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想像:音乐感知与思维的中介

2010-08-15□夏

戏剧之家 2010年3期
关键词:小天鹅听者表象

□夏 丽

在器乐(钢琴等)演奏的创作中,“想象”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或指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想像是音乐感知与思维的中介。

“想象”是音乐活动中的重要心理活动,在音乐思维所用的主要方式——形象思维中占重要地位,对于音乐艺术中美的创造、美的欣赏起重要作用。

“想象”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再造性想象”是以词语、景物、音响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表现。“创造性想象”是对已有的表象经过分解、组合而形成新表象。

“再造性想象”多采用拟声法、类比法、借代法和关联法。

1.拟声法:乐曲模拟某种东西发出的声音,听者感知后,自然会想象到某种东西。如在音乐模拟雨、雪、风、鸟、兽、禽、虫、车、马、枪、炮等发出的声音,听者感知后,自然会想象到雨、雪、风、鸟、兽、禽、虫、车、马、枪、炮等。如听到《云雀》、《杜鹃圆舞曲》、《小天鹅舞曲》、《百鸟朝凤》、《山鸟语》后,听者自然会想象出其中的各种鸟鸣。

2.类比法:乐曲中高低、轻重等变化与生活中的某种事物的变化相类似,听者感知这样的乐曲后,自然会想象到某种事物的变化。如《天鹅湖》中《四小天鹅舞曲》中的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的音乐变化,听者感知后,自然会想象到小天鹅在空中忽高忽低、愉快飞翔的情景。琴曲《流水》第五段富于流动性的回波型乐曲,听者感知后,自然会想象出一股股山泉溪流汇集到江河的情景。接连不断的下行的模进音型,听者感知后,自然会想象出流水起伏跌落,一泻千里的气势。六、七两段七弦琴由低到高的拂式拨奏,听者可以想象出水流回旋的情景。《江河水》中颤弓的运用,听者自然会想象内心愤愤不平的情绪。

3.借代法:用某种事物所具有的音响特质来代替这种事物,当听者感知这种特质音响时,自然会想象到这种事物。如描写战斗的交响曲,当听者听到枪、炮声时自然会想到枪战、炮战。琵琶曲《十面埋伏》出现的战鼓声、号角声,听者自然会想象出激烈的战斗情景。

4.关联法:曲作者在很难直接表现某种形象或意境时,就借助于某种形象或意境相关的形象或意境来表现这种形象或意境,当听者在感知相关的形象意境时,自然会联想到这种形象或意境。如山高用乐曲很难有直接表现,但从由高而下流水声,听者就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山之高。如花香用乐曲很难能直接表现出来,但由彩蝶翻飞声,听者会联想到花香,因为“花香自然有蝶飞来”。如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中怎样让听者感受到一望无际的江面呢?作者采用了关联想法,它用洞箫演奏的一连串忽高、忽低、忽轻、忽重、忽隐、忽现的后半拍旋律就好象水鸟在云中穿行,在浪中嬉戏,在空中翱游,听者感知后,自然由鸟儿的任意飞翔联想到天高水长。

“创造性想象”多采用分解法、组合法、变异法、无声法等。

1.分解法:某段乐曲,听者感知后,想象分解出一些形象或意境。如小提琴协奏曲《梁天伯与祝英台》开始部分,在轻柔的弦乐颤音背景上,长笛吹出了优美动听的鸟鸣般的华彩旋律,接着双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展示出主题。听者感知后,自然会想象分解出春光明媚、风和日暖、鸟雀齐鸣、百花盛开的几多情景。

2.组合法:由几个从不同角度,侧面表现形象或意境的旋律,引发听者想象而组合成完整的形象或意境。如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第一段,琵琶用弹挑、轮指手法模拟了阵阵低沉的鼓声,箫和古筝用波音手法描摩了远处钟声回响,近处碧波荡漾,把日暮江上恬静、幽雅迷人的意境描写得细致入微,惟妙惟肖。听者感知后,内心自然会组合成江楼钟鼓的形象意境。

3.变异法:某段乐曲,听者感知后,引发想象出与原来表象不同的新的表象。

4.无声法:某段乐曲停止后,听者的想象却没停止,由此引发出无尽地遐想,常常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如二胡曲《江河水》中第二段在第一段悲痛欲绝的乐段的基础上,音乐进入了神情恍惚的意境,出色地表现了主人公内心复杂的隐痛情绪。这种过度悲痛之后出现的沉寂,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猜你喜欢

小天鹅听者表象
好好说话
合并完成,小天鹅变“美”了
劳工(外二首)
绘画往事:表象的折射
透过表象看公式
教你识破非法集资及传销的“十三种表象”
谈表象积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洞庭湖小天鹅越冬中期行为节律研究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片谈语言交际中的空位对举
言者信息疑问句与听者信息陈述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