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穿越陕西洽川风景名胜区环境影响分析
2010-08-13蒋忙舟
蒋忙舟
1 风景名胜区概述
1.1 景区概况
陕西洽川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2004年1月国务院批准的重点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区处于黄河河谷阶地上,也是我国内陆重要的湿地之一,与陕西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重叠,陕西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从龙门到潼关长132.5 km,陕西洽川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处在60 km~90 km间,景区为南北走向,东至黄河河心陕西山西省界,南达黄河青年防护林,西抵黄土峰林西麓山脚,北达东雷一级站,南北长约 31 km,东西宽约7.5 km,风景区面积为 17 646 hm2,这里栖息着丹顶鹤、大鸨、黑鹳、黑脸琵鹭、天鹅、灰鹤、苍鹭、鸳鸯等国家和地方保护鸟类,同时也是鸟类南北迁移中重要的停靠站。
1.2 景区规划
该景区是黄河湿地湖泊型风景名胜区,根据景区总体规划,风景区划分为黄河魂景区、瀵泉景区和生态田园景区三个景区,三个景区各有特色,相对独立。黄河魂景区位于景区最北部,以抽黄工程的展示教育为主,辅以部分休闲游憩项目。瀵泉景区位于景区中部,是洽川风景名胜区主要的游览区域,集中了瀵泉、古有莘国历史文化、福山古建筑、湿地等风景区内主要的特色风景资源。生态田园景区位于景区南部,是以自然风光、乡村情调以及大片的生态湿地为其主要资源。
2 工程概况
新建大同—西安铁路工程采用桥梁和隧道方式穿越风景名胜区生态田园景区,总长6.41 km。在景区桥梁长度约6.31 km,隧道0.1 km。工程穿越特级景区0.92 km,一级景区3.66 km,二级景区1.83 km。晋陕黄河特大桥桥梁主跨为28 m~108 m刚构拱桥,边跨为48 m简支箱梁和32 m简支箱梁;圆端形空心桥墩,钻孔桩基础。施工在风景名胜区用地范围为中心线两侧各9 m,总宽18 m,用地11.54 hm2,桥墩132个,桥墩占地0.67 hm2。
3 工程影响分析
工程主要是对景区景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景观影响主要为桥梁等地上建筑物对风景风貌及视觉的干扰;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施工期和运营期,施工期主要为桥梁施工影响湿地动植物资源和湿地生态环境,运营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噪声、振动以及灯光对风景区内鸟类的影响。
3.1 景观影响评价
3.1.1 景观环境质量评价
根据风景名胜区规划,工程从规划的生态田园景区穿过,并穿越核心景区,对景区内部分景观产生影响,景观质量评价要从多方面考虑,因此是多因子评价,本次采用景观综合评价指数,即:
其中,B为某区域铁路景观环境综合评价指数;Xi为评价因子i的权值;Fi为景观i在某评价因子下的得分值。
景观环境质量用景观质量分数M表示:
表1 铁路景观环境质量分级标准表
理想景观评价指数B*为理想状态下的得分值,由计算得出B*=5.06,则铁路沿线景观质量分数M=69.2%。根据表1可以看出,铁路景观环境质量等级为Ⅱ级,铁路沿线区域景观环境质量现状较好,铁路与沿线景观较协调,铁路建设对沿线景观有轻度不良影响。
3.1.2 景区影响分析与减缓措施
1)影响分析。洽川风景名胜区核心资源是湿地,以对珍贵的湿地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其主要景观为黄河、湿地、鸟类。铁路绕避了黄河魂和瀵泉景区重点自然景观,穿越景区主要为规划的人工生态田园景区。由于景区中核心景区为南北分布,线路不可绕避,本次工程选线为保护核心景区,线位从核心景区最窄处通过,采用大跨等孔布置,占用核心景区面积和破坏、干扰最小,且工程以特大桥方式通过,对景区的切割的影响也降至最低。
2)缓解措施。a.桥梁设置充分考虑了景区道路和布局,距离线路最近规划的生态农庄主要为农家乐建筑群,桥梁高度较高,距离大于200 m,噪声与振动对其影响较小。b.桥型选用与景区相协调的桥式孔跨方案,选用视觉良好的墩型,等跨布置,设计采用37 m净空,减小桥梁的视觉切割影响;美化桥梁的外观和声屏障的色彩外形和色彩,与周围景观相协调,力求桥梁建成后成为景区的新景观。c.施工结束后对桥墩永久用地以外的区域全部进行植被恢复,恢复一定数量的芦苇,与景区规划相协调。
3.2 对景区生态环境影响与保护措施
3.2.1 工程对植被的影响与保护措施
1)植被影响分析。通过采用卫星遥感影像解析、现场踏勘调查,陕西洽川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桥位处主要植被类型为草丛中的芦苇群落和农田植被,在两侧0 m~300 m区域内以旱地、河流水面(含池塘水面)、林地、草地为主。农田主要为小麦、玉米和棉花等;灌木主要有酸枣、荆条等;乔木多为人工种植,主要树种有杨树、柳树、刺槐等。由于现状主要以人工农田和林地为主,且铁路为线性工程,破坏范围较小,工程结束后占用的土地全部进行植被恢复,因此不会对景区植被造成大的影响。
2)防护及缓解措施。a.制定湿地恢复方案并报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审查,在施工结束后进行植被恢复,按照区段植被分布分别进行恢复的原则,恢复相当质量与数量的芦苇植被,并与景区规划相协调。b.在景区内禁止布设取弃土场,施工营地等临时工程尽量利用景区内既有闲置建筑物及场地,避免占用和破坏植被。c.采取洒水等降尘措施控制扬尘的产生,从而降低对周边植物生长的影响。
3.2.2 对鸟类的影响与环保措施
1)影响分析。根据铁路建设运营的特点,其主要影响是噪声与振动,其次为光线对鸟类活动的影响。线路绕避了保护区内重点保护鸟类的栖息和繁殖地,桥位所在区域距鸟类繁殖栖息地北约1 km,工程噪声影响范围为线路两侧各200 m,因此对鸟类栖息繁殖地影响甚微。
2)缓解措施。a.从优化选线方面,线路避绕了鸟类栖息地,避免了对鸟类栖息地的影响,对区域内鸟类影响较小。b.洽川湿地主要栖息的野生动物主要以湿地鸟类为主,且多为涉禽类,主要在水边涉水行走,多以滑翔为主,桥梁下方留足空间,鸟在两侧的活动不会遇到明显阻隔,设计采用37 m净空。c.梁体推荐采用噪声及振动较小的混凝土圬工梁。在桥梁上设置隔声、降噪、减振防护措施。声屏障外型及色彩与景区、桥梁相协调,尽量避免鸟类与桥、车等发生碰撞事故,最大程度地降低运营对环境影响。d.施工期间,鸟类活动可能会受到一些扰动,属于正常情况,只要控制作业范围和管理好施工人员的行为,采用噪声及振动较小的旋挖钻施工方法;坚决禁止偷猎、伤害、恐吓、袭击鸟类,施工结束后做好恢复工作,对区域鸟类的影响可以接受。
3.2.3 对水文及水体的影响与环保措施
1)影响分析。桥梁跨越风景名胜区处的区域主要由河道、沼泽和人工鱼池等部分构成,施工期对湿地水体、水文影响较小;由于桩基施工采取噪声较小的旋挖钻,桥梁跨度大,开挖面积较小,施工造成的水体中悬浮物经沉淀后对景区的水质影响不大。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的乱倾乱倒会对水体造成污染,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2)防护和缓解措施。严格控制景区施工的“三废”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废水全部收集处理,尽可能综合利用,严禁散排;各种施工废渣全部运至景区综合处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外运。涉水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恢复河道天然状态。
4 结语
线路不可绕避的穿越了陕西洽川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对景区有一定的影响,根据评价铁路沿线区域景观环境质量现状较好,铁路与沿线景观协调程度较协调,铁路建设对沿线景观环境影响程度为轻度不良影响,通过美化桥梁、隧道口的设计和施工防护措施,工程的建设对景区的影响可以接受。
[1] 何天宝.公路建设环境保护问题探讨[J].山西建筑,2009,35(21):349-351.
[2]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新建大同至西安铁路运城至西安段环境影响评价[Z].2009.
[3]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院,合阳县人民政府,陕西洽川风景名胜区管理局.陕西洽川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2025)[Z].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