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板电视能效水平跟踪测试分析报告

2010-08-13谢于迪

电视技术 2010年12期
关键词:平板电视液晶电视待机

谢于迪,李 强,李 默

(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 100015)

1 引言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彩电制造基地和最大消费市场。目前国内有超过200家的电视生产企业,其中年产量超过100万台的企业有14家,产量占全行业的74%。2009年,整个电视制造业产量超过9000万台,内销量超过4000万台,出口量超过5000万台。

中国的电视产业正在经历以数字技术、平板显示、节能环保为主要内容的产业调整和技术升级转型。2009年平板电视产量7090万台、内销量2932万台,占全彩电行业的比例分别为74%和72.5%,已经远远超过传统CRT电视,成为制造和消费的主流,也成为家庭耗能的主要产品。

在平板电视产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国家强制性标准GB 24850—2010《平板电视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制定完成,已于2010年6月30日发布,并于2010年12月1日正式实施。《平板电视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这一国家标准的制定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在平板电视行业中的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该标准除了对平板电视被动待机功率进行限定以外,还对平板电视的能效等级进行了划分。其中,1级能效最高,是最高效产品;2级为节能评价值,是节能产品认证的最低要求;3级为限定值,是最低市场准入门槛。不能达到标准规定的最低能效指数要求或超过最大被动待机功率要求的产品将不能进入市场。该标准将为规范我国平板电视市场,推行平板电视能效标识制度和节能产品认证制度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在淘汰高耗能产品、促进企业节能技术进步、加强政府节能管理的宏观调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标准在正式实施前,已引起各方关注。目前作为政府采购参考依据的CQC节能认证,引用《平板电视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准中的节能评价值作为判定依据;环保部报批的行业标准《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在平板电视的能效测试方面也引用了这一强制国家标准。

2 平板电视标准制定期间的能效摸底测试

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标准工作组通过企业送样至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检中心测试和企业提供数据两种方式,为能效测试方法研究和行业状况摸底提供依据,同时为标准中“能源效率基准值”和“能效指数分级”的确定提供数据支持。测试样机包括海信、TCL、长虹、创维、清华同方等国内品牌和LG、东芝、索尼、三洋、三星等外资品牌,共计84个型号的液晶电视,还有长虹、海信、创维、日立、LG等品牌共计21个型号的等离子电视。

标准工作组对数据进行分析后,直接用于能效指数要求和分级的确定。液晶电视的能效指数分布如图1所示,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

可见,在为标准制定进行摸底测试的时期内,液晶电视的能效指数主要集中在0.6~1.0区间内,即属于能效等级的第三级。不能达到0.6最低能效指数门槛要求的产品仅占总测试型号的8.4%;能达到节能产品要求即能效指数第二级的产品比例为19.3%,能达到第一级要求的仅1个型号。平均能效指数0.84。

标准对液晶电视“能源效率基准值”和“能效指数分级”的设定较为合理,符合当时的液晶电视产品能源效率状况,并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设定了较高的目标值,引导企业提高产品的能效水平。

等离子电视也依据此原则进行能效指数要求和分级的确定,当时能达到等离子电视能效指数一级要求的产品只有1个型号,占所有测试样品的4.8%。

3 标准报批过程中对平板电视能效水平的跟踪

在标准报批后的2009年12月,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检中心对北京市场上常见品牌的平板电视能效状况进行跟踪,测试结果见图3、图4。

液晶电视的能效指数平均值为0.91,较摸底测试时候的平均值有所提高,提升幅度8.3%。其中不能达到0.6最低能效指数要求的产品数为0;属于能效指数第三级的产品占总产品数量的60.4%;属于能效指数第二级的产品占总产品数量的35.4%,达到节能产品要求的液晶电视比例明显提高;在总计48个液晶电视样品中,有2台达到了能效指数第一级的要求,属于能效性能较高的产品,与标准制定摸底测试时有较大的提高。

因为平板电视产销以液晶电视为主,所以累积的等离子电视测试数据相对较少。在9台等离子测试样机中,能效指数平均值为1.12。其中不能达到0.6最低能效指数要求的产品数为0;属于能效指数第三级的产品数为3台;属于能效指数第二级的产品数为2台,占总产品数量的22.2%;有4台等离子电视被测样机达到了能效指数第一级的要求,能效水平较高。

从上述数据可以发现,平板电视能效标准的制定和报批,推动了生产企业淘汰能效偏低的落后产品,也促进了高效节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和高能效产品的市场推广。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平板电视的能效水平提升较为迅猛,实现了标准制定促进节能减排的社会效应。

4 标准实施前新一轮摸底数据

在标准正式实施前,为了解整个平板电视行业的能效状况,评估标准实施对现有产品的影响程度,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搜狐网站选取消费者关注度较高的平板电视产品和企业自愿送样两种方式,再次进行平板电视能效测试。共计测试液晶电视109台,等离子电视6台。测试样机涵盖市面上常见的国内品牌和国外品牌共16个,各品牌以及各品牌样机占总测试样机的比例分别为:海信(19%)、同方(17%)、索尼(17%)、创维(11%)、中韩 CHIKO(9%)、三星(5%)、康佳(4%)、BOE(4%)、长虹(3%)、松下(3%)、AOC(2%)、夏普(2%)、LG(2%)、海尔(1%)、东芝(1%)、飞利浦(1%)。

大型平板电视生产企业,特别是国产品牌,对此次测试的支持力度很大。从企业踊跃参与测试的情况可以认为,已经有相当多的企业为平板电视能效标准的正式实施做好了准备。

平板电视能效标准中,同样对产品的待机功耗进行了要求。通过检测发现,平板电视的待机功耗情况如图5所示。

所有被测平板电视的被动待机功耗都能够控制在1.0 W以内,最小的为0.06 W,全部满足平板电视能效标准在2012年1月1日前对被动待机功耗的要求。平均待机功耗0.55 W,接近标准中对2012年1月1日以后待机功率的要求。46.1%的被测样机已经提前达到2012年1月1日以后待机功率的要求。消费者在电视日常使用中,电视经常置于被动待机状态。尽可能减小被动待机功耗,减少电视在非工作状态下的能耗,对整个国家节能减排工作有着重大的意义。

此次被测试的平板电视样机,以大尺寸平板电视为主,40 in(即102 cm,1 in=2.54 cm)以上的型号占到总被测样品数量的54%,这与消费者更偏好购买大尺寸平板电视的主流趋势相吻合。

测试样机的尺寸分布为:30 in以下(16%),30~39 in(30%),40~49 in(44%),50~59 in(9%),60 in 以上(1%)。

此次送检样品中,采用CCFL背光源的液晶电视数量为65台,采用LED背光源的液晶电视数量为44台。因为发光原理的区别,LED背光源的液晶电视比CCFL背光源液晶电视更容易达到较高的能效等级。而LED光源液晶电视正是随着平板电视能效标准的制定逐步发展推广起来的。在标准制定期间,只有几个型号的LED背光液晶电视面世。在标准制定的摸底测试中,只接收到1个型号的LED背光电视,即摸底测试中唯一达到能效等级一级要求的电视。而从这次的检测中可以发现,不同厂家都推出了LED为背光源的液晶电视产品,产品型号也大量增加。

对CCFL背光液晶电视的能效指数进行分析(图 6),测试结果集中在0.8~1.6区间内,CCFL背光液晶电视平均能效指数为1.00,达到液晶电视节能评价值的要求。其中能达到一级要求的产品型号为5台,占总被测样机数量的7.7%。与LED背光源液晶电视相比,CCFL背光源液晶电视的能效指数稍低,但是必须看到,CCFL背光源液晶电视为提高能效水平所做出的努力。平板电视能效标准鼓励每一种发光方式的产品,在现有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能效水平。

对LED背光液晶电视的能效指数进行分析 (图7),LED背光液晶电视的能效指数主要集中在 1.0~2.0区间内,LED背光液晶电视平均能效指数为1.40,达到液晶电视节能评价值的要求。其中能达到一级要求的产品型号为27台,占总被测样机数量的61.4%。LED背光液晶电视的能效优势较为明显。

图7 LED背光液晶电视能效指数测试结果直方图(2010-11)

图8 所有被测液晶电视能效指数测试结果直方图(2010-11)

综合两种不同的背光方式(图8),液晶电视的能效指数平均值为1.16。其中不能达到0.6最低能效指数要求的产品数为1台;属于能效指数第三级的产品占总产品数量的33.9%;属于能效指数第二级的产品占总产品数量的35.8%,满足节能产品要求的液晶电视比例明显提高;总计109个液晶电视样品中,有32台达到了能效指数第一级的要求,属于能效性能较高的产品。

与前两次测试相比,液晶电视的能效水平有了大幅提升,但是必须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测试中,仍然有不能达到能效等级最低要求的液晶电视型号出现。而且参与此次测试的产品以一级市场消费者关注度较高的产品以及大品牌新型号产品为主,不排除在测试品牌之外,还存在一定数量的不达标产品。希望电视生产企业能够高度重视,在标准实施后,不能达到平板电视能效限定值的产品不能上市销售,在销产品一经证实不能达标,生产企业将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严肃处理。

此次测试的等离子电视的能效指数平均值为1.20,与前两次相比又有所提升(图9)。其中不能达到0.6最低能效指数要求的产品数为0台;属于能效指数第三级的产品占总产品数量的0台;属于能效指数第二级的产品占总产品数量的33.3%,满足节能产品要求;总计6个等离子电视样品中,有4台达到了能效指数第一级的要求,属于能效性能较高的产品。表3和表4对各次测试平板电视各能效等级比例进行了对比。

图9 等离子电视能效指数测试结果直方图(2010-11)

表3 3次集中测试液晶电视各能效等级比例对比 %

表4 第2与第3次测试等离子电视各能效等级比例对比 %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平板电视的能效水平逐年提升,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明显推动了平板电视产品节能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加快了高能效产品的推广和高耗能产品的淘汰,减少了全社会能源消耗。

猜你喜欢

平板电视液晶电视待机
关机不断电 电表悄悄走——防止待机能耗成“隐藏的浪费”
遏制“超长预售”,需监管“超长待机”
“超长待机”的余震
漫“话”抗疫·人与自我:“超长待机”的假期,你收获了什么?
高密度EPS结构件在具有外凸式装饰件的液晶电视机上的设计应用
浅谈大尺寸液晶电视LED背光源的研制
新一代流光投彩技术(Ambi-Lux)在液晶电视中的研究和运用
平板电视
平板电视结构“国际”制定正式启动
壁画还是相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