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思故我在
2010-07-27李成
李 成
中国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走”,外国哲人说“我思故我在”。单纯强调一方面都可能存在片面。要力石可以说是将二者结合起来,且读且行且思。
现代生活,已经不再像是一条宽广的河流,而是波翻浪涌的大海,每个人都在这大海上寻觅航向、归宿,也就是所谓成就人生,所要经受的考验也就比以往多得多,四面围拥的浪涛,所向空阔的茫然,常使人生之旅变得诡谲而沉重。在这样的境况下,许多人的心灵就会日渐麻木,而只有极少数人能够保持一份淡定、一份冷静、清醒乃至灵动。当我读到要力石新出版的散文集《单独行走》,我觉得他无疑是属于后者。
《单独行走》收入了作者所作散文三十余篇,有對生活中一些场景细节的撷取,有对往事的回忆,有对亲情的缅怀,还有海内外旅行屐痕的记录,题材各异,篇幅不一,看似参差不齐,实则如一支支精巧乃至精致的乐曲,从音乐家的手底奔流出来,汇成一部多声部神清气足、音韵回旋的乐章。这是因为所有这些篇章都是作者生活断面的揭示,是作者内心世界、内在灵魂的坦露,连轴展开,可以从中看到作者人生的多个里程。更为重要的是,所有篇章都贯穿作者对人生的体悟,对世界的感受与思考,作者把他从生活中体悟出来的那么一些情感,一些道理,以诚挚而朴实的语言娓娓道出,使这些文字恰如一泓清澈的流泉,饮后让人感到熨贴心肠、滋润肺腑,并益人省思。
作者是一位相当成功的生活实践者,更是一位相当成功的生活发现者。他的文字就是他发现的结晶。我们读他的散文可以感受到,他每走到一个地方,都不是被动地接受、被动地生活。而是时刻都将自己的心灵融入生活。时刻都以自己的眼睛观照生活,以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宇宙人生。一些平凡的生活画面、一些平凡的人物,一些平常的话语,在一般人可能就轻轻滑过,但在他这里却得到了停留,并被品咂出不同一般的况味:一位二十七八岁、坐在旧轮椅里的残疾女人在街头等待,她等待的是什么呢?她等待的是一位拄着单拐的中年男人,那个男人回来了,把手里的糖葫芦递给她,女人接过来,笑得很幸福(《被生活感动》);女烈士张露萍的坟冢上生长的植物与众不同,不是一丛丛伸展着枝权的灌木,而是齐齐整整、茂茂密密的青草,宛如姑娘一头秀美的柔软的发丝——而张露萍生前是那么爱美(《芳草萋萋》);小区里一个拄着拐杖的很不起眼的老头,只因主动为“我”扶过一次自行车,还因楼道里有噪音而对“我”有误会,后来他去世了,“我”路过车棚,偶然瞥见老人生前出门代步的三轮摩托车,睹物思人,一阵伤感涌上心头(《物是人非》)……作者无疑有一颗敏感而善良的心,善良使他产生对事物的爱与珍惜,敏感使他善于发现,即便历经生活的打磨,如作者所说:“人在这个世上见多了,经历多了,会在心灵罩一层盔甲般的外壳……但是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总有一块永远生长着鲜花和绿树的净土,有一根会发出动人声响的弦,有一道会奏起美妙和声的回音壁,有一汪澄澈见底的清泉……”于是,他在生活中有那么多的发现,有那么多的感动。
正因为作者在生活当中是一位比较成功的实践者,这就使得他具有相当广阔的生活的宽度,也就是说他拥有相当广阔的视野,他的文字能把我们带向一个广阔的世界。作者虽说他是“单独行走”,但他时刻以他的目光和心灵在拥抱这个世界,这集中地体现在记录海内外旅程的一组文字当中。我们从中看到,无论是在祖国的内地边疆,还是在异国他乡,作者屐痕所到之处,仍然带着探索与发现的目光,总是要读出自己心中眼中的世界,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作者选择集子里一篇散文的题目《单独行走》作为书名,别具只眼。所谓“单独”并不表示他真的是背着行囊躅躅独行,恰恰相反,有许多行程他是结伴而往的;但他即便在众人当中,他也总是对看到的一切保持着冷静的观察与独到的认识,他的独特感受便能给读者诸多启迪。
中国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外国哲人说“我思故我在”。单纯强调一方面都可能存在偏颇。要力石可以说是将二者结合起来,且读且行且思。知识、实践与思考互相促进、相互映发,因而获得了一个独立的丰实的自我。以这样一个独立而丰实的自我在这个世界上行走时,其对客体就不仅仅是简单的观照,而是深刻的理解与洞悉。他的一次次有深度的令人省思的行走,也就值得我们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