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农”问题看群众文化
2010-08-15曾凡伟
□曾凡伟
如果群众文化脱离了农民这个大方向,就失去了群众文化的本意。
“三农”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和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其突出表现为:
1.人口众多、素质低、生产力差。
2.文化科技普及的薄弱,制约了“三农”工作的深化与发展。
3.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老套和内容单一滞后,缺少创新意识难以摆上工作日程。
“三农”问题核心是农民。只有真正地解决了人的问题,才能标本兼治,事半功倍。而提高农民整体文明及文化素质是关健所在。
1.纳入日程、注重实效、常抓不懈。
乡镇做为农村的基础,群众文化活动的丰富与否,直接决定着当地农民的思想文化观念和社会道德风尚、精神状态等整体风貌的优与劣,而所有这些所形成的整体素质的高与低,则决定着“三农”在多大程度上的推进程度。
2.活动多样喜闻乐见,是群众文化真正繁荣的有力保证。
群众文化在“三农”问题上的作用不可低估,似乎已成共识。但如何在吸引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则必须动一番脑筋。
首先,队伍建设是关键。没有一支过硬的文化骨干队伍的支撑,要想繁荣农村群众文化艺术活动,谈何容易,更不要说以此来推动“三农”工作了。
由于多年恪守单一娱乐功能,群众文化的内涵显得狭窄。以致造成了活动内容陈旧,活动形式多年一贯制的简单重复,长此以往,必然造成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和新鲜感。
所以说,群众文化活动必须在新字上做文章,力求做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关注社会,贴近农民生活,引人入胜,常搞常新。
3.优化文化活动环境,抓好基础,为“三农”培养本土的生力军。
农村由于经济活动相对滞后,致使对文化的投入相对较少,它不具备完善的硬件设施,无形中给大型文化艺术活动带来一定难度。这就要求我们正视现实,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利用现有的条件,发挥村顿屯文化室、团支部、妇联等群团组的功能,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群策群力,形成一种人人参与文化活动的合力,创造性地把蕴藏在农民身上的巨大潜力释放出来,由被动地观看,到主动地参与,使广大农民在整个大的文化环境中,自我完善、自我发挥。自我提高、自我创造,全面提升文化境界、思想意识,以适应大农业的发展趋势需要。
群众文化必须以人为本,只有充分挥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层次、全方位地体现群众文化群众办的特点,强化为“三农”服务的意识,彻底打破政府包打天下的束缚,给群众以广阔的发展空间,放水养鱼,还群众文化以应有的文化态势,为农村“三农”工作在思想观念、人文环境、文化素质等诸多方面提供良性的人才选择,使其达到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效果。
1.倡导“大文化”意识。
农村群众文化的根本着眼点在于繁荣乡镇农村业余文化娱乐生活,科学普及和商品经济意识,以提高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适应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有效实施。
目前,由于城乡间的发展的不平衡性,文化的主体功能表现的不尽相同。因而,一些地方对文化所产生的稳形效益认识不足,造成乡镇地方政府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抓有形有产业经济,而忽视了文化建设投入。实践证明:农村文化科普发展的程度,直接影响和作用于当地经建设的腾飞,它们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正如一位伟人所说:“没有文化节的军队,是一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可能战胜敌人的。”
2.强化文化网络建设。
文化网络建设是抓好群众文化的重要一环。乡镇、村屯、农户三位一体的文化网络是当前繁荣农村文化极为有效的载体。它在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科学普及、农业技能培训等诸多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文化的范畴讲,解决“三农”问题的着眼点在于提高农村文化领域建设,只有解决了人的问题,“三农”才有真正解决的契机与动力。基于此,切实解决农民看书难等诸多问题迫在眉睫。文化网络建设是龙头,它带动从单一走向多元,孵化出一大批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能力的新型农民,为“三农”的发展奠定雄厚的人才资源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