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小说如何“走出去”

2010-07-27

出版广角 2010年6期
关键词:赛珍珠书展走出去

李 爽(伦敦)

中国经济日新月异,但在英语小说世界里看到的中国,还是那个停留在旧上海以及“文革”中的中国,这一方面与外籍作者迎合英语读者口味有关系,另一方面,也与国内出版者一厢情愿,在国际图书展或版权交易时的“倾销”有关。

4月19日到21日,在英国举办的2010年的伦教书展(LBF:LondonBook Fair)流年不利,因为正赶上冰岛的火山灰影响,英国及欧洲诸国关闭领空长达6日之久,许多世界各地赴展的出版者不得不取消行程。进而。书展空余多达100家的展台(主办方为弥补损失,为之设立了免费的展方名片),许多重要出版社的国际版权部门和运营官也都因此缺席书展。美国《出版周刊》(PublishersWeekly)4月19日到20日对此的持续报道称:虽然Hachette BookGroup、Simon&Schuster;和Random House等美国著名出版商仍然派人参展,但更多的小型和独立出版商不得不取消行程。而仅在《出版周刊》留言板刊载的未能成行的出版商就达20家之多。

此后,虽然美方参展商们通过各种方式与大会联系,试图保持其对书展的参与度,但很多出版商表示不喜欢电话会议这样的参与方式。现在,他们将重点转向5月26日一27日在纽约举办的美国书展(BEA:BookExpo America)。

当然,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美国出版商,来自欧洲、亚洲、美洲和非洲的出版界人士大部分取消了行程。

南非的启示

继2009年伦敦书展吸引了来自112个国家的1565名参展商之后,本届预期参展商增长7%,达到1672名,其中有54%来自英国以外地区。虽然因为飞机空中管制的影响,参展商缺席多达三分之一,但依托网络联系和本届主题,2010伦敦书展仍然风光:电子出版、南非主题和动漫作品成为三大看点和热点。主办者使用twitter和faeebook保证了展前和展后的持续热点,而这与出版商对电子技术应用的重视也不谋而合。

动漫是2009年到2010年的持续热点,本届LBF因此特设展台,大力推广。南非作为主要协办方,在英国文化委员会的推动下,以“一个民族、多种声音”为主题,邀请了来自南非的47位作家、诗人、剧作家和学者参与,代表南非11种官方语言中的9种。这又是明显的文化搭台,也是继阿拉伯主题(2008)、印度主题(2009)后,英国书展推出的第三大异域文化图书之旅。

在南非出版者协会(ThePublishers'Assooiation ofSouth Africa)和英国文化委员会的协办下,本届LBF南非主题以“文化”为重点。邀请了包括南非的桂冠诗人MichaelRosen在内的27位南非作家,而英方则由BBC新闻主持人、英国数所大学的学者、大英图书馆研究人员等主持包括南非图书市场、南非的文学与戏剧、政治对写作的影响、种族隔离和诗歌、艾滋病毒的影响等在内的16场专题演讲和讨论会。甚至考虑到今年的世界杯在南非举行,讲座中还包括与世界杯有关的主题。可谓是面面俱到,有心人可以在短短的三天内,了解南非文学、艺术等文化方面的内容,以及与民族性、政治等有关的尖锐问题。

两年后2012年伦敦书展的主题将是中国。在此,我们不妨展望,希望那时候,中国的图书推广,并不仅仅以汉语教学、中医、烹饪、园艺等主题图书为主。此外,中国官方应该组织哪些作家来参展,也是值得深入考虑的——起码,英语表达应该是基本要求。

小说仍是畅销品种

来自尼尔森图书调查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3月20日,英国图书销售额约3,34亿英镑,与2009年同期相比下跌6%,創下自2006年以来的最差销售纪录。据书商网站报道,数据显示,精装小说市场稳定,销售额达t300万英镑,成人读者市场中,丹·布朗的《The Lost svmbol》、StiegLarsson的《TheGirlWhoKickedtheHomers'Nest》和Hilary Mantel的《WolfHall》继续去年底的畅销势头,从而坚定地支持了小说类图书市场的增长。儿童图书市场相对稳定,特别是奇幻与浪漫题材的畅销,使得这一市场恒定获得利润,而像《暮色》系列和“哈利·波特”系列的畅销保证了童书市场的稳定。其中相比而言,非小说类图书,据WHSmith称,传记、回忆录等与去年同期相比销量出现了明显下滑,过去6个月比去年同期下降6%,处于不利境地。其中,Hairy Bikers的《Mum Knows Best》成为非小说类图书的销售翘楚,而烹饪类图书获得1500万的销售额,拔得头筹。

英国的读者习惯在小说里寻找个人探索世界的经历和感知,更习惯于跟从知名作家或者他们熟悉喜爱的作者。所以,评论界认为,如果那些著名小说家持续推出新作,那小说类书籍的市场会继续看涨,不会受到电子化或者经济消退的显著影响。

张爱玲和赛珍珠

2010年4月,英语出版界谈及中文图书,无非两个名字:张爱玲和赛珍珠。

原因是,4月22日,由Unjversiiv ofWashington Press出版的张爱玲英文小说《雷峰塔》(The Fall ofthe Pagoda)面世,且下集《易经》(The Book ofChange)也定于9月出版。这之前,张爱玲作为华文文学世界的著名作家之一,早已为英语出版界熟知,有包括《色戒》(Lust,Cautlon:The Story)、《倾城之恋》(LoveinaFallenCity)、《秧歌》(TheRiceSprout Song)等数种小说出版。当然,比起此书在中文出版界的轰动和边际效应,英文出版的原书不会造成较大轰动,只有在学术界,对于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资料而言,又增新黍。

但与赛珍珠有关的一本小说,则在英文出版界引起不小反响。

全书在与中国有着紧密联系的美国作家赛珍珠(PearlS,Buek)的个人经历基础上,塑造出一位虚构的中国女子余薇(WillowYee),并讲述赛珍珠与余薇在中国战乱年代所发展出的一段珍贵友谊。

余薇和赛珍珠在江苏镇江相识。赛的父亲是传教士,曾帮助过余的父亲,因此两家结下友谊。后来,赛辗转上海、美国。当赛珍珠再度回到中国举行婚礼时,她发现余薇已经成为一家报纸的创办人,但却面临着一段不幸的婚姻。而她们两人同时爱上一位诗人,更令两人的友谊面临考验。1949年以后,赛珍珠回到美国,余薇的丈夫则成了毛泽东的左右手。“文革”时期,余薇却因为友谊的力量而拒绝批判赛珍珠,但同时她与丈夫也面临同江青摊牌的艰难处境。

这就是闵安琪(Anchee Min)的新

书《中国珍珠》(PearlofChina)。

1994年,闵安琪的自传体长篇英文小说《红杜鹃》(RedAzalea)问世,成为当年《纽约时报》的年度畅销书,随后销往42个国家,一举奠定了她在英语文学界的地位,也成为她的代表作之一。1996年,她的《凯瑟琳》(Katherine)讲述一个在上海教英语的老师凯瑟琳和学生斑马之间的故事以及“文革”在生活中的残影。2001年,她的《成为毛夫人》(~:omingMadamMao)讲述江青的故事。这些题材在英语世界引起了强烈轰动。2002年,闵安琪专门表现“文革”心灵历程的《野姜》(Wild Ginger)在欧美畅销;2003年出版的《玉兰皇后》(EmpressOrchid)和2008年的《最后的太后》(TheLast Empress)用无尽的想象力和丰富的史料组合成慈禧的一生。2010年,《中国珍珠》又再一次跃入各大媒体的推荐小说榜。

来自评论和读者的声音认为,闵安琪的英文直白易懂,她讲述故事的能力和技巧却符合西方的阅读习惯。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把闵安琪的小说当成半历史看待,认为通过小说能更好地了解中国的神秘和文化。

作者品牌&题材的魅力

闵安琪的英文程度,远远不如获得布克奖的石黑一雄(Kazuolshlguro)——英籍日裔作家的隽永典雅,后者的英语程度甚至被称赞比本土的英语作家文字还要讲究。所以,KazuoIshiguro也成為极少数在创作上不以移民背景或文化差异的题材为主,而着重在更具普遍细腻的人性刻画创作上的作者。但闵安琪不行,她要靠读者对中国历史的好奇、对名人的探微来构筑她自己的读者世界。

从江青、慈禧到赛珍珠,这些名人的故事,史实和想象的交织,一步步把闵安琪推入畅销书作家榜。《中国珍珠》除满足一批赛珍珠迷的探秘心理外,当然也包涵了另一部分读者对中国旧上海、“文革”以及女性心理等等多方面的好奇。

这些元素的叠加,《中国珍珠》继续走红当在情理之中。显而易见,闵安琪已经有了自己的写作拥趸者,甚至有读者在亚马逊上留言,说《中国珍珠》也许是闵的好友陈冲下一部要拍的电影。

其实,关于赛珍珠的另一本书《葬骨:赛珍珠在中国》(Burying The Bones:Pearl Bucki in China)更尊重史实,而且进入了2010年度的Samuel Johnson prize(塞缪尔约翰逊奖)非小说类奖。但就市场反响而言,读者当然更偏爱文化搭台的小说了。所以,《中国珍珠》比《葬骨:赛珍珠在中国》获得了更多的关注。

中国小说如何“走出去”

国内小说作家当然是用中文写作,如果要进入国际平台,信达雅的翻译必不可少。4月,适逢英国独立报外国小说奖(IndependentForeignFictionPrize)公布了最后入围的6部作品,其中2部来自法国,2部来自德国,一部翻自意大利,最后一部翻自孟加拉语。《卫报》引用评审委员会主席BoydTonkin的评论:“这些图书涵盖面从柏林、刚果到加尔各答。内容包括体育故事、奇异的历史传说以及数代家庭的传奇故事。所有作品共同的价值是:作者无穷的想象力和翻译者流畅的表达力。”

这两点,正是非英语图书能顺利进入英美市场的要素。

中国经济日新月异,但在英语小说世界里看到的中国,还是那个停留在旧上海以及“文革”中的中国,这一方面与外籍作者迎合英语读者口味有关系,另一方面,也与国内出版者一厢情愿,在国际图书展或版权交易时的“倾销”有关。

猜你喜欢

赛珍珠书展走出去
赛珍珠:我在镇江有个家
“空场”书展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赛珍珠研究所简介
赛珍珠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21世纪中国赛珍珠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