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社会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2010-07-24贺建新龚跃华

河北职业教育 2010年7期
关键词:情绪低落维度问卷

贺建新 龚跃华 伍 洁

(1.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2.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

一、研究目的

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各种思潮不断冲击着大学校园,对大学生的学习、思想、行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学校园出现了令人担忧的现象:校园学习气氛不浓,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目标不明确;不重视专业学习,基础理论较差,动手能力差,社会适应性差等等。如何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发展的社会学习氛围,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发展改革的一种趋势。近20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职业院校的认可程度并不高[1],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问题也倍受社会公众的关注和争议。2009年10月,我们对湖南三所院校大学生的学习倦怠状况进行了调查,并深入探讨了影响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社会因素,旨在对高职教育的发展有所启发,为社会公众提供一个视角。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随机抽样选取湖南两所高职院校和一所本科院校的75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获得有效问卷663份,有效率为88.4%。其中男生319人,女生344人;高职学生522人,本科学生141人;文科343人,理科320人。

(二)研究工具

1.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

采用连榕[2]等人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该量表共20个项目,分三个维度:即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量表采用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5个等级记分,三个维度的得分越高,说明学习倦怠程度越严重。总量表的Cronbach a系数为0.865,分半信度为0.880。每个项目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在0.408~0.762之间(P<0.01),三个分量表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为0.914、0.799、0.704(P<0.01),说明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和项目区分度。

2.大学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问卷

采用自编大学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问卷。问卷设有45个项目,与个人因素有关的有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策略、自我评价等因素,与社会因素有关的有社会风气、家庭环境等,与学校因素有关的有学校环境、课程设置、教师教学以及学校管理等。总量表a系数为0.8678,分半信度为0.8196。每个项目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在0.200~0.556(p<0.001),各个维度与总问卷之间的相关在0.462~0.924(p<0.001),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和项目区分度。

(三)施测及数据处理

采用集体施测,学生匿名答题,当场回收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后,对所得数据采用SPSS 11.5 for Windows进行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高职学生与本科学生学习倦怠的差异比较

表1的结果显示,高职学生与本科学生相同的是,项目平均分最高是行为不当,其次是成就感低,得分最低的是情绪低落;高职学生在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总体倦怠水平上比本科学生都要高,本科学生只有成就感低维度比高职学生稍高点。高职学生只在情绪低落维度上与本科学生之间存在极为显著性差异(p<0.001),在总体倦怠水平上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高职学生与本科学生学习倦怠的差异比较

(二)社会影响因素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分析

根据前期的研究结果得出,社会因素是影响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第二位因素,而且社会因素对学习倦怠除直接影响外,还通过个人因素对学习倦怠起间接作用。那么社会因素中的社会风气、家庭环境是如何影响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又产生了多大的影响?我们把社会风气、家庭环境因素与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各维度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高职学生学习倦怠与社会因素各维度的多元回归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社会风气、家庭环境不仅是学习倦怠总分的有效变量,而且也是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的有效变量,社会风气、家庭环境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存在正向预测作用。

又将社会风气、家庭环境两个变量与高职学生的学习倦怠总分采用(Stepwise)逐步回归的方式,再次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的顺序依次为:家庭环境、社会风气。

四、讨论

(一)高职学生与本科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差异分析

通过对高职学生与本科大学生学习倦怠情况的差异比较发现,高职学生与本科学生在情绪低落和总体倦怠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高职学生总体倦怠水平高于普通本科学生,并在情绪低落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调查结果与高职学生在现实中的学习表现基本相符,也验证了人们的一贯看法。但高职学生和本科学生中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倦怠现象,都属于中等程度范围。从学习倦怠各个维度上的得分情况来看,无论是高职学生还是本科学生,行为不当维度得分最高,平均分都在3分以上,说明两类大学生中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惯常于迟到、早退、不听课甚至逃课等一系列不当的学习行为,由此会引起低成就感,反映在情绪上是烦躁郁闷,对学习没有多少兴趣,往往采取逃避、放弃的态度。

(二)社会因素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影响的分析

根据上述回归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影响因素中的两个变量都进入了回归方程,说明家庭环境、社会风气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有着极其显著的影响,和谐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是促使高职学生学习积极向上的动力之一。

家庭环境是当前高职学生出现学习消极心理的影响因素之一。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它和整个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家庭是个体成长的土壤,家庭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个体的成长和发展方向。学生的家庭环境是千差万别的,一些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发现与别人在家庭境况上的差距,自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等方面“矮了一截”,担心别人会瞧不起自己,有的甚至认为没有良好的家庭社会关系根基自己再怎么努力学习也没多少用,在学习活动中逐渐出现了情绪低沉、行为回避、成就感低的消极心理。

社会大环境对于高职学生学习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人们的价值观也呈现出多样,实用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严重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使不少高职学生产生了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31.42%的学生认为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浮躁经常或不时地影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对大学生具有巨大的诱惑力,导致部分高职学生整日沉溺于上网聊天、谈情说爱、兼职打工,读书学习却成为“辅修课”。而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知识贬值、社会分配不公现象,也日益动摇着高职学生对学习的信心,使他们开始怀疑读书的价值,调查中有41.38%的高职学生认为“读书无用论”对他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致使他们由刚进入大学后充满希望到失望,失去学习热情,学习动力也随之降低,产生学习倦怠现象。

五、建议

家庭因素对于高职学生学习的影响不容忽视。大学期间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家长和教师应给予高职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尊重,不要因为他们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而歧视他们,多和他们交流思想,探讨问题,开导他们树立新的人生目标,愉快地开始新的生活。另外,家长也应根据子女的实际情况,寄予合理的期望和要求;努力为子女创造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尤其是和谐的家庭氛围。

社会环境极为复杂,我们无法控制学生的想法,也无法消除社会的消极因素给学生带来的影响,但是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环境,减少错误思想的负面影响,把一些不良思潮的影响消灭在萌芽状态,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和抗诱惑能力,引导学生自觉抵制腐朽没落的道德观、金钱观。社会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政府更应该致力于创设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环境,逐步改变现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和用人体制,打破学历至上、人才高消费等用人观念,创造出一个人尽其才、唯才是用的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和合理的用人体制。高职院校应引导学生认清大学求学与今后就业的本质联系,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让高职学生明白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帮助学生摆脱学习倦怠的心理,严把高职学生毕业质量关,给学生适当的压力,让他们意识到应该珍惜大学的美好时光,储备知识,练就技能,以适应社会环境和职业环境的不断变迁,为未来激烈的竞争做好准备。

[1] 董伟.社科院报告称社会对职业院校比较歧视[N].中国青年报,2007-05-31.

[2] 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J].心理学报,2005,37(5):632-636.

[3] 张传月,黄宗海,莫华善.高师学生学习倦怠现状的调查研究[J].教育探索,2008,(2):27-28.

[4] 连榕.现代学习心理辅导[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情绪低落维度问卷
清明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克服情绪低落实用而有效的方法
问卷网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人生三维度
本期导读