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融资链
2010-08-06周红玉
周红玉
从成立至今,京能在绿色能源上的投资超过300亿元,如此巨额的投资,仅仅依靠企业的自有资金肯定不行,“我们主要是依靠金融来支持。”刘国忱说,他所说的“金融”是指向银行融资。
不久前,农业银行北京市分行和京能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农行北京市分行将向京能集团提供综合授信额度200亿元,用于生产经营、项目建设等。双方将就此建立起全面和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农行作为企业的主要合作银行,将为企业提供更加优惠、更加高效的金融服务和支持。
据介绍,为进一步提高服务的层次和效率,适应企业各项业务发展的需要,农行北京分行将组建专门客户经理服务团队,为企业提供统一、一揽子、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特别是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及贷款条件的前提下,重点支持企业在火电、水电、风电、新能源及相关领域投资建设的项目。
而早在2008年,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也与京能集团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按照协议内容,京能集团优先选择工行北京分行作为重点合作银行,工行北京分行将京能列入重点支持优质客户,向他们提供符合集团经营特点的全方位、多层次的优质金融服务和业务支持。在电力、煤炭、基础设施等领域重点项目和金融证券等领域进行一系列的融资等业务合作。
其实作为京能集团副总经理兼CFO,刘国忱一直就是一个投融资高手。不过当京能初涉风能项目时,即便是他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也遇到了麻烦。当时银行对于风电了解很少,认为风险过大,面对这样的情况,刘国忱并没有放弃,而是想办法让银行了解风电的财务模型。他两次组织银行到内蒙古去考察风电,在此过程中,刘国忱向银行介绍了新能源行业中各类业务的财务模型,风电、核电,并把它们与传统的火电、水电进行比较。
核电的建设难度很高,而且是要有国家特许权的,选址非常敏感,运营起来风险也很大,但它也有自己的优势,它是清洁燃烧,核电厂对核电是满发满调,它们不受电网的容量限制,设计产能可以充分释放,如果反应堆管理的好,确实非常低碳,而且发电量很大,一般都是400万机组的。不过核电现在有两个比较大的瓶颈问题,一是核原料,现在国际上的铀矿都被巨头垄断,我们的上游会受制于国际上的铀矿集团,我们国家的铀矿储藏量不足,依靠从国外进口,这样他们会控制我们的上游原料;二是核废料的问题,现在全人类的核废料处理都是难题,没地方可放,还会有辐射,即使封存后放入深海,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但是对于银行来讲,向核电厂放贷是个不错的选择,它比较稳定,但这样的项目很少,而且也不是一般银行能拿到的。
火电的建设也不复杂,一般的建设周期是2-3年,但是火电最大的风险在于煤,燃料的价格,国家是放开的,而电价是管死的,一旦煤价上涨,电价怎么办?2008年煤炭涨价,煤炭企业暴富,火电行业则是全年亏损780多亿元。
而水电则是建设复杂,一般需要4-5年时间,还要涉及移民、淹没区等复杂问题,而且对于环境影响巨大,蓄水超过几亿立方的大水坝,会对地壳产生什么影响,现在还不知道,不过水电的运营相对简单,只要有蓄水能力,气候不找麻烦,就能运营发电,但是由于建设周期过于漫长,对银行来讲,其风险也不小,这么长的建设周期,最终能不能发电,能不能还息付债这都是问题。
只有风电的建设和运营都很简单,针对有人认为风电是“垃圾能源”的说法,刘国忱认为,这是因为目前的电网还不配套,“不能说电网的接收能力差,就说风电不好。”的确,风力发电建设简单,一年就可建完,运营也不复杂,风一转就行了,这样看来风电的风险很小。通过刘国忱的介绍,各大银行对风电有了新的认识,开始同意给风电贷款,“银行对新的行业都有担忧,因为从人的心理上来讲,会认为熟悉的才是安全的,面对新兴的绿色投资,你必须要去现场看,了解它的财务数据和模型。”刘国忱说。他的努力没有白费,经过考察,多家银行很快同意给京能的风电项目贷款,“我们的风电发展这么快,得益于银行的大力支持,绿色投资的关键在绿色信贷,没有银行的绿色理念,绿色投资是不可能的。”刘国忱说,的确银行主导着社会金融资源,而做绿色投资是需要社会的金融资源来做的,企业的资本金只占投资的20%,其他都是要靠绿色信贷来做的,刘国忱说:“我得感谢银行的这些行长们,感谢他们的眼光和判断,他们在风电还没成气候的时候,就决定给京能贷款,作为投资型企业,钱从哪里来非常关键,人家要心甘情愿的给你拿钱,而你要确保人家的融资万无一失,我告诉银行,和京能集团做信贷是零风险。”刘国忱敢于夸下这样的海口,是有事实依据的,这么多年来,京能的贷款没有一笔出现逾期不还的现象,他们每年融资超过100个亿,还本付息都非常及时,从今年1月份到4月份,京能的资产负债率不到64%,对于通常负债率很高的能源企业而言,这个数字是很不容易达到的,通常一个电厂出生就是80%的负债率,稍稍亏损就超过80%了,但是京能经过这6年的运行,负债率居然在能源行业里占不到64%,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链接
什么是绿色信贷
绿色信贷就是“green-credit policy”,是环保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三部门为了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于2007年7月30日联合提出的一项全新的信贷政策——《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规定,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违法的企业和项目进行信贷控制,各商业银行要将企业环保守法情况作为审批贷款的必备条件之一。
《意见》规定,各级环保部门要依法查处未批先建或越级审批,环保设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建成、未经环保验收即擅自投产的违法项目,要及时公开查处情况。即要向金融机构通报企业的环境信息。 而金融机构要依据环保通报情况,严格贷款审批、发放和监督管理,对未通过环评审批或者环保设施验收的新建项目,金融机构不得新增任何形式的授信支持。
同时《意见》还针对贷款类型,设计了更细致的规定。如对于各级环保部门查处的超标排污、未取得许可证排污或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已建项目,金融机构在审查所属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申请时,应严格控制贷款。
绿色信贷的本质在于正确处理金融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其主要表现形式为:为生态保护、生态建设和绿色产业融资,构建新的金融体系和完善金融工具。
此次“绿色信贷”的推出,是将环保调控手段通过金融杠杆来具体实现。通过在金融信贷领域建立环境准入门槛,对限制和淘汰类新建项目,不得提供信贷支持;对于淘汰类项目,应停止各类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并采取措施收回已发放的贷款,从源头上切断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无序发展和盲目扩张的经济命脉,有效地切断严重违法者的资金链条,遏制其投资冲动,解决环境问题,也通过信贷发放进行产业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