture

Han Shangjie
(P.E.Department of Shanxi Medicine University,Taiyuan Shanxi 030001)

Chinese Wushu isa popular sourcesof cultural heritage,the important reason isthat it isfull of richful Chinese ancient philosophycal theories and methods.Chinese traditional Wushu culture had taken in the th oughts from the Taosim in its development,which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oism thoughts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Wushu culture,the paper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Taoism in traditional Wushu culture.

Taoism thought traditional Wushu culture Tao theory Qi theory Unit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G85

A

1004—5643(2010)05—0023—02

韩尚洁(1981~),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猜你喜欢

中国武术传统武术道家
传统武术怎么了?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道家思想に学ぶ現代的ガバナンス
万籁声的传统武术观
传统武术与傩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