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少林八宝门

2010-08-15莫文丹

少林与太极 2010年5期
关键词:又名八宝拳法

文/莫文丹

南少林八宝门

文/莫文丹

八宝拳是我国南派少林武术中的一门独特的拳种。

据《阴阳八宝拳》拳谱记载,清代乾隆年间,福建泉州少林寺的至善禅师首创八宝拳法。八宝拳取天上三宝日、月、星,人身三宝精、气、神,加上精湛的硬气功和娴熟的技艺这武家二宝,共为八宝,故名。又因八宝拳门分为阴拳与阳拳两大类,因此又名“阴阳八宝拳”。

由于福建泉州少林寺在当时是全国志士暗中聚集进行“反清复明”活动的中心,因此,八宝拳法开始仅在寺内永春殿里僧人当中秘密练习。后来殿里的僧人胡惠乾到了福州西郊外的西禅寺授拳,便首次将八宝拳传于民间。八宝拳门传至现在,已经八代,已有三百多年的传艺史了。由于历代掌门人均以单传方式择徒授艺,且门规极严,故八宝拳法流传面越来越窄,会者渐趋寥寥,几成绝学。

八宝拳门分为阴拳和阳拳。阴拳共有五个套路,是本门的精华部分,故八宝拳门有“八宝阴与阳,用功在阴上”之说。阴拳主柔,以柔克刚,先化后发。演拳时以意会神,要求以意导引动作,心胸虚静,意念在先,动作随行,以静制动,一静百静,一动百动。静则以意守气,静养气神,动则快速、刚劲、勇猛,讲究精、气、神、手、眼、节的配合。行拳中始终要使架式达到“松、柔、圆、匀”四字。发劲时气从丹田发,以气催力,劲从足跟起。腰、腿、臂要贯穿一气,力求圆滑、顺达,讲究蓄劲。用劲要绵绵不断,浮、沉、吞、吐要与呼吸紧密配合。对手、眼、身、步的要求是:手法曲而不曲,直而不直,出掌滚出滚入,疾如闪电,讲究五行变化;眼法上讲究以目视目,目光敏锐,一眼关七,手眼相随,手到眼到,眼神专注,快若流星;身法要求虚灵顶颈,沉肩坠肘,含胸拨背,宽胸实腹,紧裆沉胯,浮沉吞吐,靠崩闪转;步法要求快捷灵敏,落地生根,并讲究虚虚实实,实实虚虚,实中有虚,虚中有实。阳拳主刚,拳势刚烈,以快取胜,共有三路,分打上、中、下三盘。行拳时要求刚健有力,快速凶猛,具有南拳之特点。

总之,八宝门拳法不尚华丽,以求实效为宗旨。它非常重视内功(八宝门称之为“禅定”)的修炼,讲究采精、藏精、蓄气、炼丹,以培精气神为本,并将内功融于每个拳路中去,一招一式都含有内气的收蓄与奔泻。用于技击,可以起到以柔制刚,以刚克柔,刚柔相济之妙。初入八宝拳门者,首先练习两年的腰、腿、桩功和三路阳拳,然后才能练习八宝内功(即禅定)和各种硬气功绝技。在内功练就之后,方可练习阴拳。常言道:“打拳容易换劲难”,八宝门徒要从外家阳拳转换练习内家阴拳,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阴拳柔中寓刚,刚中含柔,刚柔相济,变化莫测,习者如非持之以恒地悉心揣悟,则很难得其奥秘巧妙。故此,民间中知阳拳者颇多,而识阴拳者甚寡。当然,这与八宝拳门择徒苛严以及历代均采用单传形式授艺有密切关系。

八宝门的拳、械套路较少。在拳术套路方面,阳拳套路有一路阳拳、二路阳拳、三路阳拳,阴拳套路有一路昆仑阴拳、二路中原阴指、三路地龙阴腿、八宝正宗七十二手、八宝三十六连手掌(又名八宝天罡三十六闭门掌),另外有八宝小鹰拳、梅花拳(又名五朵落地梅花冲煞拳)、莲花出水拳、猛虎下山拳、蝴蝶双飞掌、八卦掌等辅助练习拳路,器械有梅花钩卦刀、龙泉七星剑、雪花枪、黑虎棍、软鞭(即特制的腰带,称为“腰鞭”)、九节鞭以及叉、凳、铲、匕首等,暗器有飞镖、飞石,气功有子午功、周天功等藏精蓄气的养身功法,有铁肚桶子功(又名铜桶子劲)、大力鹰爪功(又名鹰爪千斤力)、罗汉铁头功、大力金刚掌、金枪鸳鸯指(又名铁指功)、铁桥功(又名铁臂功)、铁脖功、铁裆功等硬气功功法,尚有五行追魂夺命手、混元一气阴腿功、点打三十六秘法和闭穴解穴回春十二手等气功特技,药物方面有练功秘方、闷香迷、迷魂散等武林秘传药功等。

——摘自莫文丹《八宝硬气功》

猜你喜欢

又名八宝拳法
2016年昆仑决比赛拳法技术运用分析
“龙生九子”都有谁?(下)
微有声
葫芦瓜
狗拳非遗难寻传
后来的我们,都有新的故事
猜拳
养生八宝
甄嬛演义等3则
八宝风光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