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群文事业的发展走向
2010-08-15李大光
□李大光
当前,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文化消费行为和文化参与意识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许多传统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己不能吸引他们来参与。相比之下,自娱性、求知性、竞技性与休闲性的文化活动,受到群众的喜爱。要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就要靠新的内容、新的展示形式和新的组织方式,来广泛吸引群众参与。比如,发挥文化站的阵地优势,逐步开展智能文化、网络文化等,充分发挥文化馆的艺术培训基地、科技知识的课堂、经济信息的荟萃地和文化娱乐休闲场“四位一体”的功能。对于那些传统的、民间的、或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入新的内容,赋予新的形式,使其呈现出新的特色。
构建适应新形式要求的群众文化辅导运作方式。在文化工作中,实行双轨制运转,既保持文化馆的“公益性”事业机构职能,又建立一套“公司制”的新的运转机制。“公司”可隶属文化馆,可从事文化活动策划、文化节目编导、文化演出团队、舞台安装和设备出租等服务,可采取股份制经营方式。文化馆的工作必须打破自我封闭的意识,以组合活动为中心,以艺术创作为先导,以文化网络、设施、团队建设为基础,以特色文化为纽带。培养起各类创新机制。活动的领域要从过去小文化服务范围扩大到为企业文化、商业文化、旅游文化、科技文化、社区文化等服务领域,全方位开展,全面实施项目带头人机制。在服务中培育、创立群众文化自己的名牌,树立形象,在竞争中确立自身的地位。
在观念上创新,在体制上创新,在管理上创新,在网络时代悄然逼近的现实状况下,群众文化封闭模式也将会随之打破。它不是“旧瓶装新酒”式的简单改造,而应当是植根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生长出的新绿——这就是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蝉蜕于“以文补文”、“多业助文”的附拟模式,以产业的姿态独立示人,以效益的追求证明自我。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产业在风风雨雨中走过了10余年的历程,但真正进入自觉时期是“九五”期间异军突起,斩关夺隘。不仅为自己开辟出一片天地,而且为整个文化事业带来生机,越来越多的文化事业单位,运用产业手段,在市场中获得新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是我国文化产业应运而生的深刻根源;随着经济建设和小康社会目标的逐步实现,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提出了个性化多样化的要求,是我国文化产业生成并发展的内在动力;国外文化产业的迅猛推进,给了我国文化产业强烈的刺激和生动的启示;最突出的原因,是在从计划经济体制下过来的文化事业单位,由于经费不足,普遍陷入困境,责任感和使命感召唤着文化工作者振作起来,寻找出路。这一切酿成了思考的风气、研究的风气。文化产业研究,从虚到实,从外部规律到内部规律;从宏观到微观,从个别到全面,从自我发展,到面对“入世”后的机遇和挑战,从最初的呐喊,到后来的鞭辟入里的分析,触角触摸到文化产业的方方面面,力求观念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创新,产品创新。
“发展才是硬道理”。诚然,目前文化发展中,也有很多困难,但是不发展,困难就更大更多。发展的办法之一,就是发展文化产业。真正的文化产业,从一定意义上说,抓住了大众文化,也就抓住了文化产业的龙头。大众文化也可以说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占有市场,并获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这最大的目的。在这一目标驱使下,所有的文化资源,都有可能被这一文化形态纳入市场,经过市场发掘包装后,使其变成文化消费品。市场经济使大众文化更加大众化、市场化。在利益的驱动下,大众文化呈现了一派繁荣的景象。如林立的歌舞厅、夜总会、保龄球馆,满街的通俗读物,棋牌俱乐部,满橱窗的通俗影碟、音碟,满世界的通俗音乐会。大众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家庭的一分子,它的产生与传播,一方面替代或添补了民众对文化娱乐性活动功能的要求;另一方面因它浅显易懂,在不经意的娱乐中又完成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教化要求,“寓教于乐”,形象地说明了了大众文化对社会效益的追求。随着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的形成,文化向经济靠拢,与经济发展同步拓进,相信二者很快会达成默契。
让我们在党的领导下,在政府部门制定确立的文化产业规划、战略与策略的指导下,开拓文化产业融资渠道,探索资源,为文化和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去努力进取,开创新世纪文化繁荣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