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视机工业发展回顾(上)
2010-08-10安永成施国强
安永成,施国强
(1.国家广播电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 100015;2.中国广播电视设备工业协会,北京 100011)
我国广播电视工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信息产业的主要行业。广播电视工业的发展水平和电视机的普及率一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标志,是一个国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程的表现。广播电视是党和国家的宣传工具,也是广大群众娱乐、学习、获取信息的工具。在共和国60年华诞之际,回顾我国广播电视工业发展历史,是发扬老一辈电视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和启迪后人的好时机,也是对年轻一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振奋民族精神的好教材。
国外广播电视技术于20世纪40年代逐步发展完善,最早在英国、欧洲、北美、前苏联等地区开播黑白电视广播,彩色电视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逐步完善,并逐步形成三大制式,即美国的NTSC制、法国的SEKAM制、德国的PAL制。
1 联合攻关、开创电视产业
二次大战之后电视在世界各国迅速发展,我国电视产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比国外晚10年左右,开始主要发展电子管广播电视技术和设备。1953~1956年,我国分别派出多批技术人员赴捷克、苏联等国学习电视技术和设备研制。1955年秋季,清华大学根据高教部的规划,聘请列宁格勒航空仪表学院教授康斯坦丁·萨普雷金来华讲授电视原理,为我国培养电视专业人才。清华大学无线电系当即成立了电视教研组。当时全国主要单位纷纷派人来向专家学习。其中主要有原北京邮电学院(现北京邮电大学)朱平洋、全子一等,成都电信工程学院的顾德仁,许中藩等,北京广播器材厂的董瑞祥、潘本权、周师亮等,广播事业局的许中明、吴贤伦、阎洪奇等,清华大学的茅于海、方乃正、葛成辉、常同等,另外还有研究生刘耀骐、杨不悔、高荣坤等。不久,广播事业局一批派往捷克学习的同志回国,其中主要有章之俭、钟焙根。这是我国培养的第一批电视科技人才,他们中的大多数成为我国广播电视工业和广播电视技术的开拓者。图1是康斯坦丁·萨普雷金教授与我国第一批电视工作者的合影。
图1 苏联专家萨普雷金教授与我国第一批广播电视工作者合影
1956年秋天,北京举办了一个日本设备展览会,日本展出了一套电视转播车、一台50 W的电视发射机和若干台电视接收机,并进行了开路演示,这是一套完整的电视系统。在周恩来总理支持下,经原第二机械工业部十局、中央广播事业局和清华大学无线电系电视教研组协商,决定买下这些设备,以日本设备为样机,合作研制中国自己的广播电视中心设备、电视发射机、电视转播车,并筹建北京电视台(后改称中央电视台)。电视接收机由天津无线电厂试制。由于当时我国的技术水平比较低,缺少许多关键零部件,困难相当大。然而参加研制的工程技术人员不怕困难,埋头苦干,齐心努力,终于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完成任务。全套设备除摄像管和显像管两项关键器件国内无法解决需要进口外,其他所用器材全部都是国产的。1958年3月,全部设备在北京广播器材厂联试成功。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正式开始试播,从此开创了我国电视广播的新纪元。
我国第一套黑白电视广播设备的研制成功是科研、教学和生产相结合的成果,发挥了各方所长,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这次结合不仅开创了我国的电视事业,同时也为工厂的新产品开发创出了一条新路。
1957年7月,原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刘寅在莫斯科与我国显像管专家吴祖垲院士相遇,他对吴祖垲说:“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将开始黑白电视广播。黑白电视机在哪里?尤其黑白显像管又在哪里?今天我就想把黑白显像管试制的任务交给你了,你要什么设备和材料可以向莫斯科电子管灯泡厂提出订购,在1958年5月1日前试制出35 cm的黑白显像管”。由此可见,在我国电视事业发展的初期,部领导对自主开发和生产电视机和显像管的重视和期待。图2是刘寅副部长(前排左起第2人)、吴祖垲院士(刘寅左旁)、罗沛霖院士(刘寅右数第5人)在莫斯科相会的照片。
图2 刘寅副部长、吴祖垲院士、罗沛霖院士在莫斯科
2 黑白电视机的发展
1958年5月18日,国营天津无线电厂黄仕机试制小组,参照苏联旗帜牌14英寸电子管电视机,试制成功我国第一批黑白电视机,“华夏第一屏”从此诞生。不久由上海广播器材厂郑学文试制小组,参照苏联红宝石牌电子管式14英寸黑白电视机,也试制成功14英寸黑白电视机,开创了我国广播电视接收机发展历史。图3和图4分别是华夏第一屏和黄仕机的照片。
图3 华夏第一屏——1958年5月由国营天津无线电厂黄仕机小组试制的北京牌820型14英寸电子管黑白电视机
图4 黄仕机试制电视机的现场
至1985年,电视机经历了电子管式、半导体器件式和集成电路式3代产品。半导体电视机的研制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1970年4月30日,上海国光口琴厂试制成功国内第一台全晶体管23 cm黑白电视机。此后,各地开始试制和生产9英寸晶体管黑白电视机,主要集中在上海、江苏、天津、北京等地,主要有上海无线电十八厂、上海无线电四厂、上海玩具十四厂(后改为上海人民无线电厂)、苏州电视机厂、北京东风电视机厂等。
1973年11月5日至12月3日,在北京友谊宾馆由国家计委主持,四机部、中央广播事业局、邮电部共同组织的“全国电视发展规划会议”上,主管电子工业的第四机械工业部决定组织全国晶体管黑白电视机联合设计,并在“四五”科研规划中列项。会上就该项目组织了相关人员五次专题座谈会,罗沛霖副局长三次亲临座谈会指导。会后四机部第三研究所迅速组织落实,由邱绪环总工程师担任总设计组组长,北京(含三所)、天津、上海、四川四地成员担任副组长,负责总体设计方案论证和整机、主要部件、关键无器件试验论证的组织协调工作。成员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辽宁等主要电视机生产厂,后扩大到高等院校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教师。总设计组下设总体组,通过大量调研、试验验证,在理论分析和大量试验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23 cm(9英寸)和 40 cm(16英寸)晶体管电视机的联合设计方案,于1974年底前完成了设计定型,并向全国大量推广,实现了电子管电视机向晶体管电视机的过渡,对普及黑白晶体管电视机起了主要作用。
1977年6月,当时的四机部领导去日本考查,带回了一部日立公司的P24型12英寸集成电路黑白电视机和有关资料。为了加快我国集成电路电视机的设计和生产进程,原国家广播电视工业总局决定在原晶体管电视机联合设计的基础上,完成12(14)英寸集成电路黑白电视机设计方案,并向全国大量推广,完成了晶体管电视机向集成电路电视机的转型。为了介绍和普及集成电路电视机知识,四机部第三研究所(现在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情报室及其《电视技术》编辑部做了大量工作,翻译了有关资料,并于1978年第3期《电视技术》(见图5)刊登了P-24型12英寸集成电路黑白电视机的集成电路内电路分析资料和整机设计方案,受到国内电视企业的欢迎,并加印了400份,集成电路电视机设计者几乎人手一册,有力地推动了集成电路电视机的研制和生产。图6是12英寸集成电路电视机联合设计组完成设计任务后的合影。
图5 1978年第3期《电视技术》
图6 12英寸集成电路电视机联合设计组完成设计方案后合影
3 彩色电视技术的发展
1970年1月,国家计委召开全国电视专业会议,决定组织“彩电会战”,分北京、上海、天津、四川4个战区进行,主要对世界上已有的3种彩电制式进行调研、分析、对比,探索创立我国独有的彩电制式,同时进行有关电视设备的研制。会战期间,一些地方的轻工企业纷纷转产广播电视产品,涌现出一批新生的电视专业的生产厂、所,开发了彩色摄像机、中心设备、发射机以及接收机等试验设备。通过彩色电视制式大会战,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彩色电视技术人才,了解了各种彩电制式的原理。1972年,中央电视台引进西德PAL制式的全套彩电中心设备,准备播出,为我们更深入了解PAL制式提供了有利条件,并试制成功包括彩色电视中心、转播车、微波中继和发射机设备。同年4月在北京前门饭店召开了全国电视专业会议,暂定了我国彩色电视制式标准PAL-D制。图7是确定我国采用PAL制的部分专家合影。1973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开始试播彩色电视(采用PAL制),全套设备由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电视设备厂生产。10月1日转入正式播出,实现了由黑白电视广播向彩色电视广播的转型。
图7 确定我国采用PAL制的部分专家合影
虽然实现了彩色电视广播,但我国不能大量生产彩色电视机,彩色电视机仍需要进口,欣赏彩色电视节目还只是少数有钱人的享受。这在客观上要求彩色电视机加速发展。
早在1972年周总理在听取王诤部长的汇报后,就曾提出要引进国外彩电生产技术,发展我国的彩色电视工业。1972年四机部组团到日本对彩管制造技术进行考察。1973年美国RCA提出了对我国彩管厂建设的建议书,1973年12月由四机部率团赴美考查,准备在原定引进一条彩色显像管装配线的同时,增加引进玻壳、荫罩和荧光粉3条生产线。后因受到江青的干扰,并引发“蜗牛事件”,使我国彩色显像管和彩色电视机的技术引进工作停滞了三四年。
1976年10月“四人帮”倒台后,彩管引进重新提上日程。1977年4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重新批准引进彩色显像管成套技术,定名为“咸阳彩色显像管工程”。1978年,国家计委和四机部先后组织了两批人员到日本考察彩色电视机及其配套元器件的生产技术。通过考察一致认为生产现代彩色电视机不仅要引进彩色显像管和集成电路生产技术,而且要引进电视机整机、新型元器件、专用元器件和若干种通用元器件的生产技术。当年9月,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 “关于成立国家广播电视工业总局的请示报告”。 报告强调,为了加快广播电视工业的发展,更好地统筹安排这项工业的科研、生产和基本建设,使必需的投资、设备和材料等得到保证,极需加强对这项工业的领导和改善管理体制。改革开放后,在原第四机械工业部、国家广播电视工业总局的领导下,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先后与当时彩色电视技术比较先进的日本日立、东芝、松下、JVC、三洋、夏普等公司进行了近3年的谈判、考察、比较,高起点引进国外先进的彩色电视机生产技术3项,以及关键部件和为彩电配套的小型元器件生产技术21项,建成了比较齐全的彩色电视工业体系。
其中,北京电视机厂、国营天津无线电厂(712厂)和上海电视一厂分别引进日本松下、JVC和日立公司的技术,建成了的彩色电视机整机生产线;与此同时,引进日本日立公司彩色显像管生产技术,建成了陕西彩色显像管总厂 (咸阳4400厂);引进日本东芝公司集成电路生产技术(后工序),建成了江南无线电器材厂(无锡742厂)的彩色电视机专用集成电路生产线;引进日本松下公司印刷电路板生产技术,建成了上无二十厂印刷电路板生产线;引进日本JVC等公司行输出变压器生产技术,建成了各地的行输出变压器生产厂;引进日本松下公司、NEC等公司的电调谐高频调谐器生产技术,建成了各地的高频调谐器生产厂;引进日本东芝公司大功率、高反压晶体管制造技术,建成了彩色电视机专用大功率晶体管生产线等。
至此,通过高起点的技术引进,大大缩短了我国与国外先进国家的差距,通过消化、吸收,初步掌握了彩色电视机的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技术,并锻炼、培养了大批彩色电视技术人才,为发展我国彩色电视机工业奠定了基础。
高起点的技术引进虽然解决了彩色电视机工业从无到有的问题,但由于国内彩电需求量太大,生产企业也猛增到57家,全国除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外,都建成了彩色电视机工厂,有的省、市甚至达到7家,同时大量引进国外机芯和全套零部件组装彩电,虽然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但并没有解决我国彩电业的发展问题,一方面是国内工厂“吃不饱”或“没饭吃”,另一方面是国家外汇大量流出。在这种状况下,1984年,电子工业部提出了抓彩电国产化的战略部署,先后在天津、杭州、西安、北京召开了多次全国彩色电视机国产化会议,初步解决了彩色电视机国产化问题,使整机的国产化率由20%~30%,迅速提高到85%~95%,除部分高集成度的专用集成电路需要进口外,其它包括显像管在内的整件、元器件等均可实现国产化,不仅解决了国内工厂“吃不饱”或“没饭吃”的问题,也使彩色电视机工业由用汇行业,转型为创汇行业;与此同时,电子工业部领导组织了由电子工业部第三研究所、清华大学、上海市电视一厂牵头完成了集成电路彩色电视机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解决了自行设计彩色电视机的问题,培养了一大批彩色电视机设计人才,为今后大量研制彩色电视机奠定了基础。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彩色电视机工业的迅猛发展,造成了产能过剩,产品积压,这时全国有彩色电视机厂60多家,彩色电视机生产线100多条,其中有国营大厂,也有地方小厂,还有广东省及深圳等新型厂家,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同时日本、韩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著名家电企业,纷纷来我国投资建厂,对国产品牌的市场占有量造成威胁。激烈的市场竞争,引发了生产企业间的 “价格大战”,长虹、TCL、创维、康佳等厂凭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优异的性能价格比,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通过兼并重组,优胜劣汰,淘汰了一大批生产厂家,使产量向名牌集中,形成规模经营,到90年代末、21世纪初,国内主要品牌只剩10家 (TCL王牌、长虹、康佳、创维、海信、海尔、上广电、厦华、熊猫、数源),国外品牌也只剩下不到10家(索尼、松下、东芝、飞利浦、日立、夏普、三星、LG),完成了行业结构调整。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见图9)是原第四机械工业部第二十研究所,成立于1960年,建所初期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无线电接收设备和电声器件,目前已发展成为我国唯一的军民结合的电视、电声专业研究所,是我国电视、电声行业的产品研发中心、技术标准中心、情报中心、检测中心,三所的主要任务是密切跟踪国内外广播电视技术发展趋势,协助主管部门,推动广播电视产品技术发展,促进广播电视行业技术进步,保证广播电视工业快捷、稳定、健康发展。50多年来,为我国电视、电声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见图9)是三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成立于1983年,2000年,由国家投资建成国家数字电视用户端产品测试实验室(见图10)。质检中心和国家数字电视用户端产品测试实验室还承担广播电视产品,音视频产品,数字电视产品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订、修订工作,为促进国家广播电视产品,音视频产品,数字电视产品技术水平、质量水平提高,并使我国广播电视产品的安全性、电磁兼容性、性能指标等符合国际先进标准要求,为促进广播电视产品进入国际市场辅平道路。
图9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与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检中心外景
图10 国家数字电视终端设备实验室内景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