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老城区的整体风貌保护与改造构想
2010-07-30李连瑞李方民
李连瑞 李方民
1 片区界定
片区坐落于市南区中山路东北角,北起胶州路,南至曲阜路,西起中山路,东至济宁路,其中包括潍县路、博山路、易州路、芝罘路、济宁路、肥城路六条南北路(由于地形原因,青岛很少有正向道路,说南北路、东西路均为近似)和海泊路、四方路、曲阜路三条东西路,还有黄岛路、平度路和浙江路三条西北东南向道路,大约90个里院,约1 500户居民,一座浙江路圣爱弥尔教堂(山东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将这块区域称为“大鲍岛”。
2 历史沿革
青岛的城市建设始于一片近于荒芜的海滨丘陵,这里几乎没有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德国将青岛作为其租借地以后,青岛区内围绕着总督府山丘(今观海山)布置了德国殖民行政中心,经济贸易商业区(今青岛路、广西路、太平路一带);在山丘东西两侧布置花园式住宅区(即今沂水路、江苏路、德县路一带);市区东侧滨临汇泉湾,规划为别墅和浴场区(即今汇泉湾畔莱阳路、栖霞路一带);市区西侧(铁路线以西)布置有发电厂、屠宰场和劳工居住区,称为台西镇。在市区东北侧设台东镇劳工住区,供港口和铁路上的中国工人居住。两处劳工区的道路在与南北成45°的轴线上,以小方格路网布局。规划在区域上将华人与欧洲人分开。欧洲人所在区域称青岛区,占据市区最佳地段。按1900年6月4日德署颁布的界线为“西起菲特烈大街(今中山路南段),北边候汉娄阿街(今德县路)一线,由此顺溯小北山岭,过挂旗山,至峰台岭(青岛山),再由此相沿各山岭,至会前东山以至海沿止”,并规定此界限内不准建华式房屋,直至1911年秋辛亥革命以后才取消了欧华分区居住的规定。
3 价值评定
3.1 青岛最具特色的民居形式、市井文化的重要载体——里院
德国人在建造青岛城市初期,曾指定让华人迁至新市区的东北和西部两侧,也就是后来被称为台东镇、台西镇的地方。基于对中国人进行严格管理的目的,当时在这些地方曾规划道路网极为密集的街坊,建筑仅限在这些街坊内。由于街坊过小,加之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居住形式的影响,使得沿街坊建造的中国人大院成了一种以两层或三层为主且围合成内天井状的院落式建筑,建筑一般一层临街设店铺,二、三层供居住。院落内每层各设一处集中的水龙头和厕所(见图1),通过骑廊式过道由道路进入院内,这种建筑模式是西方文化中竖向划分的商住一体的楼房格局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式住宅相结合后出现的产物,是一种典型的中西结合,亦是西方文化对中国原有生活模式冲击后的具体体现。这种既为单栋又似裙联的建筑,在青岛城市历史上被称为“里”。据1934年的资料记载,青岛市内散布在各区域的“里”有500余处。
这些“里”构成了青岛城市的重要内容,作为中国四合院与欧式建筑相结合的产物,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片土地上居民原有独门独院的生活方式,改变了邻居间通过一条狭长胡同后进行交往的旧有模式。“里”的出现,将原本极为陌生的人家联系在一个空间下,将方整规矩的内庭院变成“里”内各户人家相互交流的大客厅。
3.2 历史建筑——圣爱弥尔教堂、望火楼等
浙江路圣爱弥尔教堂,1934年建造时按照青岛建城初期得出的城市规划要求建于观海山西小岭上,德国人毕娄哈设计,拉丁十字平面,正立面朝南,是哥特式教堂与罗马风教堂的混杂风格,主厅高18 m,做井字假梁,两廊做十字拱吊顶,它的选址甚佳,位于城市中心的制高点观海山西小岭上,教堂双塔耸起,高89 m,因在早期城市规划中注意标志性建筑的对景处理,使之成为青岛近代城市空间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与山形地势融为一体,是中国近代城市中城市规划的成功导致单体建筑成功的典型案例(见图2)。
3.3 存留至今的老青岛市井文化——黄岛路菜市场等
黄岛其实是三条路,从四方路至芝罘路一段,是缓坡马路;从芝罘路至安徽路一段是石阶路,不能行车;从安徽路至平原路一段虽是柏油马路,但坡度太陡,也难以行车。
从20世纪20年代~50年代,黄岛路长期是马路市场,市场摊位占了马路宽度的一半。平原路至安徽路一段,主要卖日用铁器、陶瓷器、木器;安徽路至芝罘路一段,主要卖禽蛋、肉类、海鲜;芝罘路至四方路一段主要卖蔬菜、水果。1957年“合作化运动”后,马路市场缩小。新时期又曾一度兴起,今已退路进室。
3.4 城市的空间形态——城市肌理与天际线
青岛的城市规划在某种意义上是欧洲近代城市规划经验的某种总结性的尝试,而且实践表明非常成功。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以柯布西耶为代表的现代城市规划和设计理论完全抛弃了前人的经验,流于纸上谈兵,创造了以巴西利亚为代表的一大批缺乏生气的城市和新城区,在这个背景下,青岛成功的城市肌理和城市面貌就显得更加重要和珍贵,这也是纽约等一些国际城市网格状的街道形成呆板的城市空间所不具备的。
另外,里院的沿街立面构成了城市的边界,里院的屋顶也是城市天际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圣爱弥尔教堂一度是该区域中的天际线的制高点,与里院建筑群共同构成了统一、有序的天际轮廓线,如今走在老城区,该教堂仍然是最重要的参照物之一。
4 存在的问题
1)建筑年久失修,该区域建筑均建造于20世纪30年代,目前均已超过使用年限,是保留还是改造,如何改造,以及区域定位等至今悬而未决。2)居住条件恶劣,公共设施简陋,由于该区域是德国规划的华人居住区,建筑相对密集,院落内每层各设一处集中的水龙头和厕所,通过骑廊式过道由道路进入院内,公共设施远远满足不了今天的生活需要。
5 经验借鉴
吴良镛先生在对中西方城市发展历史和理论认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有机更新”的理论。他在归纳这一实践成果时指出:所谓“有机更新”即采用适当规模、合适尺度、依据改造的内容与要求,妥善处理目前与将来的关系,不断提高规划设计质量,使每一片的发展达到相对的完整性,这样集无数相对完整性之和,即能促进北京旧城的整体环境得到改善,达到有机更新的目的。
1987年始,吴先生主持北京菊儿胡同的改造工程从传统的四合院出发,从寻求现代生活方式和传统居住模式的契合着手,对传统四合院的“院落”原型进行重构,在水平和垂直方向进行拓展,构成以公用院落为核心的多住户居住体系,并可随现状情况加以灵活组合,达到新旧体系的有机融合,该项目的设计曾获得亚洲建筑师协会优秀建筑设计金牌奖、联合国“世界人居奖”。
6 保护与改造策略
1)整体修复该地区的建筑风貌、路网结构。对于典型的建筑立面,应尽量整体保留下来,对于有明显破损的墙体进行必要的修复。2)对危房进行改建、重建。对建筑材料和建筑信息的部分,改建时进行详细的记录,保存几个有代表性的里院细节。对新的住宅设计中,融入当年里院里集体生活的精神和乐趣。3)里院强烈的文化属性又可以成为激发其他与文化和旅游有关的产业。在游览被改造后的中山路、劈柴院之后,来到这里体验老城区的市井生活,能够获得对青岛更为真实、全面的认知,与中山路构成一动一静、相得益彰的老城性格。
7 结语
作为城市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独具魅力的城市老城区在今天千篇一律的城市面貌中担任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保护老城与城市发展与更新不仅不矛盾,反而可以成为推动城市协调发展的动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老城没有了,那么作为老城精华的老街又怎么能存在呢。同时,不仅要保留老街老城,还要在保持原有风貌的基础上改善老城人民的生活。
[1] 宋连威.青岛城市老建筑[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5.
[2] 鲁 海.老街故事[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4.
[3] 杨秉德.中国近代中西建筑文化交融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4] 谋 乐.青岛全书[M].青岛:青岛印书局,1912.
[5] 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6] 孙全文.当代建筑思潮与评论[Z].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4.
[7] 王牧原,殷国祥.城市设计与旧城保护[J].山西建筑,2008,34(9):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