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型多功能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临床疗效

2010-08-03莫文庆毛怀东杨贤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22期
关键词:呼吸机气道通气

邓 虹 万 军 莫文庆 毛怀东 杨贤杰

连州市人民医院(513400)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早期阶段,予以有效的无创正压通气进行干预,能够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传统的无创通气多经由小型呼吸机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Bilevel PAP)模式给予呼吸支持,小型无创呼吸机多采用后端压力触发,而大型多功能呼吸机采用前端流速触发较小型机敏感得多,易于减少反应时间[1]。且大型呼吸机双回路、有更多的呼吸模式和参数设置,能使患者呼吸更顺畅。该研究探讨采用大型多功能呼吸机(大型机)无创通气治疗ALI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入选患者为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连州市人民医院呼吸科、胸外科、ICU符合ALI诊断的患者。用前瞻性研究,连续纳入59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治疗组(B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患者一般情况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关于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草案)[2],患者均处于急性肺损伤期,氧合指数(PaO2/FiO2)200~300mmHg(1mmHg=0.133kPa)。基础病因:肺损伤的原因有病毒感染、创伤(腹部手术除外)、重症细菌和胰腺炎等。排除标准:拒绝接受无创通气;严重代谢性酸中毒,pH<7.25;并发气胸;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严重的脏器功能不全(包括肝肾功能不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和上消化道大出血等);严重腹胀;上气道或面部损伤、无力咳嗽、排痰;疾病已进展到ARDS阶段者。

表1 治疗前患者一般情况和部分检验指标比较

表2 无创通气治疗前和治疗12h后各项医学检测指标对比变化的比较

表3 无创通气治疗结束时各项医学检测指标对比变化的比较

为比较大型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的与有创通气的疗效差异,回顾性纳入从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住院的使用大型呼吸机有创通气治疗的31例ALI患者为回顾组(C组),且回顾组一般情况与该项目研究患者无统计学差异,将其基础情况一并列出,见表1。

针对ALI患者无创通气大型机的无创通气标准:愿意接受胃肠减压与随弃式口鼻面罩无创通气治疗;开始呼吸频率>23次/min,规范的鼻塞氧疗,动脉血氧分压(PaO2) /吸入气体中氧气分数(FiO2)<300~350或应用辅助肌肉呼吸及矛盾呼吸;对意识水平、配合能力、呼吸深度和强度不做过多要求,只要能对3L/min的流速传感器实现触发的,并无其他特殊的不能行无创通气的情况。从研究所设定的针对ALI 患者无创通气大型机的无创通气标准来看,不仅能较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早期给予,而且也较小型机传统无创通气的指征要宽。

1.2 治疗方法

1.2.1 干预

所有患者均积极给予原发病因治疗,并抗感染、抗休克、维持内环境稳定,有外伤者采用镇痛等综合治疗,同时予以密切监护。将纳入的59名患者给予无创通气治疗,加随弃口鼻面罩。

对照组(A组)采用小型呼吸机(伟康无创呼吸机),采用自动的BiPAP(anto-BilevelPAP)模式,调节呼吸机参数及氧流量,使脉搏血氧饱和度>90%。治疗组(B组)采用大型多功能呼吸机(德昌公司生产的ACHIVA呼吸机),无创通气模式采用双相气道正压(DuoPAP)模式无创支持,实际上是Duo PAP+PSV模式。设置参数:FiO240% ~80%, PEEP/CPAP 5~10cmH2O,△ASB 4~12cmH2O,前端流速触发值(trigger)3L/min,湿化温度35~40℃,除说话、咳嗽、雾化、进食需停机外(一般<0.5h)均持续使用。治疗组所选相应参数由机器内置的分析软件记忆分析。为了通气确实,标定的压力较高,严格限制口面罩周围漏气,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治疗反应,若低氧血症和全身情况得到改善,可继续应用无创通气,并逐渐下调呼吸机参数(FiO2、△ASB、PEEP/CPAP)直至间断撤机。回顾组(C组)曾以相同型号的大型多功能呼吸机予以有创呼吸支持,采用DuoPAP+PSV模式治疗。

1.2.2 监测指标

通气2h、通气12h、1次/d及撤机后复查动脉血气,观察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无创治疗失败率、呼吸频率(RR)、病死率和应用无创通气的时间。

1.2.3 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标准

5分:颈部肌肉强烈周期性收缩,伴腹部矛盾运动;4分:颈部肌肉强烈周期性收缩,伴锁骨上窝和肋间内陷;3分:颈部肌肉中度周期性收缩不伴锁骨上窝和肋间内陷;2分:可见颈部肌肉轻微的收缩活动;1分:颈部肌肉紧张但无明显的肌肉活动;0分:无明显颈部肌肉紧张或周期性收缩[3]。

1.2.4 无创治疗失败指征

以高流量氧浓度(FiO2>60%)6h后低氧血症不能改善症状、体征或全身情况恶化;分泌物廓清严重困难,出现意识障碍,不能完成通气要求(如自主呼吸频率<5次/min、无力触发及潮气量过小等),被迫建立人工气道的;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消化道出血、死亡。以上均提示无创治疗失败,应及时改为有创通气。

1.2.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与统计学图表的绘制。所测数据(如动脉血气,呼吸频率、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应用无创通气的时间)用 表示,用配对t检验;无创治疗失败率、病死率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各项医学检测指标的结果见表2~3。

结果提示:ALI患者治疗12h和无创治疗结束时,治疗组的在呼吸频率、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PaO2/FiO2、PaCO2上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呼吸支持时间明显减少、无创通气治疗失败率较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有统计学显著差异),提示大型呼吸机的无创通气改善呼吸困难、缺氧较小型呼吸机效果明显;而治疗组与回顾组在改善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情况上,回顾组改善作用稍明显,呼吸支持时间上回顾组稍短,但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即统计学上疗效无明显差异。

3 讨 论

大型多功能呼吸机较之前机型优点在于采用了前端流速触发模式,减少反应时间[2];ETS和Pramp[3]可调双百方针回路使患者呼吸顺畅,减少吸气上升时间,减少压力时间乘积(PTP),提高了初始吸气流速从而更有效地维持了压力,对于通气的吸气辅助更有效率,满足了ALI患者对高初始流速的要求,从而实现人-机协调[4],使患者耐受性明显得到提高,减少了呼吸功,其产生巨大的压力克服上气道阻力,降低了插管率;结合口咽通气(气导)可以实现更有效的通气,对患者配合度的要求较低,通气支持力度大,可产生较大的潮气量和分钟通气量,更有效地改善通气/血流,减少呼吸驱动进而减少呼吸功,使萎陷的肺泡复张,顺应性有所增加,拐点因而改善,而潮气量增加或肺泡复张引起的反射有利于频率的正常化[5];拥有复杂的监控和报警系统,无创通气上气道阻力大,死腔大,因而反映的参数与实际情况不符,结合大型呼吸机所产生的压力参考这些参数与曲线,我们可以应用复杂的通气模式。

相关研究表明,对于早期急性呼吸衰竭应用无创通气避免气管插管、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和降低病死率[6],同时也能够取得较好的通气效果。研究显示,无创通气大型机在通气要求上可以达到传统有创通气相似的效果,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充分利用了大型多功能呼吸机的优点,又相当程度避免了人工气道的建立并易于临床决断。缺氧疗效和患者顺应性较之小型呼吸机无创通气有明显改善。据所查的资料,国内相关的研究仍较少,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进而推广。

[1]Barrera R,Melendez J,Ahdoot M,et al. Flow triggering added to 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 improves comfort and reduces work of breathing in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patients[J]. Crit Care,1999,14(4):172-176.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23(4):203-204.

[3]Uchiyama A,ImanakaH,Taenaka N.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 of breathing provided by a ventilator and patients′inspiratory drive during 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 effects of inspiratory rise time[J]. Anaesth Intensive Care,2001,29(4):349-358.

[4]Sassoon CS,Foster GT. Patient-ventilator asynchrony[J].Curr Opin Crit Care,2001,7(1):28-33.

[5]Berger KI,Sorkin IB,Norman RG,et al. Mechanism of relief of tachypnea during 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J]. Chest,1996,109(5):1320-1327.

[6]Carlucci A,Richard JC,Wysocki M,et al.NIV versus convention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1,163(8):874-880.

猜你喜欢

呼吸机气道通气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84例儿童气道异物诊治分析
不通气的鼻孔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
不同气道内湿化对气道切开患者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