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声学派的诞生及其科学发展
2010-08-15杨乃明
□杨乃明
只有扫描历史,才会发现历史的轨迹,历史的规律,历史的意义。
美声学派在我国一直称为“美声唱法”,美声唱法的摇篮在欧洲的意大利,它与我国的民族唱法相对应,过去曾经有人称其为“洋唱法”。美声唱法经过三个世纪的考验而经久不衰,日益发展,并遍及全世界。
美声唱法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那么我们就要了解什么是美声唱法。美声唱法是个译名,它是意大利文BelCanto翻译过来的,Bel是美丽、美好或美妙的意思,Canto是歌唱的意思,连起来翻译应是“美妙的歌唱”,在中国一直翻译成“美声唱法”。实际它不仅是一种发音和歌唱方法,也是一种歌唱的流派和风格,所以也有人译为“美声学派”。美声唱法不仅要唱出美妙的声音,也要将歌曲具备的要素都完好地体现出来。这才是“美声学派”的宗旨。我们认为BelCanto被译为“美声学派”会更好一些。
一、美声学派的诞生
在十六世纪前,音乐大多被宗教神权垄断,音乐成为了统治阶级和神权的服务工具。在文艺复兴思潮的带动下,音乐乃至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一片生机,摆脱了神权和权威的控制,使音乐作品开始追求表达人的生活、抒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赞美,对纯真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此时,歌剧形式也开始形成,并成为当时新艺术风格的代表。这样又推动了歌唱方法的发展,大师们指出歌唱必须有充足的呼吸支持,有丰富的共鸣色彩,有情真意切的语言和集中而统一的音质,于是就诞生了新的歌唱学派——美声学派。同时,也标明了美声学派的歌唱宗旨。
二、美声学派的发展
十九世纪,欧洲出现了以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施特劳斯等为代表创作的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的艺术歌曲,其歌词大多都是抒情、浪漫的诗歌。歌曲表演细腻,演唱上多运用轻柔的轻声和半音,形成了含蓄而轻柔的演唱风格。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们开始对声乐的理论进行了研究,从生理学、物理学的角度研究人体的发声原理和歌唱技能。
如加尔西亚(M?Carcia,1805—1908),西班牙人,他著有《关于人声的研究报告》和《歌唱艺术论文全集》两本书,提出了“声门冲击”的理论。
1855年,加尔西发明喉头反射镜,证明了声带闭合对声音产生的影响。他是第一个对发声作科学解释的人,他以巨大成就被后人尊为十九世纪意大利美声学派的代表人物。
法国医生第德和佩德莱于1840年发表《关于一种新的歌声的研究报告》,提出法国男高音路易·杜普蕾所用的歌唱方法是“掩盖唱法”,他们是最早从生理学角度描述“掩盖唱法”的学者。
1864年,杜普蕾在他所著的《歌唱艺术》中对“掩盖唱法”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这种唱法对男高音的歌唱发音产生巨大影响。
1876年德国曼德尔医生及英国马肯齐医生均提倡采用横隔肌呼吸法,使歌唱呼吸进一步具体地推进了声乐的发展。
十九世纪末,以法国男高音歌唱家尚·德·雷斯克为代表,产生了“面罩”唱法。
郎挈斯科·兰培尔第于1850年执教于米兰音乐学院,他培养了大批歌唱家,被认为是近两个世纪意大利学派传统声乐教学权威的后继者,也是十九世纪美声学派的代表人物。
十九世纪著名德国生理学兼物理学海尔姆·霍尔兹在1862年出版《论作为音乐理论生理基础的音的感觉》一书,科学地阐述了乐音的三大共鸣现象,并作了系统论述,他是近代声学的奠基人。
二十世纪,马凯西夫人首先把中声区声音称为“混声”,并对声区统一问题发表了许多精辟见解。
德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丽莉·雷曼在1902年出版了一本声乐著作《如何歌唱》一书,详细阐述了她本人的歌唱感觉。但是这些论点依然没有脱离意大利的美声学派声乐教学所要求的“明亮”、“靠前”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