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达》:人类应该懂得尊重
2010-08-15傅纪辉贵阳学院中文系贵阳550005
□傅纪辉(贵阳学院中文系, 贵阳 550005)
好莱坞大片《阿凡达》的热映,引来了一片叫好声,有的人为其神奇梦幻的想象所折服,有的人为其浪漫的爱情故事所感动,有的人为其高科技的特效制作所赞叹,有的人为其美轮美奂的画面所倾倒,还有的人为其高成本的投入以及将要创造的最高票房所羡慕不已。总之,可以说《阿凡达》创造了好莱坞乃至世界电影史上的又一个新的奇迹。
从影片的内容上来看,有的人看到了反强拆迁,还称之为“史上最牛钉子户VS史上最惨强拆队”,有的人看到了文明与原始落后的冲突,有的人看到了一味追求物质技术的恶果,有的人看到了善与恶的较量。
的确《阿凡达》的故事有点老套,而且充满了其他好莱坞电影的影子,就连爱情部分也与《罗密欧与朱丽叶》没有多大区别。也许,被称为“技术狂人”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并不是思想家,他更注重的是电影特技的创新和视觉效果的震撼,这一点确实令人叹为观止。但细细品味,我们还是能够从影片的内容中得到思想观念上的深刻启迪。
在这部电影中,一反常态地不是将人类塑造成强大先进的外星人威胁、蹂躏、摧残的弱者,而是将人类塑造成了强大者、侵略者和毁灭者,成了邪恶势力,观众在看完电影后会被潘多拉星的土著纳威人最终战胜地球来的文明人而备感欣慰,会为杰克这个下肢瘫痪的前海军陆战队士兵成为阿凡达后,背叛他们的组织和领导,成为纳威武士首领,摧毁人类的进攻而由衷叫好。这种“反人类”的情感,似乎是违背人性的,也是违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的。因为我们通常所追求的“善”这种价值观是带有功利性的。所谓善,就是人类实践活动中所追求的有用或有益于人类的功利价值。利于己是小善,利己也利他是大善,利于集体、人类而牺牲个体是至善。由此而推之,利于人类而牺牲“异类”应该也是善了吧,而且是“善莫大焉”。那么,为了人类利益而到外星球去夺取超导物质,赶走和消灭一些不合作、阻碍人类获得利益的原始异类怎么又成了恶了呢?为什么观众都站在同情异类,反对人类的立场上去了呢?
看来是我们的价值观出问题了,值得我们反思。因为这种价值观是以人为中心的,是以人类的利益、集体的利益、个体的利益,总之是以利益为核心的,这种功利之善具有明显的自私性和狭隘性,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具有掠夺性,所以有时会走向恶的一面。
这种以利益为核心的价值观还具有相当的普遍性,我们常以利与害来分善恶,划敌友,凡是有利于我的(这个“我”包括集体、国家、人类等)就是善,就是友;凡是不利于我的就是敌,就是恶。再推演一下,凡是同类(同志、同意识形态、同观念、同制度、同民族、同阶级等等)就是友,就是善;凡是异类(不同志向、不同意识表态、不同观念、不同制度、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阶级、不同信仰等等)就是敌,就是恶。分清敌友,甚至成了革命的首要问题。更有甚者,这种观点发展到了极端,“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西方资本主义是我们的敌人,所以他们搞的民主、自由、人权等等统统都不是好东西,我们都要反对;伊拉克是美国的敌人,所以炸死几个伊拉克人那是值得庆祝的,因为他们都是犯罪分子,而不是人。这种原始的、功利的、狭隘的善恶观,简单的二值判断,虽然也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但其副作用给人类社会乃至地球带来的坏处和灾难还少吗?小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纠纷,大到集团利益之争、你死我活的党派之争、国家民族之间的战争以及贪婪地对地球资源的掠夺,就像《阿凡达》所描绘的那样,总有一天这种战争还要发展到外星球去,没完没了,无休无止。
其实,还有一种更加崇高的价值观是尊重,尊重是一种不带直接功利目的的,至今为止最有道德的词汇。其实,以人为本的精髓不是以人为中心的功利主义,而是人文关怀的精神。所谓人文关怀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权利和命运的精神。它倡导的是在尊重自己的生命、尊严、人格、价值、权利的基础上,也尊重别人的生命、尊严、人格、价值、权利(包括情感、意愿、信仰、观念、生活方式命运等等)。这种善不仅不违背人性,而且它还是发自人的动物本性之一的同情心,据科学研究,很多动物都天生具有同情心。这种发自本性的善,我们称为“善良”,善良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任何带有功利目的善都已经不再是善本身,而是工具和手段了。这就是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墨子说的“兼爱”,“爱人若爱其身”,推己及人就是同情,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尊重自己就应该尊重别人,尊重别人也就是尊重自己,不尊重别人,也就不尊重自己。这才是真正的道德,这才是我们应该崇尚的核心价值观。当以迈尔斯上校为代表的人类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无情地、蛮横地侵犯别人(哪怕他是外星人)的利益,强迫人家搬迁,不尊重人家的意愿,不尊重人家的生存方式(斥之为野蛮原始),不尊重人家的权利,甚至不尊重人家的生命,残暴地摧毁纳威人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损害那些美轮美奂的植物、动物时,观众愤怒了,这是因为它触动了人们心灵深处的善良本性。
人文关怀是古往今来一切优秀文学作品的总主题,它唤醒人们早已在现实生活中被功利目的所麻痹的善良本性,它让我们懂得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尊重大自然,懂得只有尊重才是核心价值,尊重就是平等,就是宽容、互惠、不侵犯、不强迫、不损害、不歧视、不自私、不狭隘、不傲慢、不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尊重就是兼爱,就是博爱,这种爱是无条件的。
纳威人生活原始,没有科技,光着身体,他们是野蛮人,我们地球人有先进的科技、高度的文明和强大的武器,于是我们自然而然地傲慢起来,用一种居高临下的眼光、瞧不起的态度来对待他们,人们很容易傲慢,而且因在这种傲慢中找到一种优越感而自鸣得意,其实这种态度是非常狭隘而无知的,也许值得可怜的恰恰是傲慢者自己。纳威人虽然原始,但他们单纯、善良,他们还有自己的信仰,信仰自然之神。他们的社会非常和谐,没有尔虞我诈、恃强凌弱,即使为了食物和自卫而不得不杀死动物时,他们也会真切地、悲伤地请求动物谅解。更值得人类羡慕的,是他们的生活环境,如神境一般的山水、原始森林、奇花异草、美得让人炫目的神奇的灵树和各种珍奇动物。他们真正做到了天人合一,过着诗意的生活,这不正是当代著名的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说的“诗意地栖居”的理想生活吗?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类的冷酷、自私与凶残,人类的地球早已被所谓的人类文明破坏得满目疮痍、不堪重负了。随处可见的是钢铁水泥建筑、污染的江河湖泊和海洋。荒漠的沙土,散发着恶臭的垃圾。人类无节制地掠夺和高速发展,最终将毁灭地球和他自身。现在人类又将目光望向潘多拉星球,如果没有人阻止,潘多拉步地球的后尘可能也是早晚的事。这种愚蠢、无知、自取灭亡的文明人类有什么资格去瞧不起别人呢?又有什么资格还要去毁灭别人呢?
电影巧妙地利用主人翁杰克的转变,潜移默化地在改变着观众的观念。一部好电影必定会有明暗两条线索构成,在《阿凡达》中,明线是杰克在纳威人躯体与自己残缺的人类躯体中的两种生活经历,而暗线是杰克的心理变化,这也是导演和影片的内主题。影片中杰克很迷茫,双重生活让他迷失,他分不清哪边才是真正的生活,他一方面是人类的“特工”,使命是想办法劝说纳威人搬家而让人类方便开采矿物,但他另一方面作为纳威人,身临其境,被那美轮美奂的景物深深吸引,被善良美丽的纳威公主打动,最后爱上了公主,也被纳威人的单纯善良感动,渐渐认同了纳威人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当人类劝说不成,开始野蛮残酷地用战争机器向纳威人发动进攻时,杰克愤怒了,坚定地站在了纳威人的一边,成为了纳威人反抗人类的首领。杰克的这段心理的挣扎和态度的改变,使他找到了自我,明白了自己的心向美向善的一面,而厌恶蛮横的侵犯和杀戮。他的这段心路历程,恰恰也是观众的心理改变轨迹,也是观众改变态度,站在与他相同立场同情纳威人而“反人类”的原因。
《阿凡达》不仅创造了票房记录,在放映的时间上也创造了记录。一部电影能产生这么大的影响,你不能不承认它的优秀,而这种优秀不仅仅是奇幻的想象、美得让人眩晕的画面场景和高科技的3D技术这些表面层次的东西,而应该有深层次的原因,我认为就是观念的改变,这个观念就是人文关怀,就是让人更懂得尊重。甚至也不仅是这些,它还让我们思考环境问题、人类发展问题、科技死亡论等问题,而美好和善良的事物最终战胜贪婪、残暴、邪恶的事物的结局,也有利于我们改变功利人生观,树立一种新的审美人生观,这些都是普世的现代的新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